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注意:婴幼儿绝对不能多吃的20种食物

来源: 最后更新:23-01-21 06:54:36

导读:婴幼儿宝宝的饮食营养非常重要,特别是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吃零食,在这些零食当中有好多食品已列入了&ldq

婴幼儿宝宝的饮食营养非常重要,特别是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吃零食,在这些零食当中有好多食品已列入了“垃圾食品”称号,故而应该远离这些对宝宝不健康的食品。医学专家在此提醒家长,以下20种食物儿童不宜常吃多吃,否则,有害无益。

不宜多吃食物、果冻:

果冻是由增稠剂、香精、着色剂、甜味剂等配制而成,这些物质吃多或常吃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健康。

不宜多吃食物、咸鱼:

各种咸鱼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亚硝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亚硝胺。

不宜多吃食物、泡泡糖:

泡糖中的增塑剂含有微毒,其代谢物苯酚也对人体有害。

不宜多吃食物、糖精:

大量食用糖精会引起血液、心脏、肺、末梢神经疾病,损害胃、肾、胆、膀胱等脏器。

不宜多吃食物、豆类:

豆类含有一种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可促使甲状腺素排出,结果体内甲状腺素缺乏,机体为适应这一需要使甲状腺体积增大。

不宜多吃食物、罐头:

罐头食品中的添加剂,对正发育的儿童有很大影响,还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食品添加剂过量:威胁儿童健康成长

走进商场超市,面对那些花花绿绿的儿童小食品,成人有时也会受到诱惑,孩子们的欲望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当你决定要为你的孩子购买时,你知道那些儿童食品中添加的人工色素、香精、膨化剂、防腐剂等,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不按照严格的标准添加导致超量,或者经营者为了追求销量和利润,故意超标添加,会对孩子的肝脏、血液、中枢神经系统构成危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不宜多吃食物、爆米花:

爆米花含铅量很高,铅进入人体会损害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

不宜多吃食物、方便面:

方便面含有对人体不利的食用色素和防腐剂等。

不宜多吃食物、动物脂肪:

儿童常吃或多吃动物脂肪,不仅会造成肥胖,还会影响钙的吸收利用。

不宜多吃食物、桔子:

桔子含有叶红素,吃得过多,容易产生"叶红素皮肤病"腹痛腹泻,甚至引起骨病。

不宜多吃食物、菠菜:

菠菜中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而排出体外。

不宜多吃食物、鸡蛋:

鸡蛋若吃得过多,会增加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容易造成营养过剩。

不宜多吃食物、烤肉串:

羊肉串等火烤、烟熏食品,有强致癌物。

不宜多吃食物、巧克力:

儿童食用巧克力过多,会使中枢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状态,产生焦虑不安、肌肉抽搐、心跳加快,影响食欲。

不宜多吃食物、食盐:

据资料显示,儿童患上高血压的越来越多,而这些儿童在婴儿时期绝大多数经常吃过咸的食物。过咸食物导致血压增高,引起水肿。另外,小儿吃盐过多还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

不宜多吃食物、猪肝:

猪肝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儿童常吃或多吃猪肝,会使体内胆固醇含量升高,成年后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不宜多吃食物、葵花籽:

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合脂肪酸,儿童吃多了会影响肝细胞的功能。

不宜多吃食物、可乐饮料:

可乐饮料中的咖啡因,对儿童尚未发育完善的各组织器官危害较大。

不宜多吃食物、人参:

儿童食用人参会导致性早熟。

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食品

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 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尤其广东人,喜以药膳煲汤。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不宜多吃食物、浓茶:

浓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在人体内遇铁便生成鞣酸铁,难以被人体吸收,容易造成人体缺铁。切勿给婴幼儿饮茶现代中西医药理研究表明,适量饮茶可以消脂减肥,美容健身,具有抗菌解毒、抗御原子能辐射、增强微血管的弹性,预防心血管病、兴奋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力等功效。

但对于婴幼儿来说,饮茶是没有好处的。因为咖啡碱会使人的大脑兴奋性增高,婴幼儿饮茶后不能入睡,烦躁不安,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茶水具有利尿作用,而婴幼儿的肾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婴幼儿饮茶后尿量增多,会影响婴幼儿肾脏的功能。

为估计饮茶对婴儿贫血的影响,美科学家与研究人员曾对122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饮茶组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饮茶组婴儿,贫血的发生与性别、哺乳时间长短无明显关系,说明婴儿饮茶在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茶叶中含有的鞣酸、茶碱、咖啡碱等成分,能刺激胃肠道黏膜,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营养障碍。因此请家长不要给婴幼儿饮茶。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374616.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