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从胎教开始,就养出难以忍受无聊的小孩!

来源: 最后更新:24-02-10 12:00:30

导读: 整个社会尽管有许多事情可做却仍这么无聊的原因有没有可能在于,我们成长于一个愈来愈嫌恶无聊的世界?我

整个社会尽管有许多事情可做却仍这么无聊的原因有没有可能在于,我们成长于一个愈来愈嫌恶无聊的世界?我们不只一无聊就猛滑猛点,还在这个排拒无聊的世界把孩子带大。

现在的父母似乎超怕小孩无聊,觉得那代表自己没能力把孩子带好,所以他们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活动一个接一个,日子丰富多采,免于无聊的侵害。后果是现在的小孩不知道怎么靠自己创造刺激,只被动接受外头的刺激与娱乐。本章会试图论证,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过得多采多姿,那就有必要拥抱无聊,让无聊重回生活当中,否则他们长大后得面临某些长期后果。

从子宫到外头

我们最初会深怕孩子无聊是来自想多加刺激他们的脑力。媒体跟广告不断告诉新手父母说,如果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一定要多给他们刺激。如果我们不提供一个丰富多采(亦即不无聊)的成长环境,就辜负了孩子,也辜负了为人父母的身分。很少父母敢承受这种后果。

这种刺激下一代的压力从孩子出生之前就在。我上谷歌(Google)搜寻「如何刺激子宫里的宝宝」,超过三十万项搜寻结果立刻出现,可见超多妈妈一心想让小孩从肚子里就开始赢在起跑点。合适的胎教当然很重要,多数人也认同「不当胎教会影响健康与认知能力」。

然而,不久之前孕妇只需要吃得健康,避免酒精、毒品跟特定食物,现在孕妇还要听音乐,替肚子马杀鸡,甚至读书给肚子里的宝宝听。为什么不呢?众所皆知,宝宝在子宫里听得到声音。到了怀孕的第十八周,胎儿的耳朵与大脑能听见妈妈的心跳。到了第二十四周,耳朵发育完全。早在第二十五周,胎儿就能听到外头的声音。我们还知道年纪很小的小孩能从听音乐与故事得到许多好处。

因此,为什么不让他们更早赢在起跑点,在出生之前就先给予他们刺激呢?许多人甚至认为,既然胎儿能感觉光线与味道,孕妇可以提供更多刺激,象是拿手电筒照肚皮,还有吃各种食物来刺激胎儿的味蕾。

这些真的有必要吗?还是让安宁平静的子宫,变成刺激过度的教室?这些是否会让宝宝习惯于大量刺激,变得天生对无聊的忍受力比较低,格外寻求刺激与新奇?等小宝宝离开刺激程度相对较低的子宫(至少如果我们让子宫平静的话),我们对刺激的追寻自然往上提升一个档次。一旦宝宝呱呱坠地,爸妈急着拿出能「提供刺激」的玩具。

举个例子,美国有一个「天才宝宝网站」,上头有卖刺激各种感官的数百种玩具,例如:感官刺激婴儿床和感官刺激小图卡。许多婴幼儿商品冠上「爱因斯坦宝宝」、「高IQ宝宝」或「聪明小宝贝」等字样,显然意在给发展中的大脑提供刺激。

许多畅销学龄前玩具配备着一大堆教育小孩的功能,日常用品本身简直变得乏善可陈。举例来说,市面上有费雪牌多功能智慧学习椅(附有亮光遥控器、数字按键、电子故事书与神奇字母座椅,内建超过五十首歌曲)、伟易特八合一儿童趣味游戏手表(附有相机、闹钟跟录音等功能),还有费雪牌快乐学习神奇音乐镜(供你的小宝宝透过歌曲等学习字母、颜色跟打招呼)。难道一般的椅子、手表跟镜子引不起小宝宝的兴趣吗?也许引得起先前世代的小宝宝,但显然对新世代小宝宝

就不够看啦。

连电子产品都有小宝宝版,让小宝宝在模仿爸妈之余预习该怎么用:象是伟易特宝宝智能型手机或宝宝平板计算机,让他们从很小就开始适应荧幕。

这些再再反映一个小孩还没上学之前就已经持续接收各种刺激,可能不善于自得其乐,不适应低度刺激的环境。我们给愈多刺激,他们想要与期待得愈多。结果我们举国养出一个个无聊小孩─以及未来的无聊成人。

就让他们无聊吧!

为什么现在的家长这么怕小孩无聊?我们已经探讨过为什么他们不让小孩在外面玩,为什么小孩看太多电视跟用太多计算机,为什么家长替小孩安排太多课后活动。这些尽量减少无聊的活动背后有各种理由,也都讨论过,包括家长没时间跟害怕陌生人等等。然而,这些理由并未触及问题核心:这全是希望小孩有竞争优势,日后表现出色,但现在的家长到底为什么如此打心里怕小孩无聊?

现在的家长简直把无聊视为洪水猛兽,使尽浑身解数想加以避免。无聊等于刺激不足,而如同先前所说,给小孩刺激至关重要,跟给他们食物和关爱不相上下。

事实上,刺激俨然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时代精神,其反面的「无聊」也就让人弃之如敝屣。如果我们没有从宝宝出生甚至受胎即开始提供足够刺激,简直是没善尽为人父母的职责,而现在的家长实在非常害怕失败。

当小孩无聊,我们不是叫他们去找点事做(我妈当年都是这样),却认为是自己育儿不力。现在很多家长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分身乏术,相当歉疚,一心要弥补孩子,所以想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孩子对无聊的抱怨,也就如同对家长刀刀见骨的谴责。然而,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认为我们搞错了。无论是想尽办法不让小孩无聊,还是把他们醒着的分分秒秒填满各种刺激,其实是适得其反。我们太亟欲提供刺激,让他们参加精采非凡的大小活动,却忘记停机时间的好处。

有些育儿专家开始发现这一点,呼吁家长不要害怕无聊,而是拥抱无聊。东安格利亚大学教育暨终生学习中心资深研究员泰瑞莎.贝顿(Teresa Belton)想探究无聊的影响,访问多位作家、艺术家与科学家,在二○一三年发表研究成果,呼吁家长容许孩子无聊,以便发展创造力。她说作家梅拉.沙尔(Meera Syal)当年正是出于无聊,才开始以诗与故事写日记,那是沙尔最早的写作经验。贝顿说孩童该有时间站在一边观察世界,感到无聊,暂时停机,从而学习如何自得其乐,不得不发挥创意解闷。

二○一四年,英国预备学校独立协会教育暨训练总监朱莉.罗宾森在该协会的杂志上说,孩童能从无聊里预先见识成人世界的真貌,种种不尽兴奋有趣的片刻,安静与反思跟各种课程安排与「刺激」活动同等重要。二○一○年,评论家爱德华.科里耶(EdwardCollier)在《卫报》刊出发人深省的文章,哀叹说如今家长愈来愈执意把他口中的「娱乐即食包」塞给小孩,但明明无聊如同「一个契机」,让小孩能以书写、作诗与作曲等方式消磨时间,依靠自己,不假外求。

那么我们面对孩子时该如何拥抱无聊呢?我的建议如下:

1.及早开始:别在胎儿刺激产品上伤脑筋。他们的所有需求都能在子宫里得到满足,对刺激的需求也不例外(除非证实并非如此)。

2.忘掉那些主宰婴幼儿市场的「超厉害、超炫目」高科技玩意儿:孩子一点也不需要什么声光特效,不需要什么互动功能!回头拥抱简单基本的玩具,让孩子自己培养能力(例如:学习形状配对),不受一大堆干扰。

3.提供有助击倒无聊与发挥创意的基本工具:纸、笔、上色用具跟各类文具。

4.避免太多的背景杂音,只在专程要看某个节目时才开电视。

5.别在日间托育机构待太多时间:这些机构本身没有错,但待太久只会造成刺激过度。

6.限制孩子看荧幕的时间,包括电视、计算机跟智能型手机等。

7.让孩子从真实世界获得刺激:亲近大自然,观看洗衣机的运转,拿锅子敲敲打打。周遭就有五花八门的刺激,他们不需要学着期望更多刺激。

8.别把小孩的行程塞得太满:有些课程跟活动很赞,但无论你的小孩多大,你务必给他们留点停机时间。

标签: 无聊  小孩  孩子  家长  宝宝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yzx/43069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