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手动档汽车换挡操作步骤(手动档汽车如何换挡)

来源: 最后更新:23-05-31 08:12:40

导读:新闻:目前无论是升档还是降档,换挡时都不再需要使用传统的两脚分离法,而是广泛使用一脚分离法(这不应该...

手动档汽车换挡操作步骤

新闻:目前无论是升档还是降档,换挡时都不再需要使用传统的两脚分离法,而是广泛使用一脚分离法(这不应该理解为否定两脚分离法的合理性),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换挡困难的问题。既然如此,为什么我经常听到一些网友说车辆换挡时会有向前冲(跳)、倒退(蹭)等冲击现象?我认为十有八九故障还是出在换挡操作上。先用一点理论知识和我自己的驾驶经验来说说这个问题。

为了便于讨论,我将一脚分离的换挡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踩下离合器(离合器),松开油门;

第二步:换挡;

第三步:提起离合器加油。

以上三个步骤,哪一个可能有影响?让我们试着一步一步来分析它们。

第一步:踩下离合器,松开油门。

这一步可能会有影响。冲击是由于踩下离合器和松开油门的顺序错误造成的。如果先松开油门,再踩离合器,由于发动机停止供油,离合器没有脱开,可能会出现“反拖”,即发动机制动现象,会产生“顿挫”冲击。当档位较高时(比如四五档行驶),发动机制动效果较轻,不会有太大的感觉,但当档位较低时(比如二三档行驶),那种“顿挫感”会更加明显。

踩离合器和松开油门的正确操作方法是:踩离合器和松开油门应同时进行(或几乎同时进行)。即使要安排优先,也要先踩离合器,再松开油门。注意,松开油门的时间不要太晚,否则发动机转速会因为踩下离合器而迅速上升,相当于卸载了发动机负荷,油门没有及时松开。此时烧的油是白烧的。踩下离合器,松开油门后,发动机转速开始下降。

第二步:换挡

这是整个轮班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正常情况下,由于同步器的作用,要啮合的两个齿轮(实际上是变速器输出轴上的同步器耦合套和要挂档的齿轮上的齿圈)在转速同步之前是不会互相碰的,所以不会发生齿轮碰撞(虽然同步器的同步原理不是特别复杂,但如果没有配一两个插图什么的就不太好说清楚了。但就同步原理而言,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很重要。速度同步后,两个齿轮会顺利啮合,所以这一步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不仅如此,换挡时,如果操作(施力大小、换挡时机)得当,还会产生换挡杆自动吸到位的感觉,对驾驶者来说是一种“快感”。这里,将在变速器中啮合的两个齿轮的速度同步称为“变速器同步”,以区别于后面要提到的另一种同步。

第三步:提起离合器加油。

这是最脆弱的阶段,举升离合器的控制非常关键。在我看来,举升离合器的控制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举升离合器的时机,二是举升离合器的操作。

离合器提升的时机:离合器提升的时机是指换入新档位后离合器被提升进入半离合状态的时间(即上面的第二步)。

当按下离合器将变速箱手柄换到新档位时,变速箱中要接合的两个档位的转速由同步器同步后才能顺利接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发动机的转速和离合器摩擦片(以下简称离合器片)的转速是同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速度差。因此,我们自然会认为,当发动机转速和离合器片转速同步时,应该是理想的离合器抬起时间。

手动档汽车启动步骤是什么

首先确认车辆周围没有障碍物或人员,然后上车,将钥匙转到ON位置,再将车辆开启几秒钟,完成自检;然后发动发动机,再踩下离合器放入1档,慢慢松开离合器,同时将右脚从刹车踏板转移到油门踏板,稍微加油;最后油门和离合器一起使用,车辆缓慢前行。

手动挡汽车操作注意以下几点:

1.精通踩离合,多练习,稳扎稳打。养成一个好习惯,踩到底,慢慢释放。

2.要配合油门和离合器,首先在起步时放一档,慢慢松开离合器,在半离合状态下加满油门,然后在汽车行驶时松开所有离合器。

3.要把握好换挡时机,当发动机转速在2000 rpm左右时,先降低油门再踩离合器,使离合器不被强行脱开,然后换挡。换档顺序必须是一档-二档-三档-四档-五档。不建议跳过,降档顺序应基于速度。根据你车的情况,一般发动机转速低于1500 rpm左右。

4.汽车行驶时,要经常换挡,根据车速和路况选择合适的档位。如果换挡不频繁,很容易造成汽车熄火或发动机异响,增加汽车的磨损和油耗,所以一定要养成经常换挡的习惯。

5.连贯地换挡。离合器应完全接合,齿轮应一步到位。你应该更熟悉齿轮,练习手感。如果遇到不能换挡的情况(现在的汽车很少见到),换挡到空挡,松开离合器,然后再次踩下离合器,就可以换挡了。如果齿轮不到位,不要松开离合器,这样容易磨损变速箱齿轮。

标签: 手动档汽车换挡操作步骤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qiaomen/qichebaoyang/71295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