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022-05-29 00:00:33
当家长发现孩子偷东西时,相信没有哪个家长会支持,更不可能一味的去纵容,认清细节,将决定教育的对错。
最近有妈妈跟我说了这样的一件事:
某一天,她3岁多的儿子从幼儿园回家,她发现孩子从兜里掏出了一个陌生的手机!她紧张地问“手机哪来的?”儿子说“老师送给我的!”她一听更慌了,因为她想不出老师有什么理由会把手机送给一个小孩子。她按了按手机,竟然还没电!她的脑海立即想到了各种后果:孩子被当成小偷,被老师嫌弃,被其他小朋友讨厌……她立即用家里的数据线给手机充电。当手机充了电,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果然是老师的声音。
最后她领着孩子归还手机,还给老师带了礼物,但是老师一句话透露了态度:“孩子偷东西,我原谅了他,其他人就难说了……”
一个小细节教你看清孩子是“无意”偷还是“故意”偷
其实对于5,6岁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大脑里没有“偷”的概念,只有“拿”。我们在判断一个孩子是“无意”偷还是“故意”偷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在“偷”的时候的行为举止:无论身边有人没人,孩子看到就跑上前拿,拿到别人的东西后也很坦然,不遮遮捂捂、不掩饰,下意识地对自己的“偷窃”行为“视而不见”,就像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小小“国王”;而当一个孩子在实施“偷”的时候,行为举止不自然,往往趁没人或趁人不注意时偷偷拿,拿到了不轻易外露,这反映了孩子内心已经有了道德意识,他们知道“那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下的偷,才是故意的偷。两种性质是不同的,父母要加以区分。
事实上,上面反映的是两种道德阶段的孩子。在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看来,2-5岁的孩子处于前道德阶段,孩子们“自我中心”思维是最大的特征;6-8岁的孩子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喜欢服从权威,是道德感搭建最重要的阶段;8-10岁的孩子进入初步的自律道德阶段,内心已经有了一套初步的道德规范。那么我们作为父母是不是要在孩子6岁后才教育,而对5,6岁前的孩子不作为呢?不是的。
2-5岁,前道德阶段,孩子偷东西如何教?
前道德阶段的孩子,“自我中心”思维明显,最直接的表现是捉迷藏时用毛巾蒙住头露出下肢或小脚丫让你找,当然他们不是故意的。而表现在与他人相处上,孩子会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直接拿,即使在别人手里也要抢,他们缺乏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所以那些孩子在商场看到有趣的玩具可能会直接揣兜里,看到客人手提包上面可爱毛绒公仔就伸手拿……这些现象非常常见。
父母的正确教导:
“先问再拿”。面对这些鲁莽的孩子,父母要留意给孩子建立“物权意识”,比如“玩具是丁丁的,不是你的”,接着还要告诉孩子正确的与人相处的方式:“你如果想玩丁丁的玩具,可以先征求丁丁的同意,你可以问‘我能不能借你的玩具玩一会儿?’”,即“先问再拿”。孩子天生不懂文明礼貌的待人接物的方式,父母和其他大人要教。幼儿说提醒,你别奢望只教一二次,孩子就能按照你说的做,他们可能还会随便拿东西,因为幼年时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这也是跟孩子的心智未够成熟有关,所以养育小孩常常需要父母巨大的耐心和爱心。
6-8岁,他律道德阶段,孩子偷东西如何教?
如果父母在前一阶段引导得多,这阶段的孩子就已经有了基本的对错判断,他们懂得随便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是不对的,所以故意偷东西的行为也从这阶段开始。在他律道德阶段,父母要基于“权威”给孩子建立道德规范,比如给孩子讲讲有关“诚实”的童话绘本,或给孩子讲讲“自律”的英雄故事,父母也最好给孩子做一份简单的道德规范表,什么行为是值得称赞的、什么行为是需要改正的,让孩子对道德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父母的正确教导:
问清原因。在这个阶段,面对孩子的偷窃行为,父母最好在事情发生时问清楚孩子偷窃的理由。事实上大部分的偷窃行为是因为“缺乏”导致,这种“缺乏”,可能是物质的缺乏,也可能仅仅是内心感到缺乏。就如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言,偷窃者想拥有更多,越多越有安全感。比如当一个孩子常常缺少零食,但是他看到其他小伙伴有很多,这个孩子可能会去偷;当一个孩子有很多玩具,大人也总是有求必应,但这个孩子永远感到不满足,这个孩子可能会去偷别人的玩具。所以当你清楚了孩子偷窃背后的原因,父母便能做好正确的应对。
记得小时候有一天课间休息时,同桌突然大喊“我的小黄花发夹不见了。一定是黑妞偷的!”黑妞是班里最穷的孩子,她扎头发的绳子常常是裤带剪出来的,大多数时候为了不让人笑而披头散发。几个小女娃围着黑妞,嚷嚷说要看她的书包,她死死地护住了。后来凡是有谁失窃的,都说是黑妞偷的,后来没有人愿意跟她玩,连老师也说她是小偷。后来有一天,黑妞再也没来上课,老师说“黑妞偷了邻居10块钱,被打了进了医院……这是小偷的下场”。后来黑妞的堂哥当了我们的老师,他跟我们说,“黑妞一开始很诚实的,她是因为被冤枉多了……她那次死死护住的书包里面,是她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一个红色的坏发夹……”
美国一位7岁的小男孩艾卡森,在圣诞节前夕偷了一家商场门外圣诞树上的一个圣诞老人小玩具。妈妈发现后陪儿子归还,小男孩还自告奋勇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胶水,把圣诞老人沾回圣诞树上。当商场负责人听闻后,邀请小男孩参加他们员工的圣诞晚会,孩子知错能改的行为得到了表扬。妈妈说“那是给孩子最有意义的教育课,孩子的担当得到了赞扬”。
约翰.梅迪纳说,如果家长在训导时能让孩子感到充满爱意的关切,那么道德的种子就更有可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当你发现孩子偷窃时,充满爱意的关切比谴责打骂更有温度。
妙兜纸尿裤怎么样 良心剖析新品看性能品质如何纸尿裤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宝宝的健康,妙兜纸尿裤是国产的一个新品纸
高培冰极鳕鱼肝油 珍贵稀有的鳕鱼肝油 拜耳儿童维生素好吗 口碑实锤拜耳的效果毋庸置疑 郭晶晶立体婚纱照曝光 郭晶晶穿上校服回归校园时光娱乐明星 宁波薇琳是正规医院吗:隆鼻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