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4-02-26 12:00:20
这位老爸对新郎说:“我把女儿交给你了,只要你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我给你一百年保固(保修的意思)。有问题你要进原厂,不要自己修理。”意思是说:要是女儿不开心了,请让她回娘家(原厂)。
老爸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女儿的不舍与关心,这让很多网友潸然泪下。然而我想,真正触动大家的不是父的话有多么的感人,而是我们内心深处对父爱的深深的渴望——“我期待父亲也能这样爱我”。我相信,没有一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女,但我也相信能够将父爱这样表达出来的人,真的很少。
父亲缺位是导致孩子缺少父爱的真正原因
在中国,父亲缺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即父亲长期极少与孩子沟通,导致父亲与孩子的关系逐渐疏远,母亲与孩子相依为命的现象。父亲缺位常常表现为,父亲因工作等原因长期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或是父亲明明在家却很少参与到育儿中来,心理学上也称之为假性单亲。
例如,一位爸爸常年忙于生意,两个孩子基本上是由妻子一个人带大的。孩子们和妈妈很亲近,但对爸爸却很冷漠,已经习惯了爸爸不在家的状况。一次,爸爸因生意不忙在家待了三个月,上初中的女儿竟然偷偷地问妈妈:爸爸怎么还不走呀?
爸爸长期不在家,竟让孩子觉得爸爸是个“外人”,在家多待上几天,孩子已经不习惯了。如果爸爸听见孩子这样说,怕是会很心寒吧。可是,孩子这样认为,父亲难道就没有错吗?
“忙”只是大多数父亲推卸责任的借口,但其实,只要有心,爸爸完全可以与孩子很好地沟通。即使不常见面,难道就不能通话或是视频吗?爸爸给孩子制造过惊喜吗?待在家里的时候有全心全意地陪伴过孩子吗?怕是没有吧,否则孩子也不会这般与爸爸疏离。
大多孩子可能还不至于像案例中的小姑娘一样到了反感爸爸的程度,但如果你的孩子一直什么事情都跟着妈妈,不愿意让爸爸参与,这其实是在给爸爸敲警钟呢。
千万不要小看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如果你小瞧它,它有可能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
父亲缺位导致妈妈将负面情绪转传染给孩子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亲的角色”一直不能被引入,必然会导致妈妈的过度焦虑。如果丈夫不能有所分担,妈妈自然就会将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进而会影响母亲对孩子的教育。
记得一个朋友曾经带着5岁半儿子大米来我家做客。大米看起来非常乖巧,一进门就主动和我问好。但大米与我的女儿玩了没一会儿,两个小家伙就相互推打起来。朋友忽地一下起身,在自家孩子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了几巴掌:“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许打人,怎么就是不听话。”
我赶紧拉开朋友,劝说:“孩子之间的小矛盾,你至于打孩子吗?”朋友告诉我,大米打人不是一次两次了,在幼儿园总是因为打小朋友被家长投诉。和大米讲过很多道理,也打过无数次,但但无济于事。
朋友说,大米平时非常懂事,会主动帮妈妈做家务,收拾自己的小玩具,给妈妈擦汗等。朋友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懂事的孩子却总是爱打人呢?
我们在深聊之后发现,原来爸爸已经出国进修两年多了,这段时间一直都是朋友自己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非常辛苦。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打人的行为了,父亲的缺位就是问题的根源。
爸爸长期不在家会给妻子造成一定的负面的情绪,而妻子身上的这些负面情绪是会传染到孩子身上的。我听见朋友在教育大米时,总是用“你若不……我就……”的语气,很少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当孩子不听话时,她也很少有耐心听孩子解释完,两句话没说完就开始动手去打孩子。朋友的这些负面情绪传染到孩子身上,也难怪孩子会有“暴力”倾向了。
父亲缺位可能给孩子留下一生难以摆脱的心理阴影
弗洛伊德曾经说:我想不出比获得父亲的保护更强烈的儿童需要。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孩子与父亲心理层面的距离很远的话,则会被孩子体验为“被拒绝、被忽视”,这种体验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不亚于肢体上打骂孩子,是一种心理上的暴力。
我听过很多妈妈这样形容过自己的丈夫:
我老公从来不管孩子,但却总是嫌我这管得不对,那做得不好。只要孩子犯错被爸爸看见了,爸爸就会特别严厉地训斥孩子,孩子一直都很害怕爸爸。
我老公每天的任务就是玩手机,孩子的事几乎一概不管。孩子从小就特别粘我,有时实在太累了,想让爸爸陪孩子玩一会儿,但孩子说什么都不肯,非要妈妈陪才行。
这两位爸爸虽然常在家里,但却很少参与到育儿中来。孩子跟爸爸不亲的原因在于,爸爸根本就没有做到让孩子足够亲近的程度。
或许有些爸爸觉得孩子和你不亲,正好得了个清净。然而,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爸爸的这种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是隐形的。在孩子的童年时期,或许很多问题不会表现得很明显,但当孩子长大以后,一些心理问题则会慢慢地浮出水面,并且可能会成为困扰孩子一生的桎梏。
例如,孩子的性格易趋于中性化;
孩子对某些不良嗜好成瘾,总是活在自己想象中的世界;
男孩缺少斗志和对成功的渴望,害怕与人竞争,易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
女孩子易发生早恋、早孕,没有安全感,缺乏与异性交往的勇气,等等。
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都可能与父亲缺位有关。
父亲缺位可能导致孩子的“恋母”情结
我们可能曾听过或是见过这样的亲子关系:
女儿上高中了还非要和妈妈睡一个床,要不然就睡不着。
十几岁的男孩,洗完澡后赤身在母亲面前经过,一点没有不自在。
三十多岁的已婚男人离不开妈妈,还像孩子一样躺在妈妈怀里,甚至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
孩子会有这样的“恋母”情结,可以说是父亲一手造成的。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无间原本是很正常的,这是天性,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母亲与孩子的身体与心理距离都会逐渐分开。
而此时父亲的介入非常关键。父亲的作用是帮助孩子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可以信赖的亲密关系,从而开拓孩子的心理空间,建立了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心理领地——自我,即让孩子分清 “你”和“我”的人际界限。父亲的介入还会让孩子的人格更加独立,塑造孩子性格中主动、热情、奔放、强烈等方面。
如果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少参与,或是长期处于隐形状态,则会使孩子在心理上很难与母亲分离,增加孩子“恋母”情结发生的几率。
孩子的心理发育与生理发育同样重要。爸爸是孩子心理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动力与源泉,缺少这一角,孩子的心理发育是不完整的。希望更多的爸爸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也希望更多的妈妈能帮助爸爸意识到这一点。
2024烟台贺岁纪念币预约兑换网点 烟台牛年纪念币预约20212024烟台贺岁纪念币预约兑换网点已经整理好放在下面了,有问题可以
2024广东开学第一课课程表 广东开学第一课2020年 宗庆后生前最后一次公开亮相:向年度优秀销售员工颁奖 孕晚期胎儿偏小吃什么 专家都推荐这6种食物 怀孕初期安胎的水果 准妈妈孕期吃这些水果一定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