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地震还会有余震吗 地震后还有余震吗

来源: 最后更新:22-06-19 10:16:59

导读:地震可能还会有余震,但不一定每个地震都有余震。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

  导语: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遇到地震的时候不要恐慌,做到震时就近避险,震后快速疏散。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地震的知识,那么,下面来看看,地震还会有余震吗?地震后还有余震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地震还会有余震吗

地震还会有余震吗 地震后还有余震吗

地震

  地震可能还会有余震,但不一定每个地震都有余震。

  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数月,甚至上百年。

  地震主要起因于地壳上大陆板块彼此相对移动产生的压力累积。主震发生过后的一段时间跨度内,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开一定距离,可发生称为余震的二次震动。科学家认为余震产生于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改变,因为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

  前震、主震、余震是地核移动的表现形式(应力积累释放除外),地震开始移动,岩浆就发生波动,推动地壳振动,称为前震;岩浆发生顶头峰时产生的振动是主震,残余岩浆的波动,地核的复原间接的推动地壳振动是余震。

  由于地核的复原比原先移动的动量大,故余震比前震大。地震前后相当于岩石蠕动应变恢复过程。前震、主震、余震是一次地震的分解现象。

  国外很多人把时间间隔不大、同一地点的地震分别列为次数是不对的,没有认识到地核移动的根本规律,也有的余震间隔数天,这是地震时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地壳下,积累多了就释放出来,是地震时的应力释放。

地震还会有余震吗 地震后还有余震吗

  地震图片

  识别谣言,科学减灾

  地震发生后,都会伴随有谣言的产生,扰乱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在我国,只有政府有权发布地震预报,因此任何其它形式的“地震预报”都不可靠。所以,对待地震谣言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并及时报告。

  另外,要加大舆情监控与引导工作,高度重视新闻发布工作。

地震还会有余震吗 地震后还有余震吗

  地震图

  地震来了如何自救?

  地震应急避险应该分为两个步骤:

  震时就近避险(避震三部曲:伏地、掩护、抓牢)

  地震时不要慌,房屋倒塌与坠落物伤害比起来,前者是小概率事件,不要马上跑,防止被砸伤。要记住“伏地、掩护、手抓牢”,等摇晃停止后,迅速有序撤离。不要坐电梯,更不要跳楼。

  震后快速疏散

  震后疏散的目的是防止紧随主震的余震引起房屋倒塌造成的伤害,以“有序、安全、快速”为原则。

  当建筑物抗震性能一般及以下时,最好的方法是赶快离开。要做的是尽快转移到室外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果由于外界条件实在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仍然选择引导就近躲藏。

  1995年,日本阪神淡路地震中从坍塌房屋中抢救出来的幸存者,八成得益于家人及邻居的救助,我国唐山大地震亦如此。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这一数据高达九成。

  自救

  当身体已遭地震伤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烟尘对自己造成二次伤害。尽量躲到不容易坍塌的地方,设法用砖头等支撑上方不稳定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同时要发出一些声音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可以用坚硬的物体敲击。但注意不要大声呼救,保存好体力。

  互救

  在震区,家庭、邻里之间的自救和互救,也是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的有效手段之一。

  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寻找被压埋的人。互救时一定不要急躁,千万不要强拉硬拽,避免出现更糟的状况。人宜用“先头部、后身体”的方法。找到被埋压者时,首先要清除TA嘴里和鼻子里的尘土。

  如果发现了幸存者但又难以救援,那么首先要保证其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同时提供水和食物,并寻找能够将其解救的方法。

相关推荐

余震之后还会有大地震吗 余震后还会发生较大地震吗

余震会比地震大吗 余震是比地震等级大吗

地震后多久会有余震 地震发生后多长时间会有余震

地震和余震有什么区别 地震与余震不同有哪些

地震余震持续多久 地震余震会持续多长时间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48386.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