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什么时候培养孩子写字

来源: 最后更新:22-10-05 12:00:53

导读: 文字是人与人之间交楼的桥梁。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认识许多文字。那么什么时候培养孩子写字?带着疑问

文字是人与人之间交楼的桥梁。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认识许多文字。那么什么时候培养孩子写字?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有这种担心和纠结的家长数目还挺多,当然也有家长给大家看了自家娃画的画,写的字,让我都挺汗颜的。

小朋友什么时候可以 练习握笔和写字?

握笔写字是个复杂而精细的活,需要手部小肌肉的协调配合和力量,也需要我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这个能力比串珠和叠积木等同样需要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的活动其实更难。

为什么呢?因为串珠和叠积木通常需要姿势非常固定的时间通常很短,其它时间手部和胳膊是大幅度挥动的。而写字和画铅笔画(和抓住蜡笔大幅度活动涂鸦不同),则需要较长时间握笔,姿势相对固定,精细控制笔尖走向,胳膊不能随意挥动。

很多孩子小肌肉力量不够,标准的握笔姿势不足以支撑他们握好一支笔精细活动(即使是短时间的),这个时候很多孩子就会“手掌”握笔法,这种握笔的方法,动的就不只是手,还有整个胳膊和臂膀。

和随意涂鸦不同的是,写字要求在固定方格内容, 于是一侧胳膊和臂膀的限定性活动,以及整个手握笔的姿势就容易让孩子偏头才能看到自己写的内容,也会因为姿势不对而容易胳膊酸疼,容易疲劳。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强迫,就很容易激起孩子对写字的厌恶和回避。

应该限定一个绝对的年龄界限吗?

比如有些文章所说的“6岁以前不要教孩子写字”,“5岁之前不要教孩子握笔”,是不是应该遵从照做呢?其实不是的。

孩子走路早晚有个体差异、孩子说话早晚有个体差异、孩子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适应快慢有个体差异、同样的不良亲子关系孩子发展轨迹也同样有个体差异……其实这种个体差异在孩子的其它各个方面也是一样存在,包括精细动作、空间加工、手眼协调等。

拥有帝国一切,皆有可能。欢迎访问phome.net

所以在某个范围内,不同的孩子他们可以开始握笔和写字的年龄也通常不同,有的孩子可能4岁时手部肌肉力量和手眼协调以及空间加工能力已经准备好,他们握笔和写字都能很顺利进行,而有的孩子则需要到5、6岁,甚至7、8岁。

如何判断呢?

很简单,让孩子试试。

给孩子一只粗点的蜡笔,教孩子涂色,看看孩子涂色的时候能不能控制尽量不涂到图画线条外,如果孩子涂色很均匀,也都能涂在图形线以内,说明孩子的手眼协调、空间加工以及精细控制能力已经不错了,可以试着教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描红了。

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描红安排不建议特别多特别难,而是少量循序渐进,给孩子适应的时间并给积极反馈,不引起孩子对写字握笔的反感。

如果孩子涂色无法均匀,无法控制涂画的范围,很多涂到线条外,不建议开始握笔和描红练习。但是也不是说家长就啥也不做,光“静待花开”了。而我们这个时候的“适度灌溉”就是给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创造练习手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以及空间加工的能力。

标签: 孩子  手眼  精细  姿势  描红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yuer/liusui/13315.html

  • 1湖南撕咬女子恶犬的主人回应:开门导致黑狗跑出

    湖南撕咬女子恶犬的主人回应:开门导致黑狗跑出

  • 2外交部:将对参与对台售武的有关企业采取反制措施

    外交部:将对参与对台售武的有关企业采取反制措施

  • 3下元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下元节的民间风俗有哪些

    下元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下元节的民间风俗有哪些

  • 4万圣节要准备什么东西 万圣节必备的东西是什么

    万圣节要准备什么东西 万圣节必备的东西是什么

  • 5万圣节吃的食物有什么 万圣节必吃什么食物

    万圣节吃的食物有什么 万圣节必吃什么食物

  • 6万圣节是纪念什么的 万圣节为了纪念谁

    万圣节是纪念什么的 万圣节为了纪念谁

  • 7排灯节是什么节日 排灯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

    排灯节是什么节日 排灯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

  • 8印度排灯节是哪一天 印度排灯节是新年吗

    印度排灯节是哪一天 印度排灯节是新年吗

  • 9印度排灯节的由来 排灯节的起源及风俗介绍

    印度排灯节的由来 排灯节的起源及风俗介绍

  • 10什么时候送寒衣送真衣服还是纸的 十一送寒衣什么时候烧纸

    什么时候送寒衣送真衣服还是纸的 十一送寒衣什么时候烧纸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