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8-22 03:01:14
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孩子要从小做起,有人说规则意识会影响孩子的智商?这是真的吗?所以家长千万别错过给孩子立规矩的最好时间!今天这篇文章,专门跟妈妈们聊聊培养孩子规则意识这件事。一起来看看吧!
前几天写了一篇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刘璇和阿娇的选择,藏着原生家庭的爱和痛,说的是综艺节目《爸妈学前班》里的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实验,后台的留言快爆了,无论是说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还是记忆里满满的爱,这个话题引起的共鸣性让人看到,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以及父母的爱和榜样,对孩子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今天我还想来说说这个综艺节目,不小心被里面一对英国小姐妹圈粉。
姐姐五岁,妹妹两岁多,她们跟随父母到中国友人家里做客。午餐中途,姐姐忽然发现主人家有小狗。先是转头问妈妈,“我能离开一下吗?这样我就能看看那只狗狗了”。在得到允许后,才离开餐桌跟狗狗玩去。
虽然只是很小的细节,但她们的举止得体惊艳到了我。看两个小姑娘这么有规矩,我马上想到瓜瓜两岁时,吃饭是根本坐不住的。尤其是看到感兴趣的东西时,绝对是撒丫子就跑,根本不会理会一旁的老母亲我。
我也经常在后台,收到一些妈妈们吐槽孩子“难管”的留言:
抗拒刷牙,一到刷牙时间就耍赖
带娃在饭店吃饭。孩子大吵大闹,坐不住还在餐厅里乱跑
逛超市的时候,这也要那也要,不满足他就哭闹
其实,有这些行为不应该理解为 “孩子顽劣难管”,真正原因,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孩子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前段时间有妈妈留言,想要知道怎么培养娃的自律。其实对于2岁左右的孩子,谈自律可能有点为时过早。但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培养规则意识了,这也是自律的前奏。
Empire CMS,phome.net |
规则意识真的对孩子非常重要。
随着成长,无规则的孩子往往会成为“熊孩子”,严重影响他们融入集体生活,社会也不会无止境的包容熊孩子犯错。并且,脑神经科学家也发现,规则意识还可能与智力发展有关。
今天这篇文章,专门跟妈妈们聊聊培养孩子规则意识这件事。
规则意识对孩子的影响
1、跟智力有关
“规则意识”,其实就是让娃“懂规矩”。让他发自内心的,能够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说白了,有规则意识,孩子就能实现“自我控制”。
美国的约翰·梅迪纳是世界权威的脑神经科学家,他把人类的智力分为五大能力表现,其中就有“自我控制”。
孩子的智力发展主要集中在0-6岁,到6岁时脑重量已经达到了人脑总重的90%。因此抓住前面几年的黄金期,引导孩子逐渐建立“规则意识”,对于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非常重要。
并且,研究发现,“与智商相比,自控能力在预测孩子将来学习成绩方面更加可靠,并且执行能力引起的智力水平差异并不小”。
2、让娃成为“受欢迎”的人
瓜瓜今年上幼儿园了。通过老师的反馈,我发现,其实孩子有没有规则意识,在幼儿园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
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对学校规章制度很难适应,哭闹情绪严重,融入集体的过程就会比较长。
比如玩玩具、吃饭、洗手,有规则感的孩子,会自觉排队。而没有规则感的孩子,就会直接抢。很容易就上演一场儿童哭抢的灾难大片。
Empire CMS,phome.net |
所以那些懂规则,守规矩的孩子,往往更受欢迎,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一次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我陪瓜瓜去学校。游戏环节老师让小朋友自己寻找一个搭档,令我诧异的是,大部分小朋友都围在班里那么三、四个小朋友身边。
后来老师解释,这几个孩子平时是班里最规矩,最懂礼貌,也是受表扬最多的孩子。
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3岁的儿童如果有着良好的生活秩序习惯,那么他们6岁之后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得更自如、和谐。
三岁立规矩太早?
两岁就要开始啦!
很多妈妈会觉得孩子还小,三岁以后再给他“立规矩”也不晚,实则不然。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2岁左右孩子进入了规则的敏感期,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帮孩子建立规则。
在这个阶段,规则感、秩序感逐渐产生、增强,并初步定型。
两岁左右:规则主要集中在孩子安全、他人安全方面,比如不碰危险的东西,不打、踢、咬人等;
两岁半左右:规则就需要扩展到包括吃饭过程中的行为,社交中被禁止的行为、拖延磨蹭的行为,以及早期的自我照顾,比如不能在吃饭过程中离开座位、不能玩食物等。
我们可以从这几点入手!
1、充分理解“规则”的概念
规则应该建立在孩子充分理解“规则”的概念之上,才更有效。
我经常会对瓜瓜说,“必须每天睡前刷牙哦,这是规则”、“公共场所不能乱跑乱叫哦,这是规则”……让规则概念,高频渗入到瓜瓜的生活。
次数多了,瓜瓜终于忍不住问我,“妈妈,什么是规则呀?”
我借机给他解释:规则就是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东西呀。比如每个人都走斑马线,就不容易被车撞到啦。比如,每天睡前刷牙,牙齿就不会被虫子吃啦……
瓜瓜刚入园的时候,不肯午睡。我告诉他,在幼儿园睡午觉是学校的规则,休息好才能健康长大哦!一段时间后,瓜瓜终于顺利午睡了。
总之,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不断灌输和强化“规则”的概念。在确保他理解的前提下明确规则,才更有效。
2、“身教”大于“言传”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最好的方式就是“身教”。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英国小姑娘,在向妈妈请示能否去玩小狗的时候,妈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而问狗的主人,“她们能从餐桌离开一下,去看你们的狗吗?”
妈妈的这种良好的规则和界限感,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身教。
孩子对于“规则”常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所以,成人遵守、维护规则,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对规则的敬畏和尊重。
并且,在制定了对孩子的规则之后,全家人都要坚持遵守,以身体力行影响孩子。
3、用“绘本”潜移默化
陪孩子多读一些培养规则意识的绘本,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
比如:《手不是用来打人的》、《排队啦,排队啦》、《要是我不遵守规则》、《红绿灯眨眼睛》,我们正在团的一套《从小好习惯》,就是围绕0-4岁宝宝最常遇到28个行为习惯问题展开,帮助爸爸妈妈培养一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娃。(详见:0-4岁宝宝最常遇到的习惯问题,这套书里有答案。)
这些都是瓜瓜非常喜欢,每本都要我重复讲过多遍的。也在这里力荐给各位妈妈。
4、互动小游戏
互动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每个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
不仅能很好地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在游戏中通过一些限制性规定,使孩子自然地接受和理解“规则”。
比如过家家游戏。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专门研究过家家游戏。在他设计的一个“过家家”实验项目里,他发现,参加过该项目的孩子(每天有老师带领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自我控制和执行能力比其他孩子得分高30%-100%,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更好。
还可以跟孩子一起玩一些特定规则的简单桌游,比如这种规则串珠等,让孩子在游戏里明白规则的存在。
瓜妈最后说:
“立规矩”不等于“顺从”。我们并不是要孩子成为完全顺从的人。
所以,我们立规矩时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要在原则性问题上“规范孩子行为”,而不是在任何事上都“强调父母权威”,我们要学会有所变通。我也曾在这里,走过弯路。
瓜瓜两岁左右的时候,对剪刀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每次见到他拿剪刀,我就去制止,告诉他危险不能玩。总惹得瓜瓜大哭。
后来我偶然发现,瓜瓜竟然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偷拿剪刀玩。我才意识到,我用父母权威强制阻止他探索,反而加剧了他的好奇,危险变得更加隐蔽了。
我意识到,玩剪刀不一定危险,但“在我们看不见的情况下玩剪刀”,很危险。后来我就陪着瓜瓜一起玩剪纸。并且告诉他,剪刀必须在大人的陪同下才可以玩,这是规矩。后来,瓜瓜想玩剪刀,就会邀请我一起玩。我也再不用担心他偷偷玩危险了。
总之,规则的渗透,真的需要耐心和智慧,立规矩的时候苦一点,将来真的带娃会轻松很多。
大家来说说,在给娃立规矩的时候,遇到过什么挫折,有没有成功的案例?
霜降吃什么食物养生 霜降养生必吃的7种食物霜降吃柿子,御寒保暖;霜降吃鸭子,“贴秋膘”;霜降吃萝卜,预防病灾;霜降
劳荣枝家属披露其被执行死刑前会面情况!称“没有说什么” 怀孕第几天乳房会发胀 如何知道自己怀孕了 立冬有哪些气候特点 立冬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立冬种植什么农作物 立冬后可以种什么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