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巴蜀是四川还是重庆 巴蜀指的是四川还是重庆

来源: 最后更新:22-08-20 04:39:55

导读:巴蜀是四川,也是重庆。巴蜀也叫川渝,川渝地区位于中国南方地区(西南),属于汉地的一部分,由于地处丘陵

  导语:在我国历史上,巴蜀地区、汉中地区和关中地区是古代王朝的必争之地,也说明这些地区的重要性。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好好学习一下,巴蜀是四川还是重庆?巴蜀指的是四川还是重庆?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干货,精彩内容就在下面。

  巴蜀是四川还是重庆

巴蜀是四川还是重庆 巴蜀指的是四川还是重庆

巴蜀

  巴蜀是四川,也是重庆。巴蜀也叫川渝,川渝地区位于中国南方地区(西南),属于汉地的一部分,由于地处丘陵、盆地的相对封闭的自然条件,在语言、饮食、风俗、艺术等各方面自成一体却也不尽相同。

  在今重庆和四川境内,聚居和杂居着汉族和藏、彝、土家、羌、苗、回、纳西、僳僳、布衣、满、蒙族等14个少数民族。

  汉族构成巴蜀地区人群的主体,主要聚居于四川盆地内。而盆地四周的高山、高原区则主要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或生活区。

  西部高原和山地主要是藏、彝、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盆地东缘山地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区。其它人口较多的10多个少数民族则散居于四川和重庆各地,少数民族总人口数有300万。

巴蜀是四川还是重庆 巴蜀指的是四川还是重庆

  四川

  四川这个名称,见于宋代

  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北宋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将巴蜀之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这是“四川”得名之始。在宋徽宗大观三年 (公元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

  这以后,宋代设有“四川宣抚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职,就是中央派驻川峡四路的官员,都将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后四川省沿用,简称“川”。

  重庆建制:1929年析四川省巴县城区置四川省重庆市(今重庆渝中区)。而老重庆古称“渝州”。

  (1)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四川省重庆市。(2)重庆直辖市辖原四川省的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所辖行政区域。(3)重庆直辖市设立后,由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对其管辖的行政区域的建置和划分作相应的调整。(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重庆直辖市简称“渝”。

巴蜀是四川还是重庆 巴蜀指的是四川还是重庆

  四川图片

  四川的人文风俗

  有一些人说,巴蜀其实是两个族群,自古不同源。以益州(成都地区)人为代表的四川人,古时候是属于“蜀国”,而重庆人古时候是属于“巴国”。

  蜀人依靠都江堰形成的冲击平原发展生产,而巴人相对落后,是山地民族后代。所以,两地人性格也有一定的区别。比如成都人心思缜密,感情丰富;而重庆人则脾气火爆,性格直爽。

  但是假如单从长相上来看,两地人民根本毫无差别。当外地人看到几个川渝两地人站在一起时,一般也不会觉得他们的性格行为和生活习惯上有太大的差异。这又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如今川渝地区的人民,超过八九成都是清初的移民后代。重庆更加特殊,历史上移民次数多达八次。

  第一次移民发生在公元前314年,秦国灭巴国后,派张若驻守巴地。后来又于三国、两晋时期、北宋靖康时期、元朝红巾军起义之时全国大移民。再后来又是两次湖广填四川,再加上抗战时期,重庆作为中国的大后方带来的大量移民。

  如今川渝地区的人,往祖上三代算,基本上不太可能找到“土著”。只是平原文化和码头文化的区别,造成了两个地区人性格上些许的差别。

  但是,总体上的川人性格,都是在大移民之后合流重塑的。语言是全国方言大杂烩,生活习惯也是全国大杂烩,看上去都差不多。

相关推荐

长江中下游是南方还是北方 长江中下游是指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

长江中下游是什么气候 长江中下游属于哪种气候

长江中下游是华北地区吗 长江中下游指的是华北地区吗

长江中下游是华南地区吗 长江中下游指的是华南地区吗

川渝地区指的是哪里 川渝地区是指什么地方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93328.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