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一份高情商父母给孩子的礼物,请查收

来源: 最后更新:24-02-07 12:00:43

导读: 孩子是一颗未被定义的种子,种在什么花园里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要看到孩子,就能基本

孩子是一颗未被定义的种子,种在什么花园里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要看到孩子,就能基本知晓其父母的样子。

热播剧《欢乐颂》中,关雎尔和邱莹莹都是从小地方到上海打拼的,两人年龄相仿,性格却截然不同。

关关说话温柔、做事细腻、喜欢考虑他人感受,有着浓浓书卷气,像一杯温度适中的白水。

而小蚯蚓则充满了欢乐、直率的市井气息,性格冲动不圆滑,做事也欠周全。

在两人的父母出场前,观众就能够大致猜出关关家境不错、父母受教育程度不低;而小蚯蚓则是出身普通家庭,父母不见得多有文化。

剧情证明,关关做事果断、气质出众的妈妈和邱莹莹热衷于成功学的爸爸,就是两人命运的暗示。关关或许会成为下一个“事业型女性”,而邱莹莹的人生可能就是普通的工作与婚姻。

孩子的气质里,藏着父母的影子。我们当然无法评判谁的人生更有意义,但是孩子的性格与人生很大程度上被父母左右。

性格好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今天是国际儿童节,传给孩子一个受益终生的好性格,秒杀一切或大或小的礼物。

6岁前,培养性格黄金期

有时,我们评价一个人“像他父亲一样脾气暴躁”“像他母亲一样多愁善感”。我们还会发现,有些爸妈雷厉风行,孩子却扭扭捏捏;有的父母勤勤恳恳,孩子却非常懒散……

为什么父母的好性格、好习惯没能传给孩子呢?

  • 心理遗传学专家证实,从父母一方获得的遗传物质DNA,会影响孩子性格的某些方面,比如激动、胆怯或者外向等。

  • 英国剑桥大学的学者还发现,母亲的基因通常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而父亲的基因则主要影响易感性和情绪。

  • 家庭氛围、教养方式、居住和生活环境也会对孩子个性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大概从2岁开始,儿童就在自制力、易感性和内向外向等方面有了差别。

培养一个好的性格,是孩子受益终生的财富。6岁前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培养孩子好的性格和气质,是家长的首要任务。

把好性格传给孩子

英国诗人艾克略曾说:“妈妈和子女的关系,是月亮和星星,树苗和土壤之间的亲和力。”

孩子的性格,不仅体现自身涵养,也藏着父母的样子。这里,我们选取了对人生比较重要的4种优秀性格,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分别阐述。

雷厉风行

王玲是一家外企的策划部主管,平时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延,而且决策果断。

儿子乐乐却总像是没睡醒,提不起神。这让王玲很不满,每天一回家就责怪儿子不像自己,像他那个“没出息的爹”。

建议:

  • 通常,强势妈妈容易带出懦弱孩子。历史上的武则天是个强悍女性,自己称了帝,几个儿子却一个比一个懦弱、平庸。

  • 要想把自己雷厉风行的好习惯传给孩子,不妨自己稍微慢下来,尤其是在家里。

  • 多给孩子肯定,更不要拿老公当“反面教材”,以免让孩子对爸爸产生同情心,进而出现认同感,越来越弱势。

宽容大度

陈香是个老好人。她为人宽容,不爱计较,家里的小辈、单位的同事,几乎都受过她的帮助。

但她发现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总会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在电话里跟她念叨。她很纳闷,为啥儿子一点也不大度呢?

建议:

  • 凡事太过就容易适得其反。总是帮别人,甚至受委屈也要做好人,这本是好事。但大人吃亏对家庭而言并不一定是福。

  • 儿子看到妈妈为了帮人,损失了金钱和感情,还为此与父亲闹矛盾,难免会产生逆反心理。

  • 建议宽容要适度,先为小家做好,才能为大家做更多。

处事细致

大飞是一名编辑,做事极其认真,甚至有些“强迫”。可他觉得女儿一点也不像自己,考试出错大部分都因马虎。

建议:

  • 把工作中的极端要求带回家,比如要求女儿拖鞋一定要摆正、筷子要对齐等,就会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埋下嫌麻烦的种子。

  • 工作中的好习惯,并不一定适合家教。对孩子,非原则性的事情就别要求太完美。

独立自主

张琴是从农村考学出来的,一直独自打拼,是个非常独立的女人。但女儿依赖性却特别强。早上要妈妈给穿衣服,书包也不会收拾,丢三落四。

建议:

  • 独立的家长往往喜欢包办,而且脾气急。早上看着孩子笨拙地穿衣服、晚上慢悠悠地收拾书包,难免因心急帮孩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包办教育,孩子自然难以独立。

  • 建议独立性强的父母,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切不可心急而去代劳。

标签: 孩子  性格  父母  雷厉风行  儿子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yzx/429740.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