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做错这三件事,家长再努力也没用!

来源: 最后更新:23-12-24 12:01:33

导读: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说话也是要讲究艺术的”,那么家长和孩子说话,如何才能增强家人之间爱的交流呢?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说话也是要讲究艺术的”,那么家长和孩子说话,如何才能增强家人之间爱的交流呢?

凡是交流,都有讲究,在日常交友中,我们都喜欢与“会聊天”的人交朋友;孩子亦然,喜欢与“会聊天”的爸爸妈妈相处。

父母与孩子交流亮红灯的三种表现

孩子学会讲话之初,总是爸爸妈妈说得更多,让孩子咿呀模仿、学习,那个时候,孩子非常喜欢与爸爸妈妈进行语言互动,他喜欢盯着爸爸妈妈的嘴巴,孩子的眼神是满满的崇拜与羡慕。但是,有些孩子在逐渐长大之后,却不喜欢与父母聊天了。

当父母讲话的时候,孩子总是低着头一味沉默,不交流、不反驳,严重缺乏互动,或者总是转移话题,逃避与父母聊天。

当父母讲话的时候,孩子虽然沉默,但是表情与神态都显示出内心的不屑,只是他不反驳,任由你讲。

当父母讲话的时候,孩子总是不耐烦,总是表示不想听,表示爸爸妈妈说的话没有用。

能让孩子产生明显的排斥情绪的,往往有两种类型父母:武断的与爱讲道理的。

武断的父母对事情总是缺乏全面的分析,并且严重忽略孩子的感受,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做出判断,久而久之孩子内心的信赖会严重流失,导致最后排斥与父母交流。

而爱讲道理的父母,讲的道理大多不错,但往往都是好心被当做驴肝肺,因为生活中我们听到的许多道理,其实都是“有道理的废话”,例如“懂得分享才能更快乐”、“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差”等等,这些对孩子而言毫无用处的道理,只会让父母显得唠唠叨叨、喋喋不休。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这样讲道理

正如李嘉诚所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这句话也适合放在教育上:如果没有确切把握好孩子的心理动机,再好的建议和道理也是毫无价值。

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聪明的父母知道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

1、有些道理根本不需要讲

有一种错,叫明知故犯,特别是孩子。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种错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而父母不希望遇到不可挽回的代价,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教、提醒。只是孩子,依然不知道这种错为什么不能犯。

类似这样的情况,父母不应该止步于“讲道理”,而是要让孩子体验代价。

例如:有些孩子总是喜欢玩热水壶,喜欢模仿大人泡茶。往往家里人手把手的指导并不能让孩子知道沸水的危险,如果屡教不改,父母可以掀开热水壶的盖子,让孩子伸手过去体验一下烫手的感觉;如果孩子总是要抢着拿开水壶泡茶,父母可以让孩子伸手摸水壶发烫的部位,让他知道什么是开水。烫手所带来真实的痛,更胜父母的日夜防范与唠叨。

类似这样的道理,家长足可以少说多做,顺着孩子的好奇、倾听孩子的意见,在可控范围内先让孩子体验代价、吸取教训,这时候再讲道理才能让孩子长记性。

2、道理要在适合的时候讲

相处最怕不能交流,有些感情是说着说着道理就没了的,有些亲密是攒着攒着厌倦就完了的。

所以,当孩子有小情绪的时候,分析对错不如分享悲喜,分析道理不如照顾情绪。

情绪和道理,犹如一对天生的冤家。当人们带着小情绪的时候,讲道理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还会被嫌烦。因为,有时候我们不是不讲理,只是不想在某个时刻讲理,总是去做绝对正确的事情会让人很累!

如果孩子有情绪,父母要懂得试探孩子是否有接受交流疏导的意愿,如柳传志的父亲、如《无问西东》中张果果的爸爸,都是在孩子愿意接受交流的时候,才与孩子进行理性分析的。

对的事情就是:在对的时间,与对的人说了对的话。否则,柳传志父亲的那一句“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以及张果果父亲所说的“你的笑容越来越少了,我希望你能去做让自己感到快乐和开心的事情。”,未必能让孩子醍醐灌顶、受益终身。

3、身教是言传道理之本

道理,之所以拥有穿越时空的魅力而被广泛引用,是因为它言之有理、精辟易懂。但是,我们与孩子讲道理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孩子能领悟道理的精粹,并转化成自己日常行为的规范。

简而言之,我们讲道理,不是为了让孩子记住,而是要达成内化的效果。

所谓内化,就是要把道理变成“理论输入、行动输出”的完整过程,而最好的内化驱动力,就是父母言行一致的身教。

从父母真实行动所获得的感悟,才是对孩子具有真正实践价值的知识体系,才能够为孩子的个人成长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才能够让父母所讲的道理极具信服力。

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父母指挥,孩子独自奔跑;而应该是你们共同上进,彼此成就。

标签: 孩子  父母  道理  的人  讲道理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yuer/liusui/5815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