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022-08-24 00:02:01
每个人可能天生都有那么一些关于完美的“基因”,当年龄增长阅历渐丰,我们可能会丢失了一部分对“完美”的敏感,但等到我们踏入了人生另一个阶段——为人父母,对完美的敏感又突然全数回归,反复“拷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父母?
强迫自己一定要当一个完美妈妈,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想很多妈妈都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孩子生病了,都是我没有养护好孩子;孩子不听话了,都是我没有教育好孩子;孩子在外被欺负了,都是我没有保护好孩子……为人母后,我们把所有的心力都用在当一个“完美”妈妈上,我们把孩子身上发生的一切不够完美的事,都归咎于自己。
记得绵绵2岁时,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极端焦虑状况。那时绵绵正处于“可怕的2岁”,我带得心力交瘁,既不能控制娃的情绪,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吼完娃后紧跟而来的对娃的内疚感几乎要把我给淹没。而每晚哄娃睡后,我开始回忆自己这一天的所作所为,就仿佛内心有个小人在给自己开批判大会,不断批评自己:“你这个妈妈做得太糟糕了,你是个不合格的妈妈!”
现在想想,我当时其实是陷入了“完美妈妈自我强迫”的怪圈中,我总是想为娃做到最好,并为自己的“不能完美”感到深深的内疚,并且以此进行自我指责。然而事实证明,我虽然不一定会比普遍的妈妈做得更好,但最开始做得也并不算差,反而是对完美的自我苛责加深了我的焦虑,让我变得反而不那么好了。
所以作为妈妈,追求完美真的会对孩子更好吗?而当我们不小心陷入“完美妈妈自我强迫”的怪圈后,怎样才能不被自责的负面情绪影响呢?希望读过下面这篇文章,妈妈们能找到答案:
文/多丽丝·许勒尔
很多父母常常良心不安,并以各种方式指责自己:在教育方面做错了事;不够关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太过敏感;没能在职业上有所发展;不够重视家务事等等。这些想法不断蔓延,父母自认为无所不能,而现实的状况又使他们受到良心的谴责,认为自己做得不够。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良心会提醒人们遵守规则、和平相处。当父母深受良心折磨时,首先应该核实一下,这种愧疚之心是否正确,自己是否真的耽误了什么或者做错了什么。如果都不是,那愧疚就没有必要。良心不安不再具有积极和建设性意义,而更多是一种强迫和阻碍。良心不安背后是一系列父母认为自己必须遵守的规则。要想使自己安心,就必须弄清楚,有哪些规则是没有说出来或没有意识到的,正是因为这样的规则没有被遵守,父母才感到良心不安。
这些规则中的大部分都可以表述为“我必须……”或“我不能……”。
→ 我必须让孩子干净整洁地去学校。
→ 我必须运动,以保持身体的活力。
→ 即使我精疲力尽,也要看起来具有吸引力。
→ 有人来家里做客,务必让家里看起来干净无比。
→ 每周我都必须带孩子多参加几场课外活动。
→ 每天我都没时间去干自己的事,因为家庭总是第一位,我不能太自私。
有一种非常有用的办法:手边备一本小笔记本,把心里的规则记下来。只要认真花时间持续记录 2~4 周,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心中有这么多规则,难怪良心会感到不安。
克服这种过度不安的第一步:追问自己内心设定的规则,并放弃那些不必要的部分。
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有些规则早已被我们内化,根深蒂固,而不是轻易就能去除的。其原因在于,早在孩童时代我们就已经受到教育,要是做了不好的事,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孩子会受到警告、责备、挨打,父母也会表现出伤心和失望。这样,儿时的体验总是与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比如害怕被拒绝,害怕大人不再爱自己或者认为自己没有价值、非常坏。这些感觉不仅伴随着童年,在成年期也继续存在,还会在每一次不守规则时出现,我们为此感到深深的良心不安。理智的规则与负面的情绪相互碰撞,当规则变得不可理解,甚至引起情绪上的伤感时,就应该把它们从内心的条条框框中删去,就如在以下事例中所显示的那样。
彼得的妈妈打算把彼得送去幼儿园,然后去咖啡馆坐一会儿再开始一天的工作。每次分别时,彼得总是哭得很厉害。这样,妈妈根本不可能愉快地享受自己的咖啡时光,因为她的头脑中总是充斥着这样的声音:“我不应该休息,而是应该晚点儿把彼得送去他不喜欢的幼儿园。”“别的妈妈送走孩子后马上就去办公室,是不会让自己休息的。”那些你还很不习惯的新观点诸如“我定期需要放松,我自己的快乐也很重要。”“我不应该一直超负荷运转一点儿休息时间也不给自己”等对彼得妈妈来说也比较陌生,但她情绪上还没有变得特别伤感。她并没有受到动摇,而是仍然去了咖啡馆。慢慢地,她得到了放松,也在内心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只关注孩子和自己的日常义务,还应该关心自己。
当我们被过度夸大的良心所控制时,有益的做法是:近距离审视该如何与自己相处。
通常情况下,规则过多会加重人的负担,也会让人错失很多愉快的体验。这些带来负担的义务让人不快,也不会让人真正感受到自我责任——一种使自己感到愉快的责任。结果就是人们不再关心自己和自己的需求。某些时候,与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坚持自己的需求相比,审视自己的行为本身要更加简单。因为这样就能避免不受欢迎和冲突的发生,也不用自己做决定。这样,即使受到良心的折磨,不得不依照规则将全部生活都用义务填满,人也会感觉更加舒适。
舍弗尔太太为了孩子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骑马。照顾孩子很多年以后,她产生了再次骑上马背的愿望,并想拥有一匹自己的马。家人都提出了异议,因为那样她就不可能总是呆在家里,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她。另外,家里的收入也要为骑马运动支出一部分。此外,舍弗尔太太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还得筹划安排很多事情。现在,她决定放弃自己的愿望。一方面,她不想因为自己无法照顾到家人而良心不安;同时,她还积极面对与家人的各种冲突,并尽力做好安排。
谁要是在童年时代就认识到完成义务是最高的要求,那么就会认为这是最普通和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对他们来说,受到良心的谴责并不再关注自己和自己的需求会好受一点。这种做法的坏处就是,生活会与令人自卑的不安联系在一起,这种良心不安还常常引起身体上的不适如头痛、失眠、紧张及其他疾病。
良心不安在另一层面也会发挥作用,即希望他人——比如配偶或孩子在自己完成义务后认可自己,给予应有的回报。但结果往往令人伤心、失望或者生气。感受和认识到这些情绪会让人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自己的需求不合理。
随着时间的发展,良心的范围越来越大,人也就越来越难下决心去面对它,更多地关心自己。但每个人在每一天都可以去选择自己接下来要怎么走,是否应该改变一下生活状态。获得更多的生活乐趣和活力,拥有更强的自我感觉,这是一种值得做出的选择。如果父母选择这条路,孩子也会受益匪浅。孩子或许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被父母娇惯。他们会拥有对自己满意的、内心强大的父母。同时,父母也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尤其是害羞的孩子,更可以从父母那里学会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必逆来顺受,屈从于各种义务和责任。
更深入的问题:
? 如果我少受一点良心的折磨,哪些事我愿意愉快地去做?
? 如果我少受一点良心的折磨,哪些事我完全不愿意再做?
? 如果我少受一点良心的折磨,我的孩子和配偶会有什么反应?
很多父母都受到良心不安的折磨,原因在于他们内心有很多所谓“完美父母”必须遵守的内化的准则。但是父母和其他人一样,都不是完人。他们想要摆脱良心上的不安,就必须有意识地忘记这些规则。认真审视自己,不难发现很多规则都是多余的,也不可能坚守。谁要是把这些规则抛到脑后,谁就能重新获得生活的快乐。
这条道路向所有人都敞开着。 比起真正关心自己,做出属于自己的决定,忍受各种冲突并屈服于这些规则和义务更加容易,但总会让人感到不好受。
关于末日的小说(关于末日的小说怎么写)1、《末日新世界》作者:暗黑茄子。重生类,多女主,主角杀伐果断。末
2022年气温比往年是高还是低 2022年温度比往年高还是低 全国高温退场日历 23日起陆续退出高温“群聊” 温州台风网台风2022实时路径图 最新9号台风实时路径跟踪 2020年圣诞节出生的男孩帅气又好听的名字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