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宝宝误吞异物的家庭急救宝典

来源: 最后更新:24-04-19 09:27:39

导读:虽然大多数妈妈都知道,一些过于细小的物体不适合当作儿童玩具(怕孩子误吞食),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虽然大多数妈妈都知道,一些过于细小的物体不适合当作儿童玩具(怕孩子误吞食),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就算你能预防他吃一些酷如钮扣,硬币之类的玩具。但却很难预防孩子因吃一些果子而不小心被卡在喉咙,而造成致命的伤害。

所以,家有儿童的家长,你一定要学会一些急救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今天,做妈妈育儿网小编就和大家讲解一下,当宝宝误吞异物或在吃某些食物不小心被卡住的正确处理方法:

宝宝被食物卡住的急救方法:

当孩子发生异物呛入气管时,家长千万别惊慌,首先应清除鼻腔内和口腔内的呕吐物或食物残渣,但不要试图用手把气管内的异物挖出来,建议试用下列手法诱导异物排除:

推压腹部法:将患儿仰卧于桌子上,抢救者用手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适当加压,另一只手柔和地放在胸壁上,向上和向胸腔内适当加压,以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反复多次,可使异物咳出。

宝宝误吞异物的家庭急救宝典

 

拍打背法:立位,抢救者站在儿童侧后方,一手臂置于儿童胸部,围扶儿童,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倒立拍背法:适用于婴幼儿,倒提其两腿,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亨利·海姆立克教授是一位资深的外科医生。他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的动物实验,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救护者站在患儿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儿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

小儿吞食异物的急救宝典

小儿吞食异物的宝典一:

在立即给急救中心打电话求救的同时,清除孩子口、鼻内的食物残渣。

小儿吞食异物的宝典二:

拍背可将孩子倒提起来拍背。如果孩子年龄稍大,可让孩子趴在你的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连续用力拍其背部4下,迫使异物排出。催吐将手指伸进孩子口腔,刺激其舌根催吐。此法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海氏法美国医生海姆里斯于1982年发明此法排除气管异物,简便易行,成功率较高。具体方法是:用双臂从孩子身后将其抱住,一手握拳,用拇指掌 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后、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重复 操作一次。

对于较小或已丧失意识的孩子,抢救者可将其置于平卧位,然后两手交叉放在患儿心窝处,用力迅速向上加压推挤。

宝宝误吞异物的家庭急救宝典

 

救治机理:由于突然增大了患儿的腹内压力,使其横膈上抬而推挤胸腔,迫使肺泡余气经气管冲向喉部,将卡在气管内的异物冲出。因此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让患儿取右侧卧位孩子发生气管异物时,应马上让孩子取右侧卧位,以便使异物由总气管进入较粗短的右支气管内。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异物上下移动或卡人较狭长的左支气管,使左支气管保持通畅,维持呼吸,为去医院抢救赢得时间。若采取上述方法均未奏效,应分秒必争地尽快送医院耳鼻喉科,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对呼吸停止者应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

小编提示:小心提防,把握细节

尽可能将食物(包括果冻)捣烂、碾碎以后再喂给孩子。常言道:吃不言,睡不语。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让孩子养成认真吃饭的习惯,不可边 玩边吃或仰卧位进食。孩子哭闹或嬉笑时,不可往孩子口中塞食物,尤其是瓜子和花生米等坚果类食物。

勿使小儿接触纸片、碎鸡蛋皮等生活垃圾。给孩子选择合适 的玩具,不要给幼儿玩易拆卸成小块的玩具,包括笔帽、塑料管、纽扣等。玩气球时,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将气破碎片放在嘴上吸。教育小学生勿养成咬笔头、笔帽的 坏习惯。

 

宝宝误吞异物的家庭急救宝典

 

有关小儿吞食异物后的人工呼吸:

1、松开颈部衣物,如领带、领口等,尽可能使孩子气道畅通,并清除口腔及咽喉内任何看得见的异物。

2、急救者张大嘴巴,深深吸气,用手指捏紧孩子的鼻孔,将嘴紧罩在孩子的嘴上。

3、将空气吹入孩子的肺中,直到他的胸部扩张到极限为止,接着将嘴移离孩子,呼出残余的空气,看孩子的胸部收缩后,再吸人新鲜空气。然后再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

4、施过两次人工呼吸后,检查孩子脖子一侧的大动脉,若有了跳动,可继续施行人工呼吸法,直到孩子恢复自然呼吸为止。

5、如果孩子心脏停止跳动,必须立即为他做体外心脏按压。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454978.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