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8-10 05:32:00
导语:大家都知道,二十四节气形成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谚,在农业生产中一直发挥着作用。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好好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按季节划分是什么?24节气按照季节区分是什么样的?下面请大家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下吧。
二十四节气按季节划分
处暑
1、春季
立春:公历2月3-5日交节。
雨水:公历2月18-20日交节。
惊蛰:公历3月05-07日交节。
春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公历4月04-06日交节。
谷雨:公历4月19-21日交节。
2、夏季
立夏:公历5月05-07日交节。
小满:公历5月20-27日交节。
芒种:公历6月05-07日交节。
夏至: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小暑:公历7月06-08日交节。
大暑:公历7月22-24日交节。
冬至
3、秋季
立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处暑:公历8月22-24日交节。
白露:公历9月07-09日交节。
秋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霜降: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4、冬季
立冬:公历11月7-8日交节。
小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公历1月5-7日交节。
大寒:公历1月20-21日交节。
谷雨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农业灌溉依托于天上降水与地上河流,农耕主要集中于降水充沛与江河水网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民仍按照节气配合温度、降水来从事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它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时间体系,更是一套具有丰富内涵的生活与民俗系统,围绕廿四节气亦产生了数量众多的诗词歌赋等。
节气一直在发展中
从历史发展来看,节气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以此保持旺盛的活力。
比如清明,原本是一个提示农民抓紧春耕的节气,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融入寒食节的习俗,形成了祭拜扫墓、踏青出游两大代表性节俗,应时而变,又有了慎终追远、追思先贤、缅怀先烈等内容。“清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意识,直到今天依然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近现代以来,各地农民根据气温、降水、物候的变化,不断修改和完善与节气相关的农谚,将二十四节气本地化。比如,以前的农谚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表示谷雨之后,寒冷的天气基本上结束了;如今在一些地方改成“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延迟”,成为农民安排农事的新依据。
除了实用价值外,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继续传承,更因它蕴含着中华民族鲜活的文化基因。它在不知不觉中干预我们对缤纷世界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对大千气象的体验。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这首诗表现了中国人“感时应物”的节气律动感。前两句是自然气候,后两句是农业活动,从这种对应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联系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
立春咬春、春分立蛋、谷雨斗茶、立冬食蔗……什么节气做什么,什么天候预示什么,已经浸润到华夏民族的血脉中,使得中国人的生活极具韵律之美,反映了尊重自然、顺天应时的智慧。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用大自然给生活加上的标点”,是华夏民族集体意识里的一套“天人感应装置”,穿越古今,历久弥新,在新时代必将焕发新的光彩和活力。
相关推荐
节气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 节气最早起源在什么时间
二十四节气时间顺序表 24节气日期顺序表
二十四节气记忆口诀 24节气记忆速记口诀
二十四节气的排序 24节气的时间排序
节气名称有哪些 节气名称包含哪些节气
标签:
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 帮朋友化妆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浙江大二女生冲上热搜,彩妆,妆容,模特,王
2023吉林省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政策解读 2024张杰上海演唱会启东直通车专线时间+票价 马龙谢幕,孙颖莎显示统治力,林诗栋紧追王楚钦,国乒新奥运周期竞争已启动 全世界都被吓了一跳(惊吓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