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狂飙》“钟阿四”被删,专家解读:涉毒艺人不可重返舞台

来源: 最后更新:23-02-14 06:23:26

导读:《狂飙》“钟阿四”被删,专家解读:涉毒艺人不可重返舞台 ,涉毒,毒品,禁毒,狂飙,钟阿四,明星吸毒

近日,扫黑电视剧《狂飙》爆火,剧中毒贩“钟阿四”扮演者原名为含笑,曾经是一名歌手,2009年曾因吸毒被抓。

有涉毒违法前科的演员参演一事被曝出后,剧方立即宣布修改删除涉及该演员的片段,含笑本人也在网上公开道歉。虽然含笑不能在电视剧里“狂飙”了,但引起网上一片讨论声。

2月13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禁毒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君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如果把某个明星吸毒行为,只是定性为热点事件,而不是违法案件,这就漠视或淡化了“以案释法”的警醒作用。

她同时也强调:“我们提倡社会各界去帮助包括演艺明星在内的所有戒毒康复者,顺利回归到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但把这种回归等同于所谓回归舞台是不对的,更谈不上就业权利的保障,而只是为某个明星增添了一个与毒品有关的身份标签,这种‘回归’对社会的负面作用反而更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禁毒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君。受访者供图

■对话

新京报:网上还有一些声音:“应该给曾经吸毒犯罪的人一个改过机会,让他们回归社会。”但是明星毕竟不同于一般人,可以回归社会,但是可以回归舞台吗?

李文君:戒毒康复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仅要生理脱毒,还要心理脱瘾,更要让吸毒者顺利实现社会回归,所以相关法律规定了戒毒康复人员的有关权利保障。

但是,如果社会把某个明星吸毒行为,只是定性为热点事件,而不是违法案件,这就漠视或淡化了“以案释法”的警醒作用,那么所谓“回归”舞台并不是我们倡导的戒毒康复完整过程的“社会回归”,更谈不上就业权利的保障,而只是为某个明星增添了一个与毒品有关的身份标签,这种“回归”对社会的负面作用反而更大。


《狂飙》中饰演钟阿四的涉毒演员

我们提倡社会各界去帮助包括演艺明星在内的所有戒毒康复者,顺利回归到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而不仅是返回到原来的社会身份。

新京报:演艺行业对于有吸毒等劣迹的艺人有什么样的规范?

李文君:早在2014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就发布《关于加强有关广播电视节目、影视剧和网络视听节目制作传播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不得邀请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参演,并暂停播出其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节目、网络剧、微电影等;2021年9月,中宣部又印发了《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对违法失德艺人的惩处力度,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

北京市演出行业协会曾与北京42家经纪机构和表演团体签订了《北京市演艺界禁毒承诺书》,许多媒体从业人员也曾发出反毒倡议书,上海禁毒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也明确规定了不得邀请有关涉毒人员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或者举办、参与文艺演出。

可见,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行业自律,都传达出了政府、社会和公众对于毒品的坚决态度和对于禁毒工作的坚定支持。这种全民禁毒的浓厚氛围,很难再给涉毒演艺人员赋予曾经的舞台光环,也是对同行其他从业人员的长期警示和监督。

新京报:和其他人员涉毒问题相比较,你认为明星涉毒问题有什么特点?

李文君:一方面,对于个人涉毒行为,无论主体是什么身份,都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不会因为是明星就宽容、轻纵,也不会因为是明星而从重惩处。所以,对明星涉毒行为的法律惩处机制没有任何特殊性。

另一方面,明星涉毒不完全是个体私人行为,他的价值选择伤害的也不仅是自己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拥有众多的粉丝和关注度高的演艺明星,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许多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当越来越多曾经光鲜亮丽、正面积极的形象瞬间轰然倒塌,会给社会大众造成更深的消极影响。

因此,相较于普通人,拥有耀眼光环的明星需要更加严格自律,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更应当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健康良好的形象,宣传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新京报:一些演艺明星称,他们吸毒的动机包括寻找灵感和缓解压力,你怎么看?

李文君:个体主观因素是每一名吸毒者陷入毒潭的重要原因,这种动机包括无知、盲目、猎奇等,也包括所谓的寻找灵感、缓解压力等,但真正的艺术工作者根本不需要借由毒品来寻找激情和灵感,更不需要借由毒品来满足精神需求。


专家认为明星涉毒不完全是个体私人行为(网络图片)

明星涉毒归根结底还是自身对毒品的防范意识过于薄弱。任何人千万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千万不要去尝试接触、沾染毒品,为了健康,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亲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新京报:我们看到,某些演员涉毒,直接影响了原有影视作品的播出,有些整体下架、有些删减镜头,对于演出单位或剧组来说,如何尽量避免使用有涉毒风险的艺人呢?

李文君:我们应该正视,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可能会出现在任何社会角落,演艺界也不例外。既不能由于个体违法行为,一刀切去否定更多人心血和智慧的集体创作成果,也不能让优秀文艺作品夹杂了斑斑锈迹,裹挟充斥着毒品亚文化的元素。

演艺行业及全体从业人员对毒品的基本态度一定要明确,就是要坚决说“不”。其次,主流媒体要敢于曝光涉毒公众人物,行业领域可以建立黑名单,最大限度震慑涉毒行为。再者,任何人只要发现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或相关线索的,就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最后,发挥好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作用,以及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的自律作用,经常开展禁毒专题教育培训,真正做到筑牢所有演艺人员防毒、拒毒的底线。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刘越

标签: 涉毒  毒品  禁毒  狂飙  钟阿四  明星吸毒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383043.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