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各地如何过冬至

来源: 最后更新:22-12-30 04:43:03

导读: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季节气里的第四个。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早

  导语:由于阴历和阳历在时间上是有差距的,所以我国的冬至一般都是在每年的12月21日~23日左右。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好好了解一下,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各地如何过冬至?接下来就跟着小编来一起阅读一下吧,相信是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各地如何过冬至

冬至节气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季节气里的第四个。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也就是二十四节气。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的这一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有不少的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在家中上厅,安放在供桌上,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再来年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顺风顺水,家和万事兴。

  广东人在冬至的这一天就会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传统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在冬至的时候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各地如何过冬至

  冬至图片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欢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寓意着年年长高的意思,图个吉利。在四川却是冬至的这一天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的首要食品。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是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每到冬至的早上,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用来表达自己对她们祝福的意思。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特别流行,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讲法。

  台澎金马:祭祖祠,冬至,台湾古称“冬节”。 在民间第一件事情就是祭祖,分为家中奉祀的祖先公妈,和各地宗亲祖厝、宗庙所举行的隆重庄严的三献礼,称为“祭祖祠”或“进祖”。礼成后则设宴款待,台湾称为“食祖”、金门称为“食头”、澎湖称为“食冬”。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各地如何过冬至

  冬至

  描写冬至的古诗词四句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永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

  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

  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日》

  宋·苏辙

  佳节萧条陋巷中,

  雪穿窗户有颜风。

  出迎过客知非病,

  归对先师喜屡空。

  冬至日

  (宋)苏辙

  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

  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长安冬至》

  明·董其昌

  子月风光雪后看,新阳一缕动长安。

  禁钟乍应云门面,宝树先驱黍谷寒。

  《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相关推荐

冬至节的风俗 冬至节气祝福语录

冬至节气特点 冬至南北地区的习俗特色

2022冬至节是哪一天 冬至节气如何庆贺

冬至晴天有什么说法 描写冬至节气的句子

冬至日照时间是几小时几分 各地冬至美食的美好寓意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364603.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