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4-01-18 12:00:33
叮叮已经8岁了,在妈妈眼里,她是一个贪婪又吝啬的孩子。她常常毫无顾忌的拿别人的东西吃或者玩,但是她的东西她却舍不得分享。
几个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大家一起拿零食出来吃,叮叮吃别人的东西无所顾忌,但是轮到她拿东西出来吃的时候,她就会表现得犹豫又小气。
就拿吃薯片来说,叮叮吃别人薯片的时候一抓一大摞,但如果吃的是她的薯片,她就会精打细算,每次只分给小朋友一片,如果哪个小朋友多拿了几片,叮叮就会大叫着把多的薯片抢回来,或者要挟多拿的小朋友:“如果你不还回来,再也不给你吃。”
叮叮与小朋友玩玩具也是一样。她玩别人的玩具无所顾忌,但是别人去她家,玩她的玩具的时候,她常常是这个不能玩,那个不许碰。
每次遇到这样的状况,叮叮妈妈都会觉得抱歉又愧疚。她会及时教育叮叮,让她分享,叮叮在妈妈的教育下,也会做出适当的改变。但是下一次遇到类似的场景时,她还是会一样的小气。叮叮妈妈想不通,为什么女儿累教不改,都8岁了,还这么抠门。
因为跟叮叮比较熟,叮叮“小气”的状况我也见识过。之前每次我都是劝叮叮妈妈不要批评她。直到有一次我亲自领教了叮叮的“小气”。
那天,我带着仔仔在花园里遇到叮叮和叮叮妈妈。两个小朋友先分享了仔仔的樱桃,吃完,叮叮妈妈很开心的拿出一根黄瓜,说这是她种的,给仔仔吃。
这时,叮叮一把把黄瓜抢了回去,噘着嘴大叫:“这是我的。”
妈妈瞪了她一眼说:“你这么小气干嘛?这个黄瓜你在家吃过了,你刚刚吃了仔仔那么多樱桃,一根黄瓜你还舍不得?”
叮叮紧紧抓住黄瓜,说:“这是我摘的。”
妈妈又气又恨,也紧抓住黄瓜说:“家里还有,回家再去摘,这个给仔仔。”
看场面有点尴尬,仔仔说:“不用了,我不吃黄瓜。”
叮叮妈妈说:“你都8岁了,还这么小气,总是这么吝啬,以后到社会上怎么混啊。”
听了妈妈的话,叮叮更加紧张地抓紧黄瓜,眼看就要哭出来了。
我赶紧蹲下来,对叮叮说:“这个黄瓜是叮叮摘下来的,叮叮很宝贝对吗?”叮叮点点头。
“叮叮想自己做主对不对?”叮叮再次点点头。
“好,这个黄瓜你留着,你跟仔仔先去玩好吗?黄瓜我们先放在妈妈那里。”
叮叮这才放下,跟仔仔跑开玩去了。
叮叮妈妈长叹了一口气,说:“我女儿这样可怎么办啊?她这么吝啬以后可怎么办?这一点真的不知道像谁,我跟她爸爸都不是这样的!”
我仔细回想了叮叮的行为,对叮叮妈妈说:“是不是一直以来,你都是强迫她分享,尤其在她2岁左右的时候,你是不是从来不允许她有任何自私的表现?”
叮叮妈妈想了想,说:“是的。”
叮叮妈妈告诉我,她姐姐的女儿比叮叮大一岁。小的时候,外婆经常一起看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常常因为玩具或食物发生争执,每到这时,外婆就会要求他们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互相分享。
她说,从那个时候开始,叮叮就常常表现得特别吝啬。有些她从来不碰的玩具,每次姐姐拿出来玩时,叮叮就会一把抢过来,说“这是我的”,有时候姐姐带过来的玩具,叮叮也会一把抱住,说“这是我的”。
为了这个,叮叮爸妈教训过叮叮很多次。每次,被教训以后,叮叮会稍微好一点点,但是更多的时候,她就表现得特别小气。这一点,家里的老人,亲戚、爸妈都教育过很多次,但叮叮就是不改。
曾经以为随着年龄的长大,这个坏毛病会被纠正过来。谁知道,现在都八岁了,她还是这么小气。
我告诉叮叮妈妈,下次碰到这样的状况,把决定权还给叮叮。不管她觉得需要分享,还是完全不想分享,都告诉她,她可以自行决断。
叮叮妈妈说:“那可不行,如果这样的话,她一定完全不舍得分享的。”
我告诉叮叮妈妈,即使叮叮完全不肯拿出来,也要尊重她的选择。
叮叮会变成现在这样,完全是2岁左右时边界感缺失造成的。
孩子刚出生时,他认为自己与妈妈是一体的,他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尤其在会爬会跑之后,他的自我意识逐渐产生,开始意识到妈妈和自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在妈妈之外,有一个“我”,这个“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动和方向。
伴随着这份自我的成长,孩子开始产生占有欲。刚开始,他分不楚“我”和“你”,他觉得自己看到的一切都是“我的”,所以他自己的玩具,他在外面看到的玩具甚至在商店里看到的,他都觉得这是“我的”。
这份认识会让他无所顾忌,不管自己的或是别人的,他都会抱在手里。他只懂得是“我的”,却不知道自己的东西应该和大家分享,也不懂得别人东西不能拿的道理。
所以在1岁半两岁多的孩子会有很多自私的表现:自己的不让别人碰,即使是那些放在家里从来不碰的玩具,如果有小朋友来了拿着玩,他也会一把抢过来。这是自我主权的宣示。同时他去外面会抢别人的玩具,这也是他没有界限感的表现。
叮叮就是这样,她因为从小界限感就被人为的破坏,她的自我没被尊重过,所以才更“吝啬”。因为不确定,才会患得患失。
所以,在孩子自我开始出现的时候,要让孩子明白“我的”和“不是我的”这两个界限,只要是孩子的东西,就彻底让他做主。允许他不给别的小朋友玩,允许他小气又吝啬。
在这么做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不是你的东西没经允许不能碰。”“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不能随便拿过来玩。”
当孩子对自己的东西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同时又清楚明白别人的东西他不能碰以后,他就会清晰地建立界限。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一定要态度一致。只要是孩子的东西,不管想玩的人是谁,支配权都要给孩子,任由他做主,告诉别人:“这个玩具是宝宝的,你要问他同不同意哦!”给不给别人玩,让别人玩多久,玩的方式都让孩子自己决定,这样孩子才会懂得自己拥有绝对的支配权。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认识到,原来这个东西是我的,只要是我的东西,我给别人玩一会,也不会失去。这会帮助他构建自我的安全感。当这份安全感建立起来后,孩子就会大方地允许别人玩他的东西。
这里的态度一致还包括对待外人的态度。有些家长在面对不同的客人态度会有差别。比如,普通朋友的孩子可能能够坚持让孩子自己做主,但是重要的客人带孩子来,家长就会改变态度,把孩子的玩具全部拿出来任人挑选。有时候,亲戚的孩子过来,家长也会害怕被指责觉得不能任由孩子这么“自私”,孩子太自私就说明自己教育得不好,而强迫孩子分享。
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都会让孩子患得患失,更加不确定、不自信,那么孩子就可能表现得更加吝啬,面对重要的客人或亲戚时更舍不得与人分享。因为他会把对方当成掠夺者。
其次,孩子玩别人的物品时,也要坚定地让他知道,要经过别人允许。只要不是孩子的物品,孩子使用之前,都要让他知道,这不是他的,如果想玩,就要遵守规矩。
如果是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要让孩子先去征询别人的意见,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玩。别人拿回的时候,就要第一时间换回去。如果是公众场合的玩具,就要让孩子懂得排队,遵守公众场所的规则与秩序。
这样,孩子逐渐就会明白如果遵守别人的界限,遵守公众场合的规则。
有些家长的态度很有两面性,孩子的玩具任由孩子做主,但是当孩子看中别人的玩具时,自己就无法秉持原则了,尤其孩子一哭,就不由分说,想方设法把玩具从被人那里拿过来。这样的做法当然会养出自私的孩子。孩子就会完全没有界限,觉得只要自己想要,就能满足。
还有的家长则会不遵守公众秩序,生怕在公众场合孩子吃亏,会自己去帮助孩子抢夺玩具,这些做法也会培养出“熊孩子”。
有些妈妈会担心,当孩子对自我有了支配权,又了解尊重别人的界限时,那孩子会不会更自私。
答案是,不会!
每一个人都有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彼此的交往中,孩子自然而然会有玩别人玩具的想法。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你用你的玩具去跟他交换!这样在交换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发现,原来分享会让自己获得更多,让自己玩到自己想玩的玩具,同时自己的物品又不会失去,还会回来。这样孩子内在安全感就逐步建立起来。
慢慢地,当他一天天交往更多,他就会变得更大方。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付出不会失去自己拥有的物品,反而会获得更多。
当然,这样从“自私”到“大方”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是根据孩子的成长逐步建立起来的。一般孩子4岁甚至5岁以后,才会不需要大人引导的,学会自觉地分享。
如果孩子从来没有体验过自己做主支配,那么很可能就像叮叮一样,到8岁了也很“小气”。因为她不确定自己的支配权。
所以,想要孩子落落大方,父母不要盲目地让3-4岁的孩子做到谦让或分享。满足孩子的占有欲,让孩子明白尊重别人的界限,再逐步教育孩子学会交换和分享,孩子才会不自私。
如果孩子像叮叮这么大了,还是很小气、吝啬的话,父母就需要给更多的时间,帮助她去建立对自己物品的安全感。因为孩子已经累积了很多情绪在里面,刚开始把决定权交还给她的时候,她可能会表现得更加“小气”,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允许,接纳她的行为,鼓励她勇敢地坚持自己的选择。
当孩子在一次又一次试探中发现她真的拥有了主导权的时候,她就会逐步建立起界限感。这个过程需要比之前多两到三倍的时间。而且孩子之前已经有了很强的患得患失心理,所以过程会更折腾。家长这个时候一定要经受得住孩子的折腾哦。
只有先得到才会更乐意付出!
哺乳期吃什么补钙对宝宝好,钙尔奇孕妇钙片怎么样 从生产到哺育的过程中,母体里的营养不仅要供给母体,还要供给宝宝
李强和他们面对面,释放重要信号 辽宁省哪个银行可以预约龙年纪念币纪念钞 丹东天主教堂简介(丹东天主教堂简介资料) 怀胎十月 孕妈咪的那些难言之痒该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