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5-24 03:02:14
孩子三、四岁开始,总是会问很多“为什么”:为什么地铁要在铁轨上跑、为什么小鸟可以飞起来、为什么会下雨......爸爸妈妈们不得不绞尽脑汁来回答孩子的这些“为什么”,所以在这个阶段,孩子、爸爸和妈妈的合体就名副其实成了一本活体《十万个为什么》。
1不要拒绝孩子的“为什么”
幼儿时期的孩子常问“为什么”,证明他开始主动关注外面的世界,因好奇心萌芽而正式开启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模式,他们的问题都和他们的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爸爸妈妈认真的回答和耐心的引导,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快地对这个世界有清晰的认知和理解,还会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方式。
面对孩子天马行空的“为什么”,不少爸爸妈妈会有种“江郎才尽”的感觉。其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孩子的“为什么”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探讨这个“为什么”,因为对于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我们要教会他思考、探讨和动手实践的方法。
当孩子主动想知道的时候,他会主动思考、主动找答案,这样的主动性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好处。所以,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爸爸妈妈记得要耐心、尽己所能地为孩子解答,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更多层面的思考,这样会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和主动思考的思维惯性。
2主动思考能力会让孩子更出彩
思考能力分两种类型:主动思考能力和被动思考能力。用一个例子说明一下这两种思考能力的区别:
当看见路边的一只小狗,有人说“这是一只狗”,有人说“这是一只行走的狗”,而有人就说“这是一只被困住的小狗”。同一只小狗,每个人“看到”的状态就是他们的思考结果:第一和第二种是典型的接受了外界信息并进行被动思考的人;第三种人在接受了外界信息后,经过观察和思考后赋予小狗更多的情感,属于主动思考后的结果。
而具备主动思考能力的孩子,在未来会更容易更出彩,因为:
1、主动思考能享受到更多乐趣
当我们的孩子主动思考生活、思考自己、思考学习以及思考工作的时候,他就注定不会因为碌碌而无为,也不会因岁月的洗刷而渐失光彩,因为这样的孩子迟早会知道自己努力的意义和目标。
只有不断思考、探索“我是谁,我要什么,我需要什么”并为之努力,才能让我们“化无为有”并“转他为我”。
在被动的世界里,会活得像《无问西东》中清华大学教授梅贻琦所说的那样“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如果长期将自己锁在被动的生活模式中,人容易出现负面思想,然后就是负面的行为,最后就是负面的结果,例如近年的自杀低龄化,不少本应朝气蓬勃的少年们,却哀叹“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再如不少中产阶级的职场精英,在事业本应如日中天的时候却成为焦虑症和抑郁症最严重的人群。
2、主动思考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思考是一件看似摸不着、看不到的事情,只有将思考当成是自己的事情的人,才会真的并进行持久的思考。主动思考,是自发地根据一定的逻辑对事物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事物的本质会因为表象的外衣被一层一层剥开而得以呈现,久而久之,主动思考的人会具备一种可以将存储在大脑中的零散知识点进行有效调取与结合的能力,进而形成有深度的思想和见解。
所以,主动思考的人我们总会感觉到他进步很快、对事物的认知很深刻、阐述的观点让人眼前一亮等优点。而主动思考的人,也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他们可以先于别人更快发现机遇所在,机遇都是经过多番观察、分析、总结和实践的产物,而非拍脑袋拍出来的,例如马云对电商的深刻理解及远见成就了阿里、周鸿祎对流量的深刻理解使得奇虎发生天壤之别的变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3、主动思考的人更具大格局
如果说小时候的我们问“为什么”是因为好奇,那么长大后的我们思考“为什么”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个人,如果懂得主动思考和主动观察,他的人生格局会被迅速打开。
◆ 主动思考的人更具包容性
人的思想具有明显的专属性,它一旦形成,并不会轻易改变,于是就有了性格各异的人们。主动思考的人更懂得“求同存异”,因为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思考的个体,拥有专属自己的坚持和取向,他们懂得包容、理解并寻求共赢,进而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要发展,必然不能将自己局限在自己所了解的世界里和圈子里,唯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接纳异同,“以破为立”打开新格局,毕竟“对立”只能激发矛盾。
◆ 主动思考的人更快提升
主动思考的人更懂分享的意义,当遇到不一样的观点时,他不会第一时间反驳或者排斥,而是思考“这个观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和我的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分别有哪些?”、“这个观点的角度和立点都有哪些可取之处?有哪些是我所欠缺的板块?”等等,这种人的厉害之处就是他能迅速知道自己的“不知道”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寻求答案,所以他的提升总是快人一步。另外,主动思考的人并不会吝啬自己观点和灵感的分享,因为他更期待多种思想碰撞后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3家长要重视“两个必须”和“一个引导”
面对孩子的“为什么”和“不懂”,爸爸妈妈要给予该有的重视,因为我们并不希望顺口而出的一句“你烦不烦”,就扼杀了孩子未来更多的可能性。当然,应对孩子的天马行空,我们需要技巧,今天发妈就分享“两个必须”和“一个引导”。
两个必须,即关于生活常识的问题和三观类问题,必须回答。
◆ 生活类常识:例如“为什么过马路要红灯停绿灯走?”、“为什么饭前饭后要洗手?”、“为什么女孩子是蹲着上厕所而男孩子是站着?”……这些不仅仅是问题,还是孩子需要养成的好习惯,所以爸爸妈妈要进行及时、正确的指导和解答。
◆ 三观类问题: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涉及到三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给孩子进行积极的回应,例如“为什么我总是容易哭鼻子”(人生观)、“为什么我比其它小朋友矮”(价值观)等等,家长正面的回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利。
一个引导,面对稍微年长的孩子我们要教会他自主探索的方法。
稍微年长的孩子,他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爸爸妈妈就要从单纯的“告知”模式转向“激发实践”模式。例如科学知识类的问题,或许爸爸妈妈也能回答,但如果能在告诉孩子基本原理后,再告诉孩子可以从书本、网站上了解更多、更全面的信息的时候,孩子的求知欲就会被点燃,他会收到一个信息就是“原来我需要并可以知道更多”。
引导孩子进行自主探索,初期可以将寻求答案的逻辑教给孩子,例如:为什么月亮会变化?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月亮在一个月内会有多少次的变化,并让孩子按照时间轴对月亮的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根据观察到的变化,帮助孩子到网上查找相关的说明资料或者查阅相关的书籍。这样的方法型的引导,极有可能孩子会对银河系和宇宙产生更的的好奇,而这,也是引导自主探索的魅力所在。
善用孩子的“为什么”培养他主动思考的思维和习惯、善用孩子不一样的“为什么”达到不一样的教育作用。
寻找向前第几集离婚(寻找向前为什么离婚)1、在第六集中,向前找到了寻找,并向寻找道歉,希望她能回家,可寻找却
宝宝上火了怎么办 该如何“灭”火? 女童遭蚊子叮咬引发流行性乙型脑炎 昏迷82天 美国警方公布赴美见网友中国女子死因:探险失败热死 2023家庭教育大讲堂直播+回放入口(家庭教育大讲堂直播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