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家长需重视宝宝入园前准备工作入园入托

来源: 最后更新:22-06-22 03:02:41

导读: 幼儿潜能开发理论的日益丰富和完善,幼儿园入托正在向低龄化的趋势发展。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幼儿教师,多

幼儿潜能开发理论的日益丰富和完善,幼儿园入托正在向低龄化的趋势发展。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幼儿教师,多年来看到过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入园问题,为了减轻小宝宝的入园综合征(比如哭闹和生病),缩短陌生期,让妈妈们尽快解除后顾之忧,我想简单谈一点个人的想看法。

每年的九月秋高气爽,是个入园的好季节,妈妈们大都计划着在这个时候把宝宝送到幼儿园,这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得好与不好,不仅是对宝宝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妈妈的考验。

相信宝宝,坚定信念

在入园的第一天,初到陌生环境的宝宝们,怎么也想不到妈妈就要把自己单独留在这里了,看到妈妈离开就大哭起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经常是宝宝在室内哭,妈妈在室外落泪。但是,既然决定了入园就要有思想准备,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有时候需要狠狠心,帮孩子度过这段分离焦虑期,如果一看到宝宝哭心就软了,不想接着送了,那么前面的努力也就报废了。

3年前我带过一个孩子,刚来园时拒绝吃饭、喝水、午睡,每天哭闹不止,嗓子哭得都哑了,每天来幼儿园就像一场艰苦的战争。后来才知道这个孩子一年前就入过园了,就是因为哭闹得太厉害,家人舍不得,送了3个星期就退园了,“没想到今年还是这样,比第一次还厉害,还不如去年不退园呢。”

幼儿初次离开亲人和家庭,面对一个新的环境和陌生的老师,必然会出现哭闹、紧张等现象,甚至生病,这都是正常的,心理学把这些现象统称为“分离焦虑”,如果妈妈们不了解这一点,意志不够坚强、自信,总是把自己过分担忧的心情传递给孩子,那样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减轻和消除分离焦虑,反而会让孩子更没有安全感,因此,送孩子入园时一定要坚定信念,相信宝宝自己能行,千万别走“回头路”。

重视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初次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上,宝宝都会感到是一片空白,孤独无助,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安全感,哭闹、生病也就随之产生了,其实这也正是家长送宝宝上幼儿园面临的两大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两大难题,现在多数幼儿园都为入园儿童安排了细致的准备工作。

一是家访,老师在拿到本班入园儿童的名单后,会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家访,其目的就是让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与陌生的老师接触,通过和老师面对面的交谈、玩耍,加深对老师的认识和了解,减少对陌生人的恐惧感。另外,老师会同家长一起交流,主动介绍幼儿园的详细情况,让家长对幼儿园也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其中,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是重中之重,这对入园后更好地照顾孩子有重要作用。

二是在园内,在孩子要上的班级组织为期几天的亲子活动,目的就是请将要入园的孩子提前进入园内熟悉环境,接触老师和同班的小朋友,老师还会选择许多游戏让孩子感受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生活的乐趣,这些都为孩子真正的入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没有参加过类似亲子活动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入园适应过程恐怕会比已经初步感受过幼儿园生活的孩子更慢一些,所以,特别希望妈妈们能够有足够的重视,千万别错过入园前这一系列的“感情培养活动”。

“老师是妈妈的好朋友”

老师和家长建立融洽的关系,同样对孩子熟悉环境、对老师产生亲切感有着重要作用。有一次在下班的路上,我偶然遇到了刚刚在亲子活动中见过面的孩子家长,于是我们又热情地攀谈起来,愉快的笑声时起时落,我和这位妈妈的快乐交谈一下子让旁边的女儿兴奋地拍着手跳了起来,并高兴地说“噢,王老师是妈妈的好朋友”,从此,这个宝宝再来幼儿园对我就不再那么陌生了,成为了最先适应的一个小朋友。

妈妈带宝宝到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不仅仅是孩子熟悉、适应的过程,其实也是妈妈熟悉、了解老师的过程,所以,妈妈在引导宝宝的入园欲望时,心情一定要是喜悦的,比如告诉宝宝幼儿园有趣的事情;宝宝可以认识很多小朋友;幼儿园有好多家里没有的好玩的玩具;宝宝可以跟老师学好多本领;老师很喜欢宝宝,跟妈妈一样爱宝宝等等,使宝宝对幼儿园和老师都产生一种好感,让宝宝在心中感到幼儿园不再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因为那里的老师是妈妈的好朋友,那里的小朋友是自己的好朋友。

标签: 宝宝  入园  妈妈  老师  孩子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zaojiao/qzyx/560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