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4-05-10 01:50:40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1941年冬天,纳粹德军直扑莫斯科城下。但在距离红场约20公里的地方,曾经横扫欧洲的德军再也不能前进一步,德国坦克最终没能开进莫斯科。
80多年后的今天,德国坦克终于“开”进了莫斯科。希特勒没有做到的事,泽连斯基帮他做到了。
不过这些坦克不是作为胜利者,而是作为战利品,“陪绑”着美国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M2A1“布莱德利”步兵战车等一起进入了莫斯科。
来自俯首山装备展的反思
在红场阅兵之前,俄罗斯在莫斯科俯首山的胜利公园旁举办战利品展览。作为著名历史文化景点,俯首山曾在1812年成为拿破仑进军莫斯科前的驻足地,二战后苏联在这里建立起了卫国战争博物馆。而现在,在卫国战争胜利79周年纪念活动开始前,这里再次人山人海,人们都在不停驻足围观在乌克兰战场上被缴获的西方装备。
为了彰显“大度”,俄罗斯方面甚至“特批”北约国家使馆官员获得“优待”:可以不需排队就进入“胜利公园”的“西方装备展”参观。但估计没有哪个北约国家的外交人员敢真的利用这个优待。毕竟一旦被人拍到,那将成为全球头版头条,沦为全世界笑柄。
俄军缴获的M1A1被展出。图片来源:俄新社
但是回想三十多年前,就在冷战刚刚结束,弗兰西斯·福山正在信心满满地宣布“历史的终结”的时候,事情似乎截然不同。
那时,冷战结束的“西风”虽然让人类最终在短时间内脱离了可能爆发核战争背景下的全面战争的阴霾,但也在军迷圈中留下了永久遗憾:西方武器和苏联武器到底谁更强这个问题似乎永远无解。
乍一看,冷战后的局部战争似乎一再向全世界人民昭示着西方武器的优越性,但支持苏系装备体系的爱好者们却一直不服气。毕竟战争的胜负不光由武器决定,更由使用武器的军人所决定,由政治大势所决定。战争只是政治的延伸,武器只是战争的工具,而军人是武装和政治的参与者。
而且即便从技术上说,苏联武器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和西方武器堂堂正正一战。这不仅是因为苏联武器有自用版和出口版(也称“猴版”)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冷战后的局部战争往往是由体系完整、状态满血的西方军队对阵体系残缺、数量不足、性能缩水的苏制装备军队。这样的胜利,始终有胜之不武之嫌。
但是三十多年之后爆发的俄乌战争,似乎正在为军迷们弥补这一遗憾。作为战后欧洲最大规模、最惨烈的军事冲突,俄乌战争让曾经震撼欧洲的前南内战相形见拙。也是在这里,乌克兰意外地成为西方武器和苏俄系武器正面较量的地方,似乎让军迷们的纸上谈兵有了现实的佐证。
兰切斯特方程:数量就是质量
从沙俄开始一直到苏联和俄罗斯时代,俄国人的军事理念就信奉“数量本身就是质量”这一教条。虽然许多人会将其与草菅人命联系起来,但是事实上,这一教条是可以通过军事运筹学中的兰切斯特方程在数学上得以证明。
兰切斯特方程是一组微分方程,求解后可分为线性律和平方律两部分。
其中线性律适用于远距离对射的情况:双方都只能均匀地施加火力和造成杀伤。这使得交战双方的实力正比于战斗单元的数量与单一作战单元战斗力的乘积,即在远距离交战情况下,平均战斗力为1的10个战斗单元与战斗力为10的1个战斗单元具有同等战斗力,而理想状态下双方战斗的最终结果将是同归于尽。
而平方律则适用于可以集中火力的近距离交战情况,交战双方的实力之比正比于战斗单元的数量平方和单一作战单元战斗力的乘积。也就是说,在近战情况下,平均战斗力为1的10个战斗单元的战斗力,将与一个战斗力为100的战斗单元具有同等战力。这就是战争中“乱拳打死老师傅”的道理。
理论上,根据兰切斯特方程,质量劣势但兵力优势的一方可以通过战术,不计伤亡,从远距离突入到近距离,在近距离放大数量优势,从而实现集火歼敌,以弱胜强。
所以灵活应用兰切斯特方程,就可以在战役战术层面放大自身优势,并缩小对敌劣势。
两支军队互相伤害的理想模拟。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假设在一场战役中,双方分别指挥战斗力为1但数量为20的A军,和另一只战斗力为10数量为2的B军。这时候,如果A、B两军只进行远距离对射。那么根据线性律,双方将同归于尽,这无疑对数量更多的A军不利。
为了获胜,A军指挥官于是选择变招利用平方律。他首先选择用10个战斗单元的代价在远距离对射阶段拼掉对方1个战斗单元,并突击进入近战集火的第二阶段。这时候双方的战力比是100:10。这样,就可以以损失约11个战斗单元为代价,全歼对方2个战斗单元。
当然,如果B军指挥官,先反应过来,同样也可以通过果断、巧妙的战术行动,将质量劣势但数量占优的一方割裂成两个部分,然后在运动中进入近战状态,利用局部优势,首先吃掉更弱的一部分,然后再不断运动中实现对数量优势对手的分割和歼灭。只要走位得当,理论上可以实现在保持自己的总损失较低的同时,全歼敌人。这就是各个击破的道理。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近战集火阶段,平方律作用非常大,甚至战斗集团的数量多寡将直接决定战斗的胜负。双方数量相差太悬殊的话,质量差别再大,也难以抵消数量差别。
例如,战斗力为100但数量为2的X军对战斗力为2但数量为100的Y军时,唯一的不败希望是始终调动对手,使交战始终发生在远距离对射阶段。因为一旦X军进入近战集火阶段并且被Y军部分部队黏住,即使X军能成功地将Y军分割成两半,战斗力值依然是100与10000的差别,这将使得X军连各个击破都做不到。
虽然战争是复杂的,但是兰切斯特方程作为一种简单化而定量的描述,依然具有指导作用。
从帝俄到今日的俄联邦,长期以来这片大地上的国家拥有全欧陆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同时无法建立起全欧陆最先进的工业。所以基于这个现实,对于这片大地上的国家来说,只有足够的数量,才能撑过消耗阶段的损失,最后在近战集火阶段歼敌制胜。
而其他欧陆强国,以及大洋彼岸的美国相比于俄国往往拥有更先进的生产力,但更少的人力资源。所以只有足够的质量,配合一定数量,才能实现在最低损失的情况下将优势敌人分割包围,形成局部优势。最终在消耗阶段后的近战决战阶段各个击破、歼敌制胜。
所以在冷战的高峰,西方阵营的武器研发重点,从不是单纯的精确制导远程打击一条路。事实上,作为冷战武器思想的巅峰,美国的第三代战斗机高度强调格斗能力,德国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也高度强调火力、装甲和机动的平衡。而这一切都是从最终的近战决战的角度出发设计的。
F-16的问题,让我们留给2025年胜利公园战利品展的时候再说吧,这里我们主要聊聊“豹二”坦克。
“豹二”坦克背后的东西方差异
诞生于冷战后期,并在后冷战时代长期占据各类武器排行榜前列的“豹二”系列主战坦克,率先采用了120毫米滑膛炮和1500马力柴油机。其装备的莱茵金属120毫米滑膛炮,精度和穿甲威力均高于同时代的苏联125毫米滑膛炮。而其上的MTU873柴油机至今是西方坦克动力的标杆,这使得“豹二”实现了火力和机动力的跨代式进步。
德国“豹2”坦克和美制M777火炮合影。图源:秋之安支持顿巴斯
在“豹二”坦克之前,西方坦克主要采用线膛炮。这是因为线膛炮可以使炮弹自旋,让炮弹精度更高,更有利于远距离打击。但是随着苏联主力坦克进入第三代主战坦克时代,新式复合装甲实装坦克部队。西方被迫需要提高穿甲弹的穿甲能力,这时候更加能兼容高初速、远射程、高膛压需求的滑膛炮成为了新一代主战坦克主炮的第一选择。
但是这也对相关国家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毕竟高膛压滑膛炮由于取消了迫使炮弹自旋的膛线,其膛压更大的同时,精度也有所损失。
最终,德国以雄厚的技术基础攻下了所有相关技术难题,美国也只有从德国引进坦克炮技术。
早期的M1坦克采用的还是“传家宝”105毫米线膛炮。等到了M1A1后,美国开始改用德国引进技术制造的莱茵金属120毫米滑膛炮,成就了M1A1在海湾战争中把躲在远方沙丘后的伊拉克坦克“一击夺命”的传说。
这门功勋老炮直到M1A2系列依然还在用,甚至没有从44倍口径增加到55倍口径。法国、以色列等国最终研制成功自己的120毫米滑膛炮,但那是很多年以后了。
动力方面,“豹二”坦克采用的是柴油动力。一般认为,大规模将柴油机用于坦克动力是苏联首创,T-34是第一种使用柴油机的主流坦克。二战中,柴油机省油、扭力大、被击中时不易起火的优点被所有人都注意到了。战后,东西方坦克都不约而同地使用柴油机。但是柴油机有个问题,那就是在体积和重量处于同一水平的情况下,柴油机的功率比汽油机低。
对此,“豹二”坦克采用了著名的MTU873柴油动力发动机。该款发动机采用液冷、V12、双涡轮增压等技术。虽然这些都不是什么突破性的技术,但MTU最终还是靠工匠精神,“磨”出了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性能可靠的一代神机。这使得“豹二”重量虽然比“豹1”增加至少50%,但速度和加速度却更高,MTU873至今依然是西方坦克动力的标杆。
柴油机的优势在有他人陪衬的时候更加明显。在红场“陪棒”的美国M1坦克采用霍尼韦尔AGT1500燃气轮机。同为1500马力发动机,虽然AGT1500体积小,噪音低,运转平顺,但耗油率惊人。美国汽车耗油率以“英里/加仑”(约等于0.425公里/升)计量,10以下就是超级油老虎,而这个指标M1坦克是3加仑/英里(约0.14公里/升)。所以军迷圈笑谈M1需要油罐车尾随才能打仗,也不是毫无根据。
M1的亮点在于贫铀弹和贫铀装甲。贫铀的密度高,当被用于穿甲弹时,贫铀可以替换钨芯以增加弹芯密度和穿甲威力,当被用于装甲时,贫铀则可以增加装甲密度和抗穿甲强度。当然,如果单纯对比性能,同时代的“豹二”装备的间隙装甲也领先于时代。
但这些先进装甲使得西方的三代坦克们战斗全重很大。在硬地上,由于拥有强劲的动力,使得西方坦克额外的重量不会妨碍作战。但在软地上,坦克一旦陷进去后,多大的功率都白搭。
此外,“豹二”和M1还率先使用先进火控和夜视仪,可以极大提高行进中命中精度和夜战能力,并将态势感知引入坦克战。
从个人看来,M1名气更大是因为海湾战争和美国掌握更大的话语权,“豹二”其实在火力、机动、防护上更加均衡。
苏联坦克则是不同的思路。火炮技术达不到德国的水平,就增加口径;远程命中精度不足,就用炮射导弹;装甲防护不足,就堆爆反;夜视仪技术不足,就上红外探照灯。
对于苏联坦克来说,最重要的是:专注于坦克战,竭尽全力降低全车尺寸和重量。这样指导思想设计下的坦克,其装甲和动力要求降低,制造和部署成本降低,非常符合“数量本身就是质量”的战争哲学。
同时,苏联在T-64以后批量装备的坦克都采用了自动装弹机。这一设计并非为了提高发射速度,而更多是为了将四人乘员组减少到三人,减少正面投影,由此降低全车尺寸和重量。
当然这种设计的代价也是显著的。轻小紧凑的无尾舱半球形炮塔使坦克炮的仰角受到限制、自动装弹机需要用威力有所损失的分装弹、车底弹药被击中时容易殉爆、没有尾舱的炮打在侧向射击时由于平衡问题会影响命中精度。
但从苏联战争哲学出发,这是可以接受的代价。毕竟坦克本来就是专注于在宽阔平坦地形上决战的武器,就是要迎面扑上去。大仰角射击只有在城镇和山区作战才是必要的,侧向射击也不是主要样式。在弹药殉爆方面,不被击中才是生存的王道。
更重要的是,对坦克来说,硬地上的速度和加速非常重要,但松软地形上坦克的通过性则取决于它的战斗全重。在乌克兰战场上,“豹二”等西方坦克正是大量遇到松软地形陷车的问题。这种陷车问题在和平时期还能拖出来,在战斗中,这就是死路一条了。
在苏联系统的坦克战思维下,坦克是主战平台,但是专器专用,只需要专心反坦克。苏联会将侧翼掩护、反步兵或者在复杂地形为下车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务交给步战。这使得步战不仅需要跟上坦克的行动,还需要能让车载机械化步兵乘车战斗,避免因为步坦速度不匹配而拖累坦克的行动。在苏联的战争哲学下,机械化步兵下车战斗只会在不得已的时候发生。
因此,苏联步战不仅需要有较强的火力,还要拥有反坦克能力。所以,BMP1/2搭载了发坦克导弹,BMP3则配备了炮射导弹。但这些武器只是为了让步兵战车在坦克战环境中有自保能力,并非用于进攻性反坦克作战。
而与之相对西方则将坦克作为多用途平台,兼顾反坦克和支援步兵作战。同时机械化步兵的主要作战方式是下车作战。所以西方的步战相对重装甲、轻火力,反坦克能力也不重要。
在这种作战哲学指导下,德国“黄鼠狼”步战只有20毫米炮,英国“武士”步战主炮口径加大到30毫米,但都没有反坦克导弹。只有美国“布莱德利”步战在25毫米炮之外在加上“陶”式反坦克导弹。
俄军缴获的德国“黄鼠狼”步兵战车。图片来源:社交媒体
相对来说,最有特色的是法国AMX-10RC轮突。这是一款轮式6x6突击炮,其上搭载的105毫米炮的威力可以对标第二代主战坦克主炮。这使得它虽不足以击穿三代坦克的正面,但可以对三代坦克侧后面拥有足够的杀伤力。
而且相比于履带式车辆,轮式车辆的速度和行驶里程就高多了。在海湾战争中,法国第六轻装甲师以AMX-10RC为主力,在盟军主攻轴线左侧,利用速度和行程优势绕过伊拉克军队防御,长驱直入,从侧后对伊军主力形成包围圈,对动摇伊军防御有很大作用。这其实是玩了一把马奇诺防线之战的重演,只不过法军这次成为了机动突破的一方。
在今天轮式突击炮的概念很流行。这种装备对部署在缺乏坚固防线、有很多空隙的宽大战场上的敌军部队特别有用。近些年来,中国在这方面发展力度不仅很大,使用规模上还遥遥领先,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苏联和西方战争哲学也反映在部队训练上。苏系军队不强调高度训练,不拘泥于精兵,符合数量本身就是质量”的哲学。欧美军队特别强调高度训练和精兵,但欧美先进装备在斗志低下、缺乏训练、战术拉胯的军队手里败绩累累,沙特、阿联酋军队在干涉也门内战中的拙劣表现就是例子。
俄乌战争真的终结了质量与数量的争论吗?
回到俄乌战争,在扎波罗热反击战之前,乌军斗志不可谓不高。战术方面,一年多的血腥淘汰后,尽管未必对西方胃口,但在俄乌战争中活下来的老兵都具备高超的战斗和战场生存技能,其技战术素质不能用和平时代和西方的标准来衡量。
然而在战役上,扎波罗热反击战的突然性已经丧失,其进攻轴线和时机高度可预期。在战斗层面,乌军战术呆板,试图依靠坚甲利炮正面猛冲。但是甲不够坚,炮常在看到敌人已被打哑了,这使得俄军甚至不需要利用其军队规模优势,就能获胜。
扎波罗热反攻期间58集团军宣称击毁乌军“豹-2”主战坦克。图片来源:社交媒体
与乌军不同,俄罗斯具有人口优势,但从战争一开始,俄军就没有倾巢而出。战争初期的失利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投入的兵力不足。直到现在,一般认为战区俄军依然不具有兵力优势。
不少西方分析认为,现在在乌克兰战区俄军有30万人。事实上,由于俄军总兵力在动员后依然只有130万人,考虑到新近加入北约的芬兰方向,俄罗斯需要设防的敌对边境线很长,所以乌克兰战区内的俄军可能以精锐部队为主,投入30万部队只会是高估,不会是低估。
而另一方面,乌军总兵力已达80万,甚至90万。整虽然乌克兰后方防务有北约托底,但是由于哈尔科夫-苏梅一线与俄罗斯接壤,白俄罗斯方向也需要设防。一线战区人数会更少。但是即使只有一半投入战区,也至少有40万人。
同时长期的血腥战争使得乌军大量减员,珍贵的老兵集中在少量精锐部队,导致一般填线部队的素质不高。
这使得战场呈现奇特的倒转:从战术到装备到军事传统,传统上更依赖数量的俄军反而成为数量较少、质量较高的一方;而得到北约加持的乌军反而成为数量更多、质量欠缺的一方。这数量对比的倒转使得以大马金刀、粗线条强攻传统著称的俄军拥抱了多层的弹性防御;而拥抱西方,试图采用穿针引线、点穴攻心战术的乌军反而由于突破太不给力,被打得灰头土脸,俄军甚至连机动防守都没用上。
这也使得在包括扎波罗热战线的俄乌战场上,西方装备、还有乌克兰战争早期的被缴获的俄军装备,都不是在想定的大规模坦克战中被缴获的。
乌军坦克扎波罗热基本上是陷入地雷阵后被炮火或者武直反坦克导弹击毁的,还有一些因为在软地中陷住了,被迫放弃。而战争早期损失的俄军坦克,基本上是在城镇作战中在步兵反坦克火力零打碎敲中损失的,还有很多因为机械故障而被放弃,有些状态相当完好,尤其是那些被乌克兰农民用拖拉机拖着示众的。
所以苏联的数量路线和西方的质量路线的优劣,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实战的验证。
可以想见,乌克兰战争对未来陆军战术和装备发展有很大影响,但最大的教训是:战争常常以想象不到的时间、地点、方式在想象不到的对手之间发生,战前精心设计的装备和战术在战时常常需要大幅度调整和适应。
毕竟马奇诺防线在坦克的迂回下变得毫无用处,为大规模机械化作战而训练和装备的美军在从越南到阿富汗的反游击战场上处处被动。
海湾战争这样的摧枯拉朽反而是例外,这是因为萨达姆和美国同样向后看,同样用上一次战争的经验教训指导下一次战争。
但是看后视镜开车是要翻车的,下一次战争怎么打,谁都没有靠谱的水晶球。但办法是有的:精兵,多多的精兵。
精兵不是偏科生,而是全科优秀。只有这样,才能快速适应变化和预料不到的战场。但如兰切斯特平方律指出的那样,精兵也需要一定的数量,数量太悬殊还是不行。
毕竟杀手锏只是资源有限时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要可能,全员精兵才能提供最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更多的胜算。这肯定开支巨大,但“便宜无好货”,对于生死攸关的国防来说,尤其如此。
更重要的是在政治层面:军事是政治的延伸,但过度的政治干预会导致军事失败。当年希特勒严令东线德军一步也不许后退,导致德军丧失弹性防御的机会,最终在力不从心的消耗中被苏军一路平推到柏林。
当地时间2023年5月11日,巴赫穆特附近Krasnohorivka,俄乌冲突持续,当地房屋遭到严重破坏。图源:澎湃影像
今天,泽连斯基被哈尔科夫和赫尔松的反击胜利冲昏了头脑,在顿巴斯前线以巴赫穆特为代表的,没有战略价值的地点寸土不让,致使乌军主力和战争资源长时间被拖住在次要方向,耽误了在扎波罗热的反攻。反而是俄军利用这段时间极大地加固了防线,成为乌军反攻失败的重要原因。
在巴赫穆特之后,泽连斯基继续坚持寸土不让原则,乌军在阿夫迪耶夫卡、恰索夫亚尔继续巴赫穆特的错误,在拼消耗中浪费宝贵的实力和信心。
现在乌克兰战争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而莫斯科人民则多了一个初夏欢庆的好地方。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2025年胜利公园会展出什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俄军 德军 乌军 一战 火器 主战坦克 军事同盟 阿道夫·希特勒 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
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 帮朋友化妆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浙江大二女生冲上热搜,彩妆,妆容,模特,王
2023吉林省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政策解读 2024张杰上海演唱会启东直通车专线时间+票价 马龙谢幕,孙颖莎显示统治力,林诗栋紧追王楚钦,国乒新奥运周期竞争已启动 全世界都被吓了一跳(惊吓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