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北方数九天顺口溜 北方数九天的口诀是什么

来源: 最后更新:22-08-29 05:33:04

导读:数九天的口诀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九九加一九,犁牛

  导读:数九是中国的民间节气,冬至是一九,一直数到九九,也就是八十一天,天气从寒冷到春暖花开,反映天气的一个变化过程。在民间关于数九的顺口溜有很多,不同地方不同顺口溜,那么北方数九天顺口溜都是怎样的呢?想知道北方数九天的口诀是什么,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北方数九天顺口溜 北方数九天的口诀是什么

数九

  北方数九天顺口溜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顺口歌词解析:

  一九二九不出手:

  冬至过后的一九二九天气已经比较冷了,手在外面会冷得受不了,甚至产生冻疮,所以会不由自主的揣在兜里,这就是“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河里结起了厚厚的结实冰层,行人可以安然无恙的在河面上行走。

  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柳:

  最寒冷的时候过后,到了五九六九天气开始逐渐转暖的时候,栽种在河边的柳树枝条开始萌芽,万物逐渐复苏去除了冬季的萧条,人们也忍不住观赏起柳树来。

北方数九天顺口溜 北方数九天的口诀是什么

数九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七九的时候冰雪开始融化,冰封的河面会慢慢解冻,又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到了八九天气更暖一点,燕子便会从南方飞回来筑巢,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和生生不息的循环。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天气已经比暖和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遍地都是耕牛劳作,忙碌不已,但也预示着新的希望和新的开始。

  北方数九天的口诀是什么

  数九天的口诀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中国民间俗谚有“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跟着来的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

  但是事实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冷。

北方数九天顺口溜 北方数九天的口诀是什么

数九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三九、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数九天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历史悠久,在民间口口相传。它是古人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态反映和天气征兆的经验总结,具有相当大的科学性,至今仍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安排起着指导作用,所以一直盛行不衰,广泛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

  数九方法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为“至阳”之数,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数九方法在我国一些地方口口相传,有历史、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冇确切的资料。古人效法于天,取象于地,定节气以识节律,制历法而知时变;气分阴阳,万物流转,人事通乎天文,大道成于自然。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北方数九天顺口溜,北方数九天的口诀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冬天数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数九第一天是啥时候

冬天数九一共多少天 冬天数九要经过多少天

关于冬至数九的儿歌 节气冬至九九儿歌

关于数九的谚语 冬至一九到九九谚语

关于数九天的顺口溜 冬天的数九天顺口溜怎么唱的

过冬数九怎么数 什么时间过冬数九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98492.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