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宝宝需不需要吃夜奶 妈妈如何处理宝宝吃夜奶的习惯

来源: 最后更新:23-01-18 12:01:40

导读:对于咱们的妈妈而言,对于宝宝吃夜奶这个行为,一定是知道的。但是,对于宝宝这个行为很多的妈妈都不知道应

对于咱们的妈妈而言,对于宝宝吃夜奶这个行为,一定是知道的。但是,对于宝宝这个行为很多的妈妈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就像一位妈妈所说的一样:你说让孩子吃,孩子会养成坏习惯,也会影响孩子的身体的健康发育;但是同样的,你说不让孩子吃,那么孩子半夜醒来,一直哭闹,那也是也没有办法,又时候或许他是真的饿的很呢。这个又如何判断?

的确,宝宝晚上吃奶,这让许多妈妈都感觉很累,那么到底宝宝吃夜奶好吗,妈妈该如何处理夜奶的困扰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了解吧~

宝宝吃夜奶好吗

宝宝吃夜奶是有一定好处的,夜奶是安慰宝宝一个很好的方式,不容易断,反而会让妈妈宝宝睡得更好。而且哺乳的妈妈会让自己和宝宝都产生类似镇静的物质,即使中断睡眠,双方整体睡眠质量会提升。若是贸然断了夜奶,因为夜间泌乳素分泌旺盛,会影响奶量,甚至会影响宝宝生长,所以夜奶最好不要刻意断。

为什么宝宝需要吃夜奶

1. 事实上,宝宝刚出生时很可能经历加速生长期,需要频繁吃奶。

2. 许多宝宝从两三个月起就开始出现昼夜节律,表现为夜间吃奶间隔逐渐拉长,有些宝宝竟然可以只吃一次奶,或睡整觉到天亮。

3. 随后到了4~6个月乳牙开始萌出的时期,宝宝会有些牙龈肿痛、烦躁不安,夜间吃奶次数明显增多,有一些宝宝口水明显增多,夜间有时还会被流入气管的口水呛醒。

特别是多个牙齿一起萌出时宝宝会更难受一些,当乳牙尖突破牙龈后这些症状会显著缓解。随后,每次牙齿萌出之前都会经历这么一个夜奶频繁的时期。

4. 大概1~1.5岁,只要妈妈躺宝宝身边,多数妈妈能经常睡个整觉,有些宝宝2~3岁才能让妈妈睡整觉也属正常。

当然,这得是妈妈侧卧奶睡为前提。如果长期抱睡,夜间很容易醒。形成宝宝长期的睡眠习惯很重要,因为小宝宝的头脑比较简单,理解不了经常变化的事物,他们喜欢重复。

如何处理夜奶的困扰

夜奶的困扰很多时候是未能给宝宝养成很好的睡眠习惯造成的。通常老人和保姆拥抱陪伴宝宝过多,妈妈跟宝宝接触少,尤其是月子期间,为了保障妈妈睡眠,通常宝宝会交给其他人照顾。宝宝会缺乏安全感而经常醒来,一些照顾者抱着哄睡不成,甚至会整夜开着灯陪宝宝玩耍。

宝宝白天很少见到妈妈,晚上更会经常性地寻找妈妈。也就是说,聪明的宝宝很可能会调整自己的作息,白天睡眠时间延长,让自己晚上有更多的精力折腾妈妈。

方法一:尽量和宝宝一起睡觉

尽量和宝宝一起睡觉能培养睡眠安全感,包括月子期间。跟宝宝睡觉会让你有更好的睡眠质量和更好的身体和心情,不会让你休息不好得“月子病”。

身体舒适、安全感充足的宝宝,基本不会以任何形式的哭闹或起来玩耍来平复母婴分离的焦虑。

如果你决定把宝宝交由家人或保姆照顾,结果一定是导致全家都睡不好。家人和保姆无法安抚不安宝宝,只有整夜经常抱着或陪玩;而你的本能和激素影响,会让你不断思念小宝宝,不知道家人是否照顾好,也心疼老人身体,宝宝哭了心里很难过,并为自己的乳房担忧愧疚,还得起夜挤几次奶,看上去并不是划算的选择。

方法二:让宝宝感受到昼夜节律

即使出生不久,也尽量让宝宝感受到昼夜节律。也就是白天有光,有一定声响,晚上天黑,安静,身边是睡着的妈妈、爸爸,还有乳房都是“睡觉”的。

顺其自然,不用刻意逗宝宝让宝宝清醒,也不用看着时间表让宝宝到点睡觉。昼夜节律形成后,许多小宝宝很早就能自行减少夜奶频率,甚至2~3个月就能睡整觉。

方法三:培养宝宝的睡眠秩序感

培养宝宝的睡眠秩序感,从出生做起最好。宝宝头脑简单,适应不了经常变换的事物,因此会形成基本固定的生物节律和习性,会让他在一定时间用一定方式睡觉。

比如,宝宝经常抱睡,很可能奶睡不成功,抱着也很难放下来睡觉,一些敏感的宝宝,即使你抱上大半个小时甚至更久,一放到小床上就会惊醒(当然,3~4个月以内的宝宝不排除外胃肠胀气、胃食道反流的因素)。

小编提醒:

如果你是一位职场妈妈,事情会有些麻烦。因为每个选择很可能都有其好处和代价,妈妈上班会让自我价值感提升、阅历和人际交往增加更为成熟、给宝宝起到榜样作用、创造各类经济社会价值、让自己眼界开阔情绪更好等,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但你很可能会收获一个夜间吵闹的宝宝。宝宝很聪明,尤其是一些情商特别高的宝宝,发现妈妈晚上会回来陪伴自己,自己会调整睡眠节律,白天睡得多,晚上起来折腾妈妈。

妈妈们即使需要上班,夜间也尽量陪宝宝睡,毕竟权衡利弊,也许这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而且随着宝宝的逐渐适应和安全感的满足,他依然会感觉到你充沛的爱意关怀,这段痛苦的时光很快就会过去。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372720.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