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4-03-30 12:00:41
这周看完了一本书,书名叫《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一直以来,丁妈都在努力用平等的姿态教育孩子,避免通过树立权威来让两个娃听话。然而书中关于「威胁式教育」的内容,却让丁妈回忆起一件事:
有次领大宝去看牙,明明已经到号了,他却哭爹喊娘地抱着大厅的椅子不肯进去。丁妈有点心急,随口说:「不听话的话,下午就不带你去游乐园了哦!」大宝一愣,当下撒开了手。
当时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现在想来,也许真的错了。
下面是丁妈从这本书里摘录的内容,和大家分享。爸妈们不妨想想,是不是自己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所谓「有效」的管教之道
有位好朋友开心地和我分享,最近她终于找到了有效的管教之道:
当小孩不乖或者要他守规矩的时候,只要跟他说:
不听话就不能去玩球或者不能看卡通。
一听到这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能被取消,他就会立刻安分下来,不用骂也不用唠叨哦~
我一听,皱起眉头大喊:
- 好烂的方法啊!我要是小孩的话,大概会非常讨厌这种感觉,觉得自己被背叛了。
- 怎么会扯到背叛呢?
- 因为我让你知道了我最喜欢什么,结果你利用这个来威胁我、控制我,会让我觉得不公平也很受伤。这样以后谁还会想让你知道更多事情啊?
孩子们真的会想那么多吗?我们决定各自回去问问自己的孩子。
晚餐后,我请女儿整理她的房间,没想到这位小姐摊在沙发上一副懒得动的样子。我灵机一动,搬出惩罚条款:刚吃完饭,先休息一下是可以的,不过要是八点前没收拾完房间,今晚电视时间就没啰!
女儿瞧了我一眼,万般不情愿地翻下沙发,嘟嘟囔囔地整理房间去了。
我心想,这招真的好有用,以前忍住不用是不是错了?
趁着睡前故事时间,我装作不经意地问,
今天很不错哦,妈妈一说你就立刻去收拾东西了。不过,你那时候嘴里在念叨什么啊?
女儿很不高兴,
- 凭什么不收拾就没电视看啦!这两件事又没什么关系。
- 是没什么关系,但是这样说你就有反应啊,否则你一定又会拖延很久吧?不然要怎么说?你来当妈妈,你教我。
- 可是我觉得房间并不是很乱啊,干吗一定要今天收拾?而且你这样说,以后我也不会自己收拾啊!
睡前不宜争论,赶紧亲亲抱抱道晚安。
我猜得果然没错,这种方法真的有问题。
这样的惩罚,伤透了孩子的心
后来想想,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权力的展现,有权力的人才能制定游戏规则,这样好像又把我跟孩子的距离拉开,回到了传统权威式的管教。这大概是我最不能接受的部分。
朋友却提醒我,家长或老师本来就有所谓的权威,这不一定是我们选择的。某种程度上说,权威是必要的,没必要把它太污名化了。
但是权威对我而言,应该像是孩子认可后颁发给我的皇冠一样。
我希望我对孩子的权威,是来自她的信任和尊重,就好像我们人生中总会有一两个人说话很有分量,有什么事会很想问问那个人的意见,而不是上对下的那种高压式权威。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多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真正得到孩子的信任与尊重。
比起「不能做」,
更要明白「为什么不能做」
我突然好奇起来,不知道面对同样的管教,朋友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反应。
- 当你惩罚他不能做什么事之后的那段时间,你跟他都在做什么啊?
- 各做各的事啊,都气死了还管他在干吗!
- 那你觉得,孩子那时候会不会也满脑子都在生你的气,根本没有反省你要他改的事情?
- 嗯,还蛮有可能的。
朋友最终陷入了思考。
亲子小贴士
1. 做一个适合自己孩子个性的「惩罚时间亲子活动」(比方说,一起收拾书柜、一起把衣服叠好)。这样感觉不是剥夺他的最爱,而是创造另一段亲子时间。
2. 准备一个「思考角」,当孩子犯错时,请到「思考角」安静下来想一想。
剥夺孩子的最爱,模糊了事件焦点,不如让孩子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做」或「为什么不能做」这些事,孩子一定也有他们自己的道理。彼此冷静一下,再通过对话讨论,找出根本的解决之道,才能让每次的亲子冲突都更有意义和收获!
你对孩子的爱也是「有条件」的吗?
你也常使用这样的句子吗?「不??就不能??」「再不??就不准??」「你再这样??就没有人喜欢你了。」
如果不用这种方法,我们有办法「叫得动」孩子吗?为什么孩子不接受我们的说法?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这种「交换条件」的管教方法,会不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其实是「有条件」地爱他们呢?该如何在惩罚孩子的同时,也传递支持、理解的讯息呢?
若孩子说出原因或道理,你愿意聆听、接受并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吗?改变决定会让自己觉得很没面子,还是很高兴有共识呢?
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 帮朋友化妆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浙江大二女生冲上热搜,彩妆,妆容,模特,王
2023吉林省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政策解读 2024张杰上海演唱会启东直通车专线时间+票价 马龙谢幕,孙颖莎显示统治力,林诗栋紧追王楚钦,国乒新奥运周期竞争已启动 全世界都被吓了一跳(惊吓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