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了解了孩子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才好对症下药

来源: 最后更新:22-06-01 03:45:06

导读:孩子的健康是现今必须关注的问题,必竟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孩子的身体各项机能发

孩子的健康是现今必须关注的问题,必竟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孩子的身体各项机能发育不成熟,抵抗力差,所以极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发生, 其中发烧就是常会出现的症状表现。

小儿发烧多是患感冒的表现,一般在发现时就会进行治疗。但部分在治疗之后,极易出现发烧反复出现的情况,危害极大。因此,作为父母就必须关注这个问题。

那么,到底小儿反复发烧的原因有什么呢?在宝宝发烧时作为父母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知道了宝宝发烧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并对症下药,就可以在宝宝发烧时轻松应对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八一八孩子反复发烧那些事,帮助更多的父母解决难题。

孩子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一、小孩反复发烧的原因

1、非感染性发热:非各种传染病引起的,无菌性物质或各种炎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2、不明原因发热: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 即不明原因发热。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3、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对其诊断之前应严格除外全身性或局部性炎症所致的发热, 并除外其它发热病因。颅内疾病伴有发热时多为危重病例, 其中大部分患者的发热是因颅内炎症、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所致。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 一时查不出感染源或感染的原因者, 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应反复寻找全身或局部性感染原因以除外之, 并注意有无药物热及其它发热的原因。

4、持续性发热:当口温高于 37。3℃或肛温高于 37。6℃,一日间的变化超过 1。2℃,即称之为发热。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区分为下列几种临床分度:低热 37。4℃~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持续4周以上,为持续性发热.

既然知道了原因,那么,要如何帮宝宝退烧呢?

二、帮宝宝退烧的方法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热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睡冰枕、用退热贴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孩子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5、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使用退烧药

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腋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当孩子发烧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带孩子去医院:

(1)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2)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5)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知道了原因和解决方法,各位爸爸妈妈们,在给孩子反复发烧时都知道怎么做了吧。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40554.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