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4-01-18 12:00:20
- 01 -
“熊孩子”曾经是个亲昵的称呼,用来形容孩子调皮不懂事的,想想咱们小时候长辈要是说一句“这熊孩子”,多半是表情带笑,半是嗔怪半是疼爱。但是近些年这个词每次出现 ,发生的事常常伴随着批评、揪心和无奈。在电影院看电影,前面的几个孩子一直热热闹闹叽叽喳喳的探讨剧情,中途出去又回来还互相大声询问。楼上那家的两个孩子,高兴的时候在屋里来回疯跑,不高兴的时候乒乒乓乓摔东西,不管在午休还是在半夜。贵阳一个10岁男孩在家看动画片,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一气之下竟然用小刀割断了施工工人的安全绳。万幸的是绳子有两根,工人在半空中悬空,直到被赶来的消防大队救下。“110吗?我被人追杀了!快来救救我!”浙江一个孩子打了报警电话,接线人员问在哪儿被追杀时,孩子回答:“我在‘王者荣耀’里被人追杀,已经被杀死好几次了!”熊孩子们的行为有时候让人哭笑不得,有时候可恨可气,又让人倍感担心。
- 02 -
有一首吐槽熊孩子的歌是这么唱的:“解锁我的手机,删掉我王者成绩,摧毁我的手办和模型”,“摔烂我的iphone7,往我身上吐东西,踢翻我电脑主机”,被戳中痛处的网友纷纷表示,这简直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熊孩子大部分都没规矩,做事儿的时候只想着自己,是不是影响别人,是不是伤害别人,毫不顾忌。
犯了错不害怕,有时候还明知故犯。被批评要么若无其事满不在乎,要么嬉皮笑脸的混过去,对家长和长辈更是没有敬畏。
所有孩子的起初都是一张白纸,造成他们现在成了不同人的,是我们往这张白纸上画了什么,是他们受到的教育方式。没人天生就是熊孩子,每个熊孩子身后都有至少一个熊爸妈:“孩子现在还小呢,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说完没准还会瞪你一眼,“这么大个人了还跟孩子一般见识,你小时候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挡箭牌挡住了批评,也挡住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并不想给孩子顶多高标准教成圣人一枚,但至少要完成对他内在规范的建立,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不怕孩子现在熊,就怕熊孩子长不大。孩子不懂事的时候,正是他最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的时候。
玉不琢,不成器。早期家庭教育缺失,社会就会把这一课补上。
毕竟家就这么大,我们能撑起的天空有限,孩子迟早要到外面去经历风风雨雨。每个人都会被社会化,今天对孩子无限纵容,明天就要看着他屡屡碰壁。是看着孩子躲在身后等着我们收拾残局,还是推他出去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 03 -
有人问,熊孩子这个问题是不是被过于妖魔化了,有必要那么针对孩子吗?
我们针对的一向都不是孩子,而是“熊”这个属性。
我们批评、探讨熊孩子,是为了去掉他身上的熊,迎来他的蜕变成长,迎来他敢于担当之后的气宇轩昂。
就像当年林肯说,我消灭敌人的方法,就是把敌人变成朋友。熊孩子的熊有时候来自于好奇心。他们懵懵懂懂的探索这个世界,会做一些我们看来不合情理的事情。乔布斯小时候就曾经因为好奇把金属发卡插进插座,被电得当场昏过去,想知道杀虫剂是什么味道,再次进了医院。
熊孩子的熊有时候源自想引起家长的注意。他在我们面前晃来晃去,他没礼貌的插话打断,他大喊大叫乱扔东西,都是因为想表达,想吸引关注,但该怎么正确的沟通,正确的应对处理各种场合,他们还没有学会。
我们能做的,就是对有好奇心的孩子因势利导,满足他的求知欲,跟需要关注的孩子真诚沟通,了解他的想法,指导他的行为。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我们的耐心会带来孩子回复的热情,我们的温柔会让孩子平和而坚定。
当熊孩子不再熊,他们的成长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 04 -
把孩子从呱呱坠地养到成人独立,是一场持久的战役,而完成孩子的教育,是一场长跑接力赛,家长是第一棒选手,后面是学校和社会。
我们肩上的责任,就是要在第一棒打好基础,开个好头。
01.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著名主持人杨澜有一儿一女,她最重要的育儿理念之一就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她说:“做父母并非易事,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我觉得对一个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亲和父亲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们如此地充实,见到这么大的世界,带回来这么有趣的故事,而且他们能够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一些指导。”这也是她家庭教育中最看重的一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
把孩子的房门一关,告诉他好好写作业,父母自己在外面玩游戏看电视。
教育孩子打人是不对的,为了惩罚他,把孩子打了一顿。
跟孩子说你以后得成功,我年纪大了就这样了。
教育并不是我们对孩子单方面的要求和期许,不是“我做不到的,希望你来完成和实现”。它应该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共同出发,共同到达。
我们很少能靠教让孩子学会什么,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我们在做,孩子在看,在模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唯有我们以身作则,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02.制定规则,奖惩分明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现在还不能完全听懂话,长大点儿再教也不晚。实际上,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两岁前后就可以开始给他们立规矩,用他们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养成习惯。
张柏芝上《天天向上》节目的时候,曾经聊到自己是怎么教育两个孩子的。比如带他们去玩具店,会让他们自己挑选,孩子选了很多的时候,张柏芝会告诉他们,只能选一个最喜欢的作为礼物,因为人不可能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
让两个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玩具——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自主性。
告诉他们每次只能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制定规则并明确。
跟他们说明在生活中人不可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必须学会选择和爱惜——解释规则,让孩子理解规则背后的道理。
这是一个关于规则的正确做法,宠爱孩子,但不溺爱,建立家长的威望,也尊重孩子本身。规则必须有,要清晰明确,全家一起遵守。奖惩分明,坚决执行。
孩子做对了事情,该有的表彰一定要有。可以累计几次买下他一直想要的童话书,也可以是及时的口头表扬:“你今天一天都没吃零食,做得真棒,以后也要继续加油啊。”
违反了规则要让孩子明确知道他错了,错在哪里,让他承担相应的后果。吃饭时间不吃饭,后果就是过了饭点就没有饭吃,会挨饿,撕坏了书,后果就是要用胶带把书重新粘好。这些是做错事的结果和相应的弥补,是为了让孩子认识错误并且改正错误,一切都是为了良性的转化。03.教会孩子承担责任
知乎上看见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小女孩坐火车,小女孩没怎么坐过火车,觉得闷,哭着吵着要下车,妈妈先是耐心的安抚她,等她平静下来跟她说:“你看你刚才哭了,把周围的叔叔阿姨都吵到了,是不是做得不对啊?”小女孩点头承认后,妈妈说:“跟叔叔阿姨道个歉吧,因为你打扰了他们。”于是小姑娘跟大家道了歉,大家也都纷纷回以微笑和“没关系”。
这位年轻妈妈的处理方式让人觉得真诚而温柔,她教会了孩子为他人考虑,为自己承担责任,而不是用孩子这个身份作为说辞来推卸开脱。孩子蹒跚学步跌跌撞撞的时候,我们告诉他们路要慢慢走,看好路,不是捶地捶桌子教会他怨这个坏那个坏。
孩子顾着玩没写完作业,不是帮他找理由应付老师甚至代写,让他自己去面对老师的教育批评,之后帮他学会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当孩子学会为自己选择带来的结果负全责时,他就真正的长大了。
人生路漫长,我们没法一直背着抱着孩子走,代替他承担所有的责任,教会他前行,看着他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让孩子学会担当和成长,才是我们能给予的真正的爱。
李强和他们面对面,释放重要信号李强和他们面对面,释放重要信号,瑞士,施瓦布,午餐会,习近平,跨国
辽宁省哪个银行可以预约龙年纪念币纪念钞 丹东天主教堂简介(丹东天主教堂简介资料) 怀胎十月 孕妈咪的那些难言之痒该如何防治 吴浩已调离江西,此前担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独家对话被困涵洞6天6夜的9岁男孩:一直坚信父母在找他 靠坚强意志力等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