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气哭了!近期5大饮食谣言,这条真的吓到我了!你被谣了吗?

来源: 最后更新:24-02-14 12:00:31

导读: 民以食为天,吃吃喝喝与每个人密切相关,食品方面的话题总能引起大家的格外关注。而这些夺人眼球的谣言总

民以食为天,吃吃喝喝与每个人密切相关,食品方面的话题总能引起大家的格外关注。而这些夺人眼球的谣言总让我们食难下咽。所以,破解这些谣言,缓解大家的安全焦虑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这些“大忽悠”,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谣言一:肉松是棉花做的?

把肉松拿到碗里洗一洗,剩下的一团絮状物体竟然是“棉花”?前段时间,在全国多地内容类似的视频中,很多拍摄者都是这么信誓旦旦地认为。

真相

拍摄、上传视频的大妈已经被抓了。肉松是肉做的,嚼两口就碎了;但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很难嚼烂啊。不要因为长得像就冤枉人家。

而且,不管是肉还是豆类都是可以燃烧的,气味与棉花也不一样,棉花烧着有种纸燃烧的味道,而肉松点燃后有焦糊味。视频中将洗出的絮状物(肉松)用打火机点燃,可以看到烧黑了,说能够烧黑就是棉花,这种推理完全没有依据。

谣言二:紫菜、粉丝、大米是塑料做的?

今年2月一条“紫菜居然是塑料做的,这些黑心的商家,转起来,让更多人知道”的谣言在网上广泛传播,一时舆论哗然。

随后,网上开始流传“塑料粉丝”的视频。视频中,一名女子从某品牌粉丝中抓出一把,随后用火点燃,在粉丝燃烧的过程中,女子表示烧起来这么快,一定是塑料做的。

真相

实际情况是,紫菜藻体呈膜状,而塑料薄膜一般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热塑性塑料制成。紫菜和塑料薄膜差异较大,但由于工艺不同,可能有的紫菜好撕开,有的不好撕开,不能简单通过不好撕断定紫菜中含有塑料成分。

同时,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食品安全博士钟凯称,视频中的产品干时脆,遇水变软,塑料并不吸水,所以不可能由塑料制作。

另外,粉丝本身就是可以燃烧的,能点着并不能证明它是塑料做的。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质、脂肪,只要水分够少,都能烧!

上半年塑料真的是躺枪王,小编统一说一下:

紫菜弹性好是因为它能产生海藻胶,和塑料没关系啊!还有塑料做的大米,塑料颗粒比大米贵多了,好嘛!塑料真的不便宜,你们放过它吧!

谣言三:食用盐有剧毒物?

一篇名为《盐里面都有添加剂,这是要灭种的节奏吗?》的文章在网上传播,文章指出,国产食盐中有一种名为亚铁氰化钾的添加剂,在高温下,比如炒菜时,它会分解成氰化钾这种剧毒物!

真相

氰化钾和亚铁氰化钾不是一回事儿啊!理论上,亚铁氰化钾在高温下可以分解产生氰化钾,但这个温度至少要400℃,而一般家庭烹饪的温度达不到这么高,到330℃不粘锅的涂层就开始融化了。

而且亚铁氰化钾是食盐的抗结剂,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毒性不大,而且使用量非常低,除非你每天吃 3 两(150 克)食盐才能达到有害剂量。

讲真,中国推荐的食盐每日摄入量为6克,3 两盐早咸死了。

谣言四:虾里面有寄生虫?

一个有关虾感染寄生虫的小视频传的挺火。视频中,一个没露脸的人剪开虾头后,用牙签挑出两条细长的白线,视频制作者声称这是虾的寄生虫,并告诫广大网友以后少吃虾,还号召让大家为了亲戚朋友的健康,动动手指把视频传出去。

真相

虾头剪开的确会有白线,但这两条白线并不是所谓的寄生虫,而是雄虾的精巢。它们总是1对同时出现,未成熟的精巢无色透明,成熟后为乳白色。不仅对虾有,皮皮虾也有,龙虾也有,而且更为粗壮。

这条真的吓到了,因为小编最爱吃虾啦……咳咳,为这些虾默哀一秒……

谣言五:无籽葡萄用避孕药培育?

曾经在网上和微信朋友圈疯传着一个视频,一位正在卖葡萄的中年男子说:现在的无籽葡萄都是沾了避孕药,才变成无籽的,吃了对孩子不好,绝育。很多人看了这个视频,吓得不敢吃葡萄了。据说有些葡萄产地的葡萄因此滞销,销量只有平时的十分之一了,价格也下降了不少。

真相

what?人吃了避孕药能避孕,给葡萄抹避孕药不就能让葡萄不结种子吗?这么想的人忘了一个事实,葡萄不要说不是人了,连动物都不是。

对人体能起到避孕作用的避孕药,对葡萄是完全无效的,不会有人傻到浪费金钱和时间去给葡萄抹避孕药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任聂继云对此也表示,无籽葡萄是用避孕药来培育的说法很荒谬。人用避孕药没法让水果无籽,植物激素也无法调节人的生长发育。

面对广为流传的饮食谣言,

应该如何应对?

俗语说:“谣言止于智者”。营养学家表示,面对各种精心包装的谣言,一定要擦亮双眼。如何能练出一双识别谣言的火眼金睛呢?

小编告诉你谣言的几大特色:

  • 语言夸张。不是“有毒”就是“致癌”,没事就“震惊”一下;

  • 偷换概念。用了 XXX 就有害,不考虑国家标准和剂量;

  • 奇怪专家。专家说……没有人名职称,有了也可能是编的;

  • 威胁恐吓。最常见的就是【不转不是中国人】…

标签: 谣言  氰化钾  塑料  葡萄  避孕药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huaiyun/yinshi/23366.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