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4-04-28 06:06:51
晚秋微霏秋雨美诗七首:被拥听秋雨,睡美雨声中
一阵秋雨一阵凉,尤其晚秋时候,风雨带来快速的降温。但是风雨也不总是狂风骤雨,在冷空气盘旋徘徊的江南和长江中部地区,总会有一段时间连绵的微霏的秋雨。
经过最初的不适应之后,人们备上了秋冬的衣裳,逐渐适应了凉冷,秋雨固然让外出的兴致和心情打了折扣,但此时的秋雨带来另一种静谧和凉润,此时是秋季蔬菜作物最好的快速成长期,同时也是人最好的调理时段,因为温度冷爽微寒,宜于静心读书,细雨霏霏,造成的听觉的舒适,薄被软枕,更适合高质量的睡眠。这种舒适弥补了长夏带来的睡眠不足和身体损耗,反而使人们更有精力面对漫长的秋冬和繁杂的事务。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秋雨夜眠》唐朝·白居易
白居易这首晚秋的雨诗,虽然写得是他老年的生活场景,实际也是很多人在秋雨中的感觉。
比如晚秋,有了舒适的被窝和枕头,夜晚变长,在霏霏细细的雨声中,睡眠更加沉定香甜。
所以一句“睡美雨声中”实在是很多人的共鸣。此时不像夏天酷热,又不像寒冬,出手成冰,半冷半暖,细雨如同天籁是天然的助眠器。
当然白居易在唐朝还是过着传统的秋天的生活,比如用木炭作燃料,获取饮用的热水,但是为了不浪费残火,会在余碳上,温水,这样早上起来就有温水洗脸和饮用。
那么唐朝的建筑木质结构多,容易霉烂,在室内会用熏香的方式保持干燥,并且也有保温和清新空气用具的作用。有一种熏笼,里面点着香,外面搭上被窝衣服,可以干燥温暖防潮。
当然根据家庭情况来设置使用。
白居易晚年居住在洛阳,唐朝的气温和当代类似,这样的保暖工作,北方的人只是时代不同略有变化。比如可能很多家里,现在就要开暖气了。
白居易的室内,再怎么保暖,也不会像空调那么舒服,但是被窝是暖的,他有点贪恋那床铺的温柔,却已经知道,风停雨止,窗外的晴光将树叶的红,渲染进室内,外面的地上定是枫叶满地,红成一片斑斓秋色。
一夜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但是白居易却没有那种落花之悲。
因为落下的红叶,也是满满动人的秋美啊,他是今天的贵族,满园红叶,等着他慢慢起床,一一检阅。
“竟日声萧飒,兼风不暂阑。
竹窗秋睡美,荻浦夜渔寒。
地僻苔生易,林疏鸟宿难。
谁知苦吟者,坐听一灯残。”五代李中秋雨二首《其一》
这晚秋的雨,一整天都在下,还时常夹着风声,大有无休无止的状态。
但是这肯定不是狂风暴雨,风大约三四级,雨是小雨或者微雨。
这样的天气,当然最适合休息,睡觉。所以他也用了“竹窗秋睡美”的句子。不过,如果在窗前种了竹子,那雨声会更加细密,环境会更幽静,如果被窝温暖,也就更愿意长睡不醒,
不过诗人却别有兴致,因为他想到这样的夜晚,在江上打鱼的人,一定会更加寒冷吧。此时鳜鱼肥,是渔民最忙碌的季节,虽然他们芦花被底一生寒,是生存和对家人的责任,让他们守在风雨的寒江,哪怕是冰雪的冬天。
我很感动作者能够在自己的小安逸里,联想到他人的辛苦。
这样的秋雨,有利也有弊,利在于,自然的草本,此时又迎来了它们的生长旺盛期,包括苔藓,菊花,小草,秋天的蔬菜,弊端在于,秋天是动物们开始忍受寒冷的季节,大雁和燕子都早早飞往南方,证明鸟类也怕冷,那么不迁徙的留鸟们,该怎么面对生存呢?至少它们的窝是在风雨里的,且随着秋天树叶的凋零,鸟巢会更多是暴露在霜天风露中。
本来他是可以睡觉的,但是总总秋思和慈悲,让他失眠了,他听着窗外的雨,静静感受着烛火在夜晚的燃烧。
或者他想起家乡的亲人,此时还在打渔的船上,又或者他想到了人生类似的种种艰辛。
:
“似雾如尘有却无,须臾密密复疏疏。
忽忘九月清霜晓,唤作蒙蒙二月初。”宋朝杨万里《秋雨叹十解》其一
晚秋有时候的雨,也如初春和仲春,从现代气候学来讲,这两个时段,都是太阳处在赤道和回归线当中,温度和湿度略有近似。尤其是在小的草本上有所体现,比如适合春秋两季的小的草本繁茂生长,也得力于这样有如春天连绵的秋雨。
比如此时的雨,如烟雾如细尘,有时密有时疏,细雨横斜烟雨如织。远山近水,都朦胧在一片烟雨水汽里。
我们记得唐朝刘禹锡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实际这晚秋在某种时候也类似早春,尤其这样烟雨季节,草本在烟雨滋润成青色,就算是柳树不那种发芽摇曳的新绿,烟雨之中自有一种清秀美。
所以杨万里用了一个动人的比喻,如果你忘记这是农历晚秋九月的早上,你简直认为这就是二月烟雨濛濛草木蒙蒙的春天。
这样的雨,滋润原野花开,秋菊茂盛,这样的雨,滋润秋草蓬勃,蔬菜成长,这样的雨,滋润人内心的相思,连绵如草色,从无断绝。
从一种萧条里,去感受,去发掘生机,这是杨万里的特长,而这样的人生和思想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
“雨声疏复密,窗影暗还明。
赤米香炊饭,青蔬淡鬻羹。
闲中长棋格,病後减诗情。
惟有桑麻事,邻翁与细评。”宋朝·陆游《秋雨·雨声疏复密》
我喜欢陆游的真实和接地气,就凭借着他晚年,有福不享,践行着耕读世家,躬耕和读书两不废弃的真实实在,我喜欢他的秋冬,没有普通文人的矫情。哪怕是秋雨,在他笔下,也有着生命的质朴的欢喜。
秋雨萧疏,但是一会就密集了。天色暗下来,黄昏提前来到,房间里提前点上了灯,有是明亮的烟火气。
厨房里蒸着红米饭,桌子上是清淡的青菜和汤水。秋雨中,因为生病,我很少写诗,却用下棋打发着病中的时光。
最喜欢在这样的秋雨里,邻居家的老人和我一起谈着庄稼事,说说今年的雨水,今年的收获,田野还有哪些作物,有没有新奇的菜种和种植方法,
“被拥听秋雨,儿扶上夜香。
甑炊霜後稻,糟渍社前姜。
马病空思路,僧归却住房。
风扉久呕轧,错认橹声长。”宋朝·陆游《闲趣·被拥听秋雨》
这是在病中的床上,听着秋雨。儿子孝顺,替他点燃了助睡的香。为了他的病好,最新的霜秋稻米蒸在了锅里,还有他喜欢吃的腌老姜。
但是陆游病中,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在想什么呢?在睡梦中,他梦见自己在急忙赶路的水乡,他是梦中听到了征召,急忙去报效国家。
但是醒来才发现,原来是,风吹门扉那种呕轧声,在梦里,他听到了前行击水的橹声。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的晚年虽然做着最辛苦的农村的耕读事,他从来没有忘记收复北方失地的梦想。那秋雨中的梦,是如此动人豪放。
“霜月兼寒雨,高斋伴寂寥。
已能阴漠漠,更自韵萧萧。
宫迥天低阙,津长雾失桥。
芦灰迷桂晕,梁屋掩霞朝。
烟重兰摧叶,风凄柳劲条。
远沉缑鹤唳,轻送洛鸿飘。
瓮圃应馀汲,芝岩定长苗。
有人思旧隐,归驾不须招。”宋朝宋庠《洛城秋雨》
这首洛阳秋雨,是要慢慢地读。因为你读来不是萧条,是满满的渴望家园的气息。
那晚秋九月的雨,是这样的弥漫,我在高处的书房推窗看着它。
你看它阴云漠漠,又细雨萧萧,笼罩着整个洛阳城。
在烟雨中,那遥远的宫阙半隐半现,但宫阙的角却分外分明,而烟雨弥漫,远处的长桥隐没在烟雨里。
在这样的雨中,一切都不分明。
但是在近前,你却可以看到兰草的叶子已经枯萎,但是,柳树的枝条在风中强韧的摇曳。
我看见天上的大雁开始南飞,我想象山野是另外的景象。
那田园里的菜蔬,此时应该有多余的雨水,那岩石经过雨润,一定茁生出新的嫩苗。
我要回乡了,不需要人召唤,这秋雨就是最好的召唤。
在洛阳,这里的雾失楼台,雨迷津渡,兰草破败,万物萧条,但是我的秋雨,在家园,在山野,滋润的一切刚刚好。
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实际上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生命的长河中不断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定位和生活方式。有时候放弃不失为一种新生。霏霏秋雨使人宁静,这一阶段,让人更有分明的自我,也最适合深思熟虑的决策。
“秋雨沉沉酒醒迟,小窗灯火对唐诗。
是谁隔屋鸣弦管,恰似吴山梦觉时。”宋朝·赵文《秋雨》
这首秋雨诗的美,恰恰映照了很多人秋雨夜读书,在一窗细雨之下,窗前有灯火,案上有唐诗。
秋夜适合读书,更有秋雨隔绝世声,反而让精力更集中,思维和想象最活跃。
小窗灯火对唐诗,有一种读书人的情境之美,是我最喜欢的秋雨诗句之一。
但这首诗却另外有一种悲凉的背景。
赵文经历宋朝的覆灭,他是文天祥的门下弟子,亡国之悲,就这么无声在这首诗里。
我醒来,桌子上是灯火唐诗。
隔壁谁家的管弦,吹的旧歌曲,让我恍惚还在,旧国的京城。
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但是分明,一切都不再是当初。
这首诗其实很耐读。它的历史苍凉感和情境之美,不可多得。
但是也分明了一种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国人来说,历经磨难,也不朽。
如同那句美丽的“小窗灯火对唐诗”。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本文结束,喜欢的朋友们请点赞。
本站发布的相关文章已登记【鲸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本站有权进行维权!标签: [db:关键词]
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 帮朋友化妆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浙江大二女生冲上热搜,彩妆,妆容,模特,王
2023吉林省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政策解读 2024张杰上海演唱会启东直通车专线时间+票价 马龙谢幕,孙颖莎显示统治力,林诗栋紧追王楚钦,国乒新奥运周期竞争已启动 全世界都被吓了一跳(惊吓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