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一定要告诉孩子:输得起才赢得起!受用一生

来源: 最后更新:24-01-12 12:02:19

导读: 相信爸妈们一定很熟悉这几个场景:当孩子因为没有拿到第一名时,吵闹着不要去上学;当你“一不小心”赢了

相信爸妈们一定很熟悉这几个场景:当孩子因为没有拿到第一名时,吵闹着不要去上学;当你“一不小心”赢了孩子时,孩子立即反悔说只能他赢,你赢的不算数;当你在为孩子拿到比赛二等奖而高兴的时候,孩子却以没有拿到一等奖而闷闷不乐……

1.

孩子为什么“ 输不起 ”

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输不起”的案例还有很多,孩子身上的“输不起”究竟源于何处?

孩子为什么“ 输不起 ”

孩子实现“去自我中心化”有一定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2岁左右开始,孩子开始发展独立的自我意识,但是由于对外在事物和自身缺乏客观的认识,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日常交往中,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就会难以接受。

家长的心理暗示

孩子早期的“输赢观”都来源于家长。

家长总在有意无意间给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暗示,甚至会拿“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刺激,让孩子误以为凡事只有做到第一才能受到家长的关注和表扬,让家长更爱自己。

现如今提倡赏识教育,但家长不适当的夸奖却让孩子的行为背道而驰……家长经常会举起大拇指对孩子说“真棒”“你太聪明了”,过于泛滥和片面的夸赞对于孩子来说往往就像“糖衣炮弹”,孩子会沉浸在表扬声中,受不了批评,只能“赢”才能证明自己的“聪明”。

有的家长会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输赢观”带到家庭话题中,孩子也会间接受到影响。

家长的包办代办

为了让孩子无忧地成长,家长往往会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这些付出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重压,他们既害怕辜负家长的苦心,又没有自己经历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机会。

“输不起”的不良影响

孩子因为“输不起”而出现反抗、耍赖等行为,如果得逞,之后很可能故技重施;如果不能得逞,则产生更多复杂情绪,会逃避、会愤恨等等。

孩子不能正视“输赢”,太过计较,有可能为了“赢”而不择手段;还有的被“失败”刺激,从此一蹶不振,无所追求!

来自父母方面的逼迫,学业方面的压力,对自我的不合理评估,都是孩子身上背负的沉重枷锁,害怕“输不起”极易引发一系列心理方面的疾病!

2.

让孩子拥有“输得起”的精神

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失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学会聪明地陪玩,不要刻意总让孩子赢,一定要让孩子有机会体验“输”的滋味。告诉孩子“胜败乃兵家常事”,人不可能一直成功而不失败。另外,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情绪不能超越规则,规则面前无特权。

当孩子因为“输”而感到失望、郁闷之时,家长要及时给孩子安慰和鼓励,“一次失败并不能证明什么,只要尽力参与,吸取经验教训,以后就更有成功的把握!”

时常给孩子讲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引导孩子说出胜利及失败的感受,缓解他的不良情绪,让他了解即便失败也不代表自己无能,家长也不会因此不爱他,看不起他。告诉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面对失败。

教孩子换位思考

有的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不能吃亏,凡事都要争第一,最后成为“小霸王”,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何“输得起”?

不妨试着教孩子换位思考,告诉孩子:“要是每次都是你赢,别的小朋友就不愿意再跟你玩了,那怎么办?”

“爸爸赢了比赛,你耍赖,爸爸觉得不公平,要是你赢了,爸爸也耍赖,你会怎么想?”

要想孩子输得起,首先就得培养孩子不斤斤计较,拥有豁达的心胸是“输得起”的关键。

家长要摆正“输赢观”,注意言行

所有家长对孩子都寄予很高的期望,而且总会急切地希望孩子早日成才。过程中难免会给孩子过度施压,言语上刺激,行动上逼迫,其实都是家长不适当的“输赢观”在作祟。连大人都不可能保证工作一直顺风顺水,家庭一直和睦无争,又怎么去要求孩子一直表现优秀呢?

所以,家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输赢观”,再给孩子做出表率。

表扬孩子时尽量具体,认可孩子的付出,指出进步和不足之处,积极地帮助孩子正确归因,再寻求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牢记:不打击、不挖苦、不嘲笑,教会孩子平常心对待,培养孩子正面的乐观感,孩子心境乐观,自然也就不会“输不起”。

标签: 孩子  家长  都是  输赢  自己的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yzx/422169.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