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宝宝几岁可以骑自行车(宝宝几岁可以骑自行车上学)

来源: 最后更新:22-08-19 11:05:50

导读:宝宝的玩具很多,最近宝宝刚满2岁,他阿姨给他买了一辆自行车,不知道可不可以骑呢?宝宝这么小骑自行车好吗?会不会对骨骼发育造成什么危害呢?

宝宝的玩具很多,最近宝宝刚满2岁,他阿姨给他买了一辆自行车,不知道可不可以骑呢?宝宝这么小骑自行车好吗?会不会对骨骼发育造成什么危害呢?

带辅助轮的小自行车:建议3岁以上

骑行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宝宝3—4岁时其身高可达到86.3cm—116.4cm,这时家长可以给宝宝选择后面有辅助轮的儿童脚踏自行车,就是后面有3个轮子的那种儿童脚踏车,这种车的重心较低,不容易倒,宝宝可以很快就会掌握骑车的要点,一般3周岁以上孩子每天骑2—3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同时,父母要经常检查他们的双腿,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纠正。

不带辅助轮的小自行车:建议6岁以上

骑行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当宝宝到了6岁的时候,身高可以达到:104.1—132.1cm,这时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选择没有辅助轮的脚踏车让宝宝学。注意根据宝宝身高调整车的高度,以免宝宝因坐姿不对而引起脊柱畸形。

两岁宝宝可以骑自行车吗

建议可尝试骑,但不要骑太久。

两岁的宝宝身高才85—90cm,其腿部还不够长,正在发育期,此时若勉强踩上脚踏板,骑上自行车,也多半只能踩半圈,而且需要宝宝非常用力踩,自行车才会往前走,若宝宝非常想学骑自行车,家长可尝试教宝宝骑,但不要骑太久,一般五分钟为宜,若骑太久容易导致宝宝骨骼弯曲变形。所以建议父母不要太早让孩子学习。

根据宝宝的年龄选合适大小的自行车

1、3—5岁的宝宝,选择车轮直径为12英寸的自行车;

2、4—7岁的宝宝,选择车轮直径为16英寸的自行车;

3、5—10岁的宝宝,选择车轮直径为20英寸的自行车;

4、8—14岁的宝宝,选择车轮直径为24英寸的自行车。

如何教宝宝骑自行车

1、练习对踏板的感觉

首先,让你的孩子坐到自行车上。由你帮他保持车的稳定,让他闭上眼睛,把膝盖提高到腰上。然后让他慢慢把脚放下,通过双脚寻找踏板的位置,而不是用眼睛看。

2、开始用踏板骑行

接着,教你的孩子如何通过踏板让自行车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让你的孩子一只脚平放在地面上,另一只脚踩在踏板上,并保持踏板在两点钟方向,教会你的孩子开始踏踏板。告诉孩子们脚对踏板的压力同样也能给予自行车向前的动力。

3、骑行并掌握方向

当你的孩子掌握了用踏板骑行的技巧后,他们就可以开始练习转弯了。鼓励你的孩子将自行车的轨迹骑成一个圆或者是走“8”字型。

4、学习停下自行车

让你的孩子学会在需要时从容的按下刹车闸。你可以试一试另外一些游戏来练习刹车:

放置一个饼干或者路障在5到10米处,让你的孩子在还没轧过这些障碍物前刹车。

玩“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根据不同的距离,让你的孩子学会判断刹车的时机。

5、跟着父母骑

当你的孩子能够轻松的骑起自行车后,可以让他们跟着你一起进行骑车练习。带着他们在路上缓慢而轻松地骑行,时不时转个弯。还可以和你的孩子进行PK,看谁能精准的碾过更多的饼干,或者看谁能保持骑在车上双脚不落地。

宝宝骑自行车需注意

1、不要穿开裆裤

宝宝穿开裆裤骑自行车,坐在童车坐垫上,其坐垫质地坚硬,会摩擦和压迫会阴部,使会阴部的皮肤红肿疼痛,遭受细菌感染时还会发生尿道炎,出现尿急、尿频等症状。家长可以在三轮车坐垫上用海绵或软布包裹,以保护孩子的会阴部。

2、学骑自行车后适当腿部运动

骑车后让孩子再做腿部运动,如:起立、下蹲等,可帮助宝宝缓解骑车的不适感。

3、正确选购合适的自行车

(1)一定要买著名童车厂的产品,这样质量、安全有保证;

(2)三轮车的高矮以孩子坐上车座后双脚可以着地,向前伸腿双脚可以够到车蹬子为准;

(3)车把距离车座不能远,也不能太低,防止孩子骑上后上半身趴在车把上,影响孩子脊柱的发育;

(4)车座必须舒适、透气、柔软,最好是圆座,防止孩子臀部因出汗被捂或者“小鸡鸡”受到伤害;

(5)可以在小三轮车上安装一个车铃,让孩子学会骑车时按车铃以警示他人,安全躲避;

(6)不要选择有很多装饰的车把,这样容易造成孩子注意力分散,不去注意前方而是低头看车把,这样是很不安全的;

(7)当然三轮车的各个部件一定要安装牢固,不能有任何地方有松动;

(8)最好选择一些带有家长把手的三轮车,这种车还能够将三轮车的机件锁紧,所以当孩子骑的时候就不容易滑下斜坡;

(9)看清三轮车的轮胎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橡胶的轮胎比塑胶的轮胎要好一些。安装在座位下面的脚踏比在前轮的更好,因为这样孩子就能直接踩在脚踏上;

(10)最好车把和车座是可以调节高度的,这样随着孩子的身高增长可以骑的时间长一些。

家长须知:宝宝学习这些运动的最佳年龄

1、跆拳道、武术:5岁以上

武术、跆拳道对于孩子身体以及意志力的锻炼,效果当然不言而喻,但是孩子过于年幼时还无法领会其中奥妙,过了年龄段后又影响了柔韧性。而5周岁左右的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等能力发展较快,注意力、控制力、思维能力、行为控制能力都有明显提高,这为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温馨小提示:5岁的孩子适宜学习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和动作组合,而对打等比较激烈的动作建议8岁以后再练习。

2、游泳:5岁以上

5岁以后,孩子的神经和肌肉才发育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力量来学习游泳。而且学游泳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岁以后,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教练的指令,适应陌生的环境和课程安排。

3、轮滑:3岁以上

轮滑需要孩子的身体具备相当的平衡感及下肢协调控制能力,也需要有敏捷的肢体反应。一般来说,年满3周岁的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仍处于稳步增长阶段,这时期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运动功能也进一步完善,可以尝试轮滑运动。

温馨小提示:父母要注意给孩子选择安全合适的轮滑鞋以及必要的防护装备,并找安全平坦的地方练习。

4、溜冰:4岁以上

溜冰是一项危险性很高的运动,溜冰的冰刀非常尖利,发生冲撞的几率比较高,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伤人。而且溜冰要求孩子有很好的身体协调性和下肢控制能力。因为下肢要一直处于屈膝的状态,很容易让孩子感到疲劳。基于上述的原因,滑冰最好在4岁以后再开始。

温馨小提示:每次练习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开始练习时,也需要戴好护具。

5、扭扭车:2岁以上

扭扭车虽然是一项比较安全的运动,但是它需要孩子调动全身的力量才能把车扭起来,而小一点的孩子无论是手臂还是腰背部的力量还不足以支撑他做这样的运动。有很多父母在孩子1岁多的时候就给孩子购置了扭扭车,但是那时候孩子的力量还不足够,往往都是用脚踩着地往前走。两岁以上的孩子身体协调性和全身的力量都发展到一定程度,此时让他来驾驭扭扭车就容易了。

温馨小提示:扭扭车在平坦的路面上驾驶更加容易,但要注意最好不要让宝宝从比较陡的斜坡上滑下来,以防摔伤。

6、乒乓球:6岁以上

乒乓球很小,越小的球越难控制,要求孩子要有很好的身体灵活性,而且打乒乓球运动量很大,基本上是满场跑,这对孩子的身体协调性、理解接受能力要求都比较高。玩乒乓球时,一般都是弓着上身,对膝关节造成的压力也比较大,太小的孩子可能还做不到这些。

温馨小提示:大部分运动员都是从6岁开始练习,如果不打算做专业运动员,晚一点也没关系。

7、网球:4岁以上

这里所说的是儿童短网。儿童短网一般用的是比较软的海绵球,这种球不容易伤人,4岁以后开始练习,也不容易造成伤害。但是正规的网球要到6岁以后才能开始,打网球需要孩子的臂力和手腕部很有力量才能打好,而且对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力量和韧带都有一定要求,太小的孩子还达不到相应的水平。而且正规网球比较重,容易伤到孩子,6岁以上的孩子才能更灵活地躲避。

温馨小提示:网球也是容易出现关节和韧带拉伤的运动,最好找专业的教练来学习。

8、滑板车:3岁以上

这里说的是有扶把的滑板车。滑板车的滑动主要依靠腿部的力量,而且是单脚滑动,对平衡性的要求很高,一旦掌握不好平衡,就有可能摔倒。3岁以后,孩子胯部和腿部的力量发育到一定程度,平衡性也逐渐提高,才能够很好地掌握。小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力量没发育到相应的程度,很容易出现扭伤。

温馨小提示:在孩子初次玩耍时,最好有家人在旁边看护,熟练以后再自己滑行,那种没有扶把的滑板车至少要8岁以后才能玩。

9、羽毛球:5岁以上

羽毛球实际上是一项运动量很大的运动,因为需要跑、跳、捡球、接球,而且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身体灵活性和耐力,视力也要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看见对面飞过来的球。

对孩子来说用拍子接球和发球都是一系列的协调性动作,小孩子做到这些很难,所以建议5岁以后再开始。

温馨小提示:在跑跳过程中,容易出现脚腕等部位的扭伤,在玩耍之前,可以先运动一下,减少扭伤出现的几率。

10、足球:5岁以上

足球的练习不宜过早开始,众所周知,足球这项运动很容易出现冲撞,而且受伤的几率很大,运动负荷也大,太小的孩子还不会灵巧地躲避球的撞击以及同伴的冲撞,跑一会儿就满头大汗。太早让孩子练习足球,一方面容易受伤,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孩子感到疲劳。所以,5岁开始比较合适。

标签: 宝宝几岁可以骑自行车两岁宝宝可以骑自行车吗?  母婴保健  骑自行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qiaomen/muying/271800.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