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生完宝宝奶水不足怎么办 刚生完宝宝奶水不足怎么办

来源: 最后更新:22-07-15 09:18:26

导读:为了恢复体力和早日下奶,保持充足奶量,产后头几天的饮食安排很重要。今天雨妈给你分享几种方法,帮你秒变大奶牛!给宝宝喝个够!!

为了恢复体力和早日下奶,保持充足奶量,产后头几天的饮食安排很重要。今天雨妈给你分享几种方法,帮你秒变大奶牛!给宝宝喝个够!!

宝宝不够吃奶怎么办

胎儿在子宫内,可以通过脐带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他的胃几乎是不用工作的,容量小,弹性差,出生后第一天大概只有玻璃弹珠大小,离开母体,鼻子、口腔、胃等器官都是刚开始正式“运转”,如果此时被大量的奶水“冲击”,就会容易出现呛咳、吐奶等状况。

大自然的安排是巧妙的,为了让刚出生的宝宝有时间慢慢练习呼吸-吮吸-吞咽的动作协调,妈妈的泌乳量刚开始并不会很大,在分娩后大概3天,妈妈的乳房才会变得充盈涨满,这个时候会通俗称为“下奶了”,专业上称之为泌乳二期。

在此之前,也就是从怀孕16-22周左右到产后的前2-3天左右,就是泌乳一期,乳房持续地产生乳汁,有些孕晚期的准妈妈,会发现乳头上有发黄变干了的“乳痂”,它们就是顺着乳腺管溢出的部分初乳。珍贵的的初乳产量少却营养丰富,就像宇航员的太空食品,将能量高度压缩在点滴之间,以适应宝宝弹丸一般的胃。所以,不必担心宝宝吃的少,营养不够。

吃什么东西最下奶

由于产后产妇的消化能力较弱,头几天饮食应该多以半流质食物为主,食材加工需要更加精细。比如稀饭、汤面、馄饨、牛奶、豆浆等,重点是如何选用优质蛋白,这是产后恢复和下奶的关键。

推荐的蛋白质来源有鸡蛋、瘦肉、鱼、鸡肉。除了一天固定的三顿饭之外,下午和晚上可以再加一餐。在产后的前几天,宝妈的身体不适合大量进补鱼汤、乌鸡汤等油腻的食物!

促进乳汁分泌的方法

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一般情况下,婴儿吸吮刺激越早,新妈妈乳汁分泌就越多。频繁有效地吮吸,可以促进新妈妈泌乳素的分泌,增加泌乳量。母乳喂养的婴儿应该按需喂养,只要婴儿想吃,新妈妈就应主动喂乳,而且要注意让乳房排空, 以便产生更多乳汁。

增加营养。哺乳期的新妈妈应多吃含蛋白质等丰富的食物,如猪蹄、花生米等。此外,还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汤品是哺乳期新妈妈不应缺少的食物。

进行乳房按摩。乳房按摩可帮助新妈妈建立射乳反射区,有利于乳汁分泌。新妈妈可涂抹一些乳汁在乳晕、乳头上,一只手托着乳房,用另一只手的大鱼际肌或小鱼际肌,从乳房的根部向乳头方向旋转按摩,并不断更换位置,按摩整个乳房, 有利于乳汁分泌。

保持好心情,充分休息。新妈妈情绪低落时,乳汁分泌会急剧减少,所以新妈妈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悦。不仅如此,睡眠不足也会导致奶水量减少,新妈妈要注意抓紧时间休息, 尽量做到婴儿睡你也睡。

不建议刚生完就喝下奶汤

很多新手妈妈会担心,生完宝宝以后不能马上有奶,再加上生产的体力消耗,所以,家里人早早就准备了“十全大补下奶汤”,一来补身二来下奶。可是,这些下奶汤,很可能会变成“堵奶汤”。要知道,

随着宝宝出生,胎盘娩出,产后30-40个小时左右,乳腺开始大量产奶,就像都市的下班高峰,这时交通压力较大,有效的缓解手段是限制大货车进入城市道路,让小车有序地通行。而所谓的”下奶汤“,容易改变乳汁中的脂肪结构,就像大货车强行上路,让不堪重负的交通出现更大的问题,可能塞车,也可能损坏路面,所以,在产后1-2周的下奶高峰期,新手妈妈清淡均衡的饮食,加上频繁地哺喂,才是最好的下奶手段。

至于那些“下奶汤”,如果妈妈真的想喝一些,注意适量就好,太多了不但会在身上贴肥膘,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堵奶”事件哦。

奶水不够,婴儿还能吃什么

当新妈妈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给婴儿喂足母乳时,可选择婴幼儿配方粉。

新生儿奶粉冲调时要遵循一定的步骤,首先,爸爸妈妈应先洗净双手,将已消毒好的奶嘴、奶瓶放到桌上,之后根据要冲调的奶量,取事先烧沸并凉至40℃左右的热水倒入奶瓶中,再用配方粉包装中附带的汤匙按照说明加入适量的奶粉,轻轻晃动奶瓶,直至配方粉充分溶化。滴几滴在自己的内手臂,感觉温度适宜后便可给婴儿食用了。

注意,爸爸妈妈试温时不要用嘴去尝配方奶的温度,以免成人口腔中的细菌通过奶嘴进入婴儿体内,导致婴儿患病。

标签: 生完宝宝奶水不足怎么办这些方法教你怎么做  母婴保健  奶水不足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qiaomen/muying/215643.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