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剖腹产二胎在原刀口上吗 剖腹产二胎子宫刀口是一个刀口吗

来源: 最后更新:22-09-20 03:28:51

导读:生一胎时很多妈妈因为紧张和害怕选择剖腹产,生二胎时仍然想选择剖腹产,但妈妈们非常疑问,剖腹产二胎是在原刀口上吗?

生一胎时很多妈妈因为紧张和害怕选择剖腹产,生二胎时仍然想选择剖腹产,但妈妈们非常疑问,剖腹产二胎是在原刀口上吗?

剖腹产二胎在原刀口上吗

一般第二胎剖腹和第一胎剖腹的位置是一样的,不会再给生二胎的妈妈肚皮上留一个伤口,皮肤表面还是从原来的部位入刀,并且会将二胎妈妈上一次的疤痕切除掉,所以愈合后还是老位置留疤痕。

剖腹产生产开刀的方式

直式

手术方法:在孕妈妈肚脐下方正中的地方,直向的划下一个约15公分左右的伤口。

优点:手术中若有任何意外状况,便于将伤口加大,手术的范围会比较清楚,时间也较快。

缺点:伤口外观较不好看,此外,由于疤痕拉扯承受比较大的压力,所以直式伤口也比较容易长疤痕组织,或产生腹部疝气。

横式

手术方法:在腹部下方耻骨的上缘,也就是阴毛上缘的位置,横向划一个约10-15公分的伤口,如一个微笑的标志。

优点:伤口较为美观,也比较不容易产生腹部疝气及疤痕组织。

缺点:伤口的视野会缩小,比较不适用于其它复杂手术或比较肥胖的病人。

二胎必须剖腹产的情况

一胎剖腹产指征依然存在

二胎妈妈第一次剖腹产的指征依然存在,如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不正、软产道畸形或狭窄、以及内外科合并症,如心脏病、曾有产程迟滞等,第二胎顺产时也可能出现这些问题,导致产程不顺,即不适合顺产。

一胎剖腹伤口较薄或愈合不良

一胎剖腹产有些缝得较薄的子宫肌肉层,在二度生产时,子宫被胎儿撑大,缝合的伤口处已经薄如塑料袋一般很容易发生子宫破裂,所以此种情况二胎妈妈不宜选择顺产。

严重产科并发症

二胎妈妈在第二次怀孕时有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如重度先兆子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顺产会不顺利,不适于阴道分娩。

二胎宝宝存在问题

二胎妈妈第二次怀孕时胎宝宝存在问题,如胎儿宫内缺氧、多胎妊娠、宫内感染、胎儿过大等,也会不适宜选择顺产。

一胎剖腹产后再次怀孕间隔时间短

妈妈一胎剖宫产术后子宫和腹壁各层伤口的完全愈合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只有在伤口完全愈合,具有和正常组织相同的功能后,才可以再次孕育胎儿,这样可以保证在孕育胎儿的过程中子宫不破裂,而剖腹产一年后再次怀孕,非常危险,且二胎妈妈不适合顺产。

二胎剖腹产后如何恢复

剖腹产后6小时以内

1、术后回到病房的妈妈需要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去枕平卧可以预防头痛,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可以预防呕吐物的误吸。

2、在二胎妈妈腹部放置沙袋,能减少腹部伤口的渗血。

3、二胎妈妈要及时哺乳,宝宝的吸吮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使伤口尽快复原。

4、术后6小时内应当禁食,因为手术容易使肠子受刺激而使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蠕动减慢,肠腔内有积气。

产后第一天

1、二胎妈妈产后平卧6小时以后就可以使用枕头了,但最好采用侧卧位。

2、麻药过了以后,大多数妈妈会感觉腹部伤口疼痛,这时可以请医生开些处方药缓解痛苦。

3、剖腹产6小时后可以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如萝卜汤等,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肚胀。

4、尽早活动,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伤口愈合更加迅速,并能增强胃肠蠕动,尽早排气,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产后第一个星期

1、产后的三到五天内,二胎妈妈的身体还是很虚弱,因此饮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饮用热茶和不低于室内温度的水,这些都能促进肠子的蠕动。

2、二胎剖腹产后,由于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时排泄,容易造成尿潴留和大便秘结。因此更应该按正常的作息,养成习惯,及时大小便。

3、当二胎妈妈排气后,饮食可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食物宜富有营养且容易消化。可以选择蛋汤、烂粥、面条等,然后依产妇体质,饮食再逐渐恢复到正常。

分娩后两个月内

1、分娩后两个月内二胎妈妈不要提举任何比宝宝更重的东西,而随着宝宝一天天地长高、增重,妈妈的力量也在逐渐增强。

2、二胎妈妈产后的头两、三个星期不要自己开车,踩离合器、刹车和油门此时对新妈妈来说还是一件费劲的事情,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很可能不能作出迅速的反应。

标签: 剖腹产二胎在原刀口上吗  生二胎剖腹产是在原刀口上剖宫产  母婴保健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qiaomen/muying/325617.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