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宝宝缺铁贫血怎么办 该吃什么食物才能补铁呢

来源: 最后更新:23-03-24 09:27:39

导读:对于宝宝的吃穿住行,聪明的妈妈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计划。但是,往往要做到这些,是很难的。就拿

对于宝宝的吃穿住行,聪明的妈妈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计划。但是,往往要做到这些,是很难的。就拿为宝宝检查微量元素来说,有很多妈妈都不可以提前做到。而是等到宝宝出现了各种症状之后,才后知后觉的,觉得宝宝应该补充些什么。

就如一位妈妈说他的情况,宝宝已经6个月大了,前几天在母婴店做测试,才说是宝宝贫血。但是之前,我还没有察觉,我想问下到底需要给宝宝补铁吗?

一看这位妈妈的问题,小编就知道,她就是一个“妈妈盲”,而且,我相信这样的“无知”的妈妈还大有人在。请各位妈妈记住,宝宝缺铁,后果是很严重的,这可是直接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

案例分析

宝宝出生6个月以后,胎儿时期储存的铁已经消耗差不多了,对铁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这个时候就需要从辅食中获取足够的铁,否则就容易发生贫血。铁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具有造血功能,还在血液中起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作用,对维持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保持良好的记忆和思维活动起重要作用。

宝宝缺铁会怎么样

宝宝缺铁会造成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宝宝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贫血会使血液带氧能力降低,对宝宝呼吸、消化、循环系统功能,以及体格发育和智力都有很大的影响。长期贫血的宝宝,食欲不好、消化不良,个子矮、体力差,智力下降,情绪也不稳定。

宝宝缺铁的表现

■ 宝宝头发细黄、干枯、脸及口唇苍白;

■学习能力不好、反应慢、智商低下;

■ 常烦躁、睡眠不好、精神不集中、免疫力不好、常生病、疲劳、心慌气短、食欲不好;

■ 爱咬指甲、指甲没光泽、脆薄、乱吃东西,易患口舌炎症;

■ 宝宝长得慢、学步慢,成长发育显得比别人家的宝宝迟缓些

哪些宝宝容易缺铁

①先天性铁储备不足的宝宝,如:妈妈孕期铁的摄入量不够或早产、双胎、胎儿失血的宝宝。

②生长速度较快又不能及时补铁的宝宝。

③铁摄入不足的宝宝,出生4-6个月后,没有按时添加含铁的辅食。

④挑食、偏食的宝宝。

⑤患有疾病的宝宝,如:经常腹泻、肛裂等疾病,由于长期少量出血,导致缺铁性贫血。

2岁前这样喂宝宝,远离缺铁身体好

①母乳或配方奶,坚持喂养到2岁

虽然母乳含铁量不高,但母乳中的铁非常容易被宝宝吸收,配方奶粉里通常都添加了能满足宝宝需求的铁元素。因此,无论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还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在添加辅食的同时,都要尽可能久的摄入奶,最好能喂到2岁。

②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宝宝出生的前6个月一直在消耗身体里存储的铁,所以,在4-6个月期间根基宝宝情况添加辅食,要通过“吃”来补充铁、防止贫血;宝宝每天需要铁的总量为12毫克,含铁丰富的食物可保持每周给宝宝食用1-2次。

③添加辅食,首选含铁的婴儿米粉

刚添加辅食的宝宝,米粉比含铁食物(动物肝脏等)更安全,不容易引起过敏,而且米粉容易被宝宝消化。选择米粉时,可首选额外添加铁、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婴儿米粉。

④远离富含草酸或鞣酸的食物

富含草酸或鞣酸的食物会和铁结合成不易吸收的铁盐,影响铁的吸收。在给宝宝补充含铁食物的同时,不要选用含有草酸或鞣酸的蔬菜(如:菠菜)和果汁(如:苹果汁)。

补铁的好助手——维生素C

维生素C可将食物中含有的“三价铁”还原成易于人体吸收的“二价铁”,以提高吸收率。所以食用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时,可搭配一些水果和蔬菜一同食用。

蔬菜中富含的维生素C要比水果中的多。

但是,在烹调蔬菜的过程中,维生素C容易被破坏,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丢失的就越多。如果烹调过程中加碱或者碱性的调味品(比如酱油),维生素C也会损失很多。

生吃蔬菜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像青菜、芥菜、西兰花和苦瓜都是维生素C含量多并且不需要担心草酸的蔬菜,可以吃生的或者吃半生不熟的。

土豆、红薯、木薯等薯类食物富含维C

土豆、红薯、木薯等薯类食物的营养,多数人想到的是淀粉和膳食纤维,但是它们含有的维生素C非常高,每100克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为27毫克,红薯为26毫克,而且耐煮,所以家长可以给宝宝选择土豆、红薯来补充维C。

爸爸妈妈一定要要注意宝宝维生素的补充,因为这对他们的生长发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393563.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