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孩子发烧量体温哪种方法最好 孩子发烧这8个真相须知

来源: 最后更新:22-06-01 10:03:14

导读:孩子发烧,其实是爸爸妈妈在小儿护理上非常常见的一个小儿病症。所以对于如何应对宝宝发烧的事情,爸爸妈妈

孩子发烧,其实是爸爸妈妈在小儿护理上非常常见的一个小儿病症。所以对于如何应对宝宝发烧的事情,爸爸妈妈们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像比如说,不少妈妈都知道,孩子发热超过38.5℃就需要服用退热药物了;孩子没有38.5℃刻意通过物理方法来讲降温……

但是,这38.5℃指的是什么部位测量出来的温度呢?不同部位测出的温度分别多少度算是发热呢?另外,关于宝宝发烧还有一些知识,小编就得都应该再给各位爸爸妈妈做一个科普,因为关于宝宝的事情,真的是无小事。所以,各位妈妈也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孩子发烧几个常见问题

一、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哪些?

测量体温的部位一般分为口腔、腋下、肛门、耳道、额头这五种,其中肛温和耳温最接近人体中心温度。

口温+0.5℃=人体中心温度,腋温+1℃=人体中心温度。额头温度受环境影响起伏较大,一般不建议。

二、给孩子测量体温哪种方法最好?

一般建议测量肛温、腋温或者口温这三种。其中婴幼儿首选测量肛温,因为这种方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得的数值也较准确,但是腹泻严重的宝宝不建议测量肛温。

三、哪种体温计最适合家庭使用?

首选数字化的电子体温计。

水银温度计因为易破碎容易造成危险,所以美国儿科学会一般都不再建议使用了。

耳部红外线体温计(俗称“耳温枪”)的精确度取决于其红外线束到达鼓膜的能力,但是有的孩子耵聍多的时候或者耳道中存在小型弯曲的时候,这时测得的数据就不太准确了。

不过因为耳温枪使用起来很方便,在宝宝不配合的情况下无疑成了最适合的体温计了。

个人也一直习惯用耳温枪给孩子测量体温,简单方便,虽然会有些许误差,但是并不会造成大的困扰。

四、体温多少度称为发热呢?

耳温>38℃为发热;

口温>37.5℃为发热;

腋温>37℃为发热。

肛温>38℃为发热。

五、发热到多少度需要吃退热药?

常说的发热超过38.5℃需要服用退热药物,通常指的是腋温。

一般常说的“体温”通常指的都是体表温度,医学上一般也是指腋温。

注意:并不是说只要体温超过38.5℃就必须用药,建议结合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等情况综合判定。

六、退热药如何选择?

3个月及以上的孩子出现发热时,可以吃对应剂量的乙酰氨基酚。

6个月以上的孩子出现发热,可以吃对应剂量的布洛芬。

国内常见的宝宝退热药物“美林”,主要成分就是布洛芬。

七、宝宝发热时什么情况下需要尽快就医?

不满3个月的宝宝出现发热时。

3-6个月的宝宝,肛温≥38.3℃。

6-12个月的宝宝,肛温≥39.4℃。

孩子发热持续72小时以上时。

孩子体温超过40℃时。

孩子出现持续呕吐或腹泻。

孩子不配合喝水、尿少、哭时泪少、口干等脱水症状。

孩子出现惊厥、无休止哭闹、疲软无力、皮疹、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

孩子剧烈头痛、前囟门突出、脖子发硬等迹象。

总之,孩子发热后出现上述任意一种情况时,稳妥起见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做仔细检查。

八、如何进行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用温热湿毛巾(37℃左右)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手肘内侧、膝盖弯内侧等部位。

温水洗浴:

给发热孩子洗温水澡,水温建议29.4℃-32.2℃之间,没有温度计可以测量的时候,建议用手腕或手背感受下水温,有微温的感觉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

以上两种方法该如何选择,可根据孩子当时的状态以及实际条件来选择,比如天气凉的时候可以选择擦浴,而夏季的时候可以选择洗个温水澡降温。还有孩子明显不舒适的时候也不建议洗浴。

总之,物理降温只是辅助降温手段,孩子出现明显不舒服、打寒战、嘴唇发紫等异常情况时最好先停止。

说在最后:

说到这里,不得不补充一句,家长们带发热孩子去医院或者说在网络咨询他人意见时,请尽量明确说明宝宝的体温度数是在哪个部位测得的结果,并不需要自己刻意去换算(比如习惯加0.5℃),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孩子发烧时妈妈着急是肯定的,可千万别因此太纠结这个温度数值到底是多少,要知道咱们的体温一天当中都是有起伏变化的,而且受环境或者人体活动的影响,体温都是有上下波动的。再加上还有温度计的误差,所以要做到完全精确实际是不可能的事情。

孩子发烧妈妈该怎么办呢?

个人的看法是,多结合宝宝的精神状况以及食欲等情况来判断。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他能吃能喝能睡,而且玩起来也和往常一样的话,即使有些发热,只要体温不是太高,都是不需要过分担心的。

别忘了,孩子发烧时,多喝水、多休息、尽量吃流质食物才是妈妈们当下做的事情。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40653.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