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让孩子远离“小胖墩”的饮食与运动

来源: 最后更新:24-03-04 06:54:31

导读:肥胖儿童和肥胖的成年人一样同样有怕热、嗜睡、嘴馋、爱吃零食、不好活动等习惯。他们动作笨拙、反应迟钝,

肥胖儿童和肥胖的成年人一样同样有怕热、嗜睡、嘴馋、爱吃零食、不好活动等习惯。他们动作笨拙、反应迟钝,因而在集体活动中常是小伙伴们取笑、逗乐甚至是讥讽的对象。

例如,有的肥胖儿童由于胖而不能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被认为是“不合群”。有的因为体育不能达标拖了全班的后腿而遭到责怪。

有个身体肥胖正在减肥的小女生表示,由于身体肥胖,她已两年多没上过体育课了。更使她痛心的是,周围的人用看“怪物”的眼光去看待她。为此,每天上学、放学她都选街上人少时走。平时也很少出家门。

肥胖伤害儿童的自尊心,使其心灵受到刺激。为了躲避嘲笑,他们很容易“不合群”,以致性格变得孤僻,甚至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很多中国的父母认为儿童肥胖不要紧,特别是刚出生的时候,以胖为荣,结果错过了最佳控制儿童肥胖的时机。

“小胖墩”虽然看上去很可爱,但是烦恼多,危害大,不仅会影响小孩的日常生活,还会引起各种疾病,特别是肥胖引发的脂肪肝,和乙肝一样会引发肝癌哦。爱孩子,就要给他健康的未来,快来帮助他们控制体重和减肥吧。

让孩子远离“小胖墩”的饮食与运动

儿童肥胖该怎么减肥?

一、合理的饮食

合理的营养是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基本要素,应避免高糖、高脂肪及高热量的饮食,不要吃零食,且要坚持运动。不要依赖药物,更不能滥用减肥药物。

1.维持均衡营养。只要每天吃到两小碟蔬菜、两份水果、三小汤匙植物油、约120克肉蛋加上三碗米饭,并将这些食物平均分配到三餐,就能达到营养均衡。应禁食高糖、高油脂、动物性油及零食(糖果、饮料、点心、饼干、核桃、油炸食物、花生、瓜子)。

2.多食糙米、胚芽米、且在饥饿时宜食用热量低又具饱足感的食物,如稀饭。

3.烹调宜清淡,不可太咸,多用水煮、清蒸、清炒及凉拌法做菜,且以植物油为主要食用油。

4.让肥胖儿养成细嚼慢咽习惯,如此可因吃得慢而吃得较少。

5.让孩子吃饭前先喝汤,如此可减少食量。再将其该吃、可吃的份量置于专用的盘中,这样做比较容易控制食量。

6.让孩子吃完饭再看电视,以免一边看书或电视,而在无意中饮食过量。

7.减重以每日少于约2100千焦的热量为原则,不宜太快地改变身体状况,以免因快速减肥使得水分、电解质大量流失,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8.必须逐步使肥胖儿的食谱符合其年龄的病程的要求,每餐按食谱定量食用,且必须依需要给予适当的调整,最好能与医师相互配合。

9.要求小孩养成饭后、食后刷牙的习惯,可使其因嫌麻烦而少吃一些食物。

10.向亲戚朋友“宣告”帮助实施减肥的决心,也要小孩告诉他的朋友他要减肥,凭借外界的压力增强减肥的决心。小孩减肥因动机不强,所以一定要家长大力促成才能有所进展。

让孩子远离“小胖墩”的饮食与运动

二、恰当运动

正值发育期的儿童,减肥的重点应放在增加能量的消耗方面,要将运动自然地融入在生活中,让小孩能愉快地进行各种减肥运动。

引导儿童做减肥运动应注意以下事项:

1.鼓励而不讽刺。小孩幼小的心灵很敏感,他们需要被尊重,需要有安全感。父母在陪小孩减肥的期间,切忌用讽刺的口吻,使用“激将法”。如此就算真的减肥成功,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应将道理和治疗方案耐心而详细地告诉孩子,以得到他们的密切配合。

2.运动要具有趣味性,使小孩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小孩对减肥的要求不高,所以要小孩能心甘情愿地做运动,就要以趣味游戏为导向,且运动的强度不要造成孩子呼吸过分急促,产生挫折失败之感。最好让小孩在温馨、有安全感的气氛下进行活动。

3.让小孩增加身体活动的机会,减少静态生活方式。如果家庭空间够大,可在家设计一些方便运动的器材及活动的环境,也可利用周未假日举办家庭郊游、登山活动,让孩子由习惯运动进而喜欢运动。

4.运动量以适度为宜。运动减肥要规律持续地进行,不可因求速效而在短时间内从事过量的运动,以免造成肌肉骨骼的酸痛,使儿童因不适而加以排斥。

在各种运动疗法项目中,可以偏重一些以不变足为支撑点的内容,如坐着和躺着做操、游泳、乒乓球、踢毽子、骑自行车、溜冰、散步、快走、划船、伸展操、健身操等。最好能为小孩拟定一个综合的锻炼计划。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43969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