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小孩子爱哭怎么办】宝宝爱哭怎么办

来源: 最后更新:22-04-22 12:02:37

导读:小孩子爱哭怎么办:积极引导孩子合理沟通,给予足够的尊重理解

小孩子爱哭怎么办:积极引导孩子合理沟通,给予足够的尊重理解

张赛强调,面对孩子的哭闹,要遵循先处理情绪问题再处理事件问题的沟通原则。首先沟通尤为重要。现在的孩子很多为独生子女,与同龄孩子相处时间少、家长的有效陪伴与沟通少都使得很多孩子不会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往往借助除语言以外的其他形式来吸引家长注意以得到关注和爱护,这是家长没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孩子意识到语言的有效性造成的。例如玩具的损坏,家长可能觉得没有值得哭闹的地方而感到厌烦,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事。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尽量用平和的语气和语调来和孩子交流,要让孩子看到理性沟通的可行性,学着用语言表达需求、用沟通解决问题。“孩子发生情绪问题时,家长不必立刻进行处理,反而冷静下来,想清楚以后再与孩子沟通会更有效果。”张赛对我们说。

积极引导孩子合理沟通,给予足够的尊重理解

小孩子爱哭怎么办:找到孩子哭闹的原因,孩子需要多陪伴

除了是因为物质上的需求,哭闹可能是情感上的缺乏导致。所以找到孩子哭闹的真正原因,在物质上都满足了之后发现还是爱哭,可能孩子只是需要家长多一点时间的陪伴。“当孩子受委屈了,家长最好的陪伴方式就是给予拥抱,让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情绪。”张赛介绍说。当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情绪,那么他的情绪就容易平稳下来,并停止哭闹。如果孩子只是单纯的情绪宣泄,不愿意完全暴露自己的情感,家长这时只要坐在旁边,表示出自己在陪伴着孩子,用平静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哭泣,这样带给孩子情感上的慰藉和安全感,让孩子意识到家长的爱。也可以用好玩的东西转移孩子注意力,使孩子不会过分专注于坏情绪,及时转好。张赛指出,“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哭闹情绪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缺失了安全感,当他长大了就容易养成冷漠、不善表达的性格。”

找到孩子哭闹的原因,孩子需要多陪伴

小孩子爱哭怎么办:不能过度宠溺、过分代劳

因为独生子的关系,很多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一有需求只会哭,孩子一哭家长就立刻知道要什么、立刻满足。家长这样过分代劳,使孩子出现自理能力差、跟大人经常闹脾气、不懂礼貌等问题,宠溺过分导致孩子太爱哭闹,而且有些孩子简直养成了要挟的习惯,可能会对以后的社交造成困难。家长不要在孩子一出声要哭就主动满足,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性,保持自己的立场和底线,在他哭的时候告诉他“哭是没有用的”,要等他哭停下之后,告诉他用语言表达需要,当他表达出来的时候才帮忙满足,让他意识到一味哭闹是不一定都有用的。当孩子意识到哭闹并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的时候,他们会寻求另外的方式,如与家长谈判。“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的映射”,张赛提醒现在的年轻家长,要先加强自身的修养和情绪管理,多汲取有关的育儿知识,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情绪状态,在处理孩子哭闹问题上才能事半功倍。

不能过度宠溺、过分代劳

家长要如何应对爱哭的孩子

1、冷处理

面对幼儿一些无原则的要求,家长要坚持不同意或不理会,让幼儿放任的哭,待幼儿冷静下来之后。再与她分析为什么没有满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许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

2、条件对换法

如果孩子哭闹不止的话,可以先答应她的条件,但同时也要求他答应你一个条件并告诉他如果她的事没做到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当然我们成人所要求的一定要是孩子能够办到的,比如下次你见到某某小朋友要打招呼等,以次来进行交换,另外我们答应她的事也一定要做到,这样才有信服力,以此来改善孩子任性脾气大的特点。

3、分散注意法

在孩子哭闹时,家长可用分散法来引导孩子,例如她平时爱听故事爱做的一些事,都可以现在用上来打消她刚才不合理的想法以及做法。

4、鼓励法

鼓励和表扬永远是培养一株小苗最优质的沃土,在鼓励和赏识的气氛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与您会越来越贴心,当你们的心近了,孩子则更愿意与你交流,你的想法,她会更愿意采纳,孩子也会变得更温和,当她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时,当她不再随便哭闹时,当她很勇敢的和别人打招呼时,你都可以说“孩子,你真棒,妈妈很喜欢你现在的样子”相信孩子们会高兴的重复做这些事情,知道行为定型为止。

家长要如何应对爱哭的孩子

标签: 孩子  家长  情绪  爱哭  自己的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zaojiao/xwxg/466.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