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2022呼和浩特高低风险区管控措施 呼和浩特市低风险地区

来源: 最后更新:22-11-14 01:15:37

导读:呼和浩特高风险区一般以小区和楼栋为单位划定。高风险区所在旗县区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呼和浩特: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2022年11月12日,2022年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第72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介绍,为更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根据当前呼市疫情形势,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以及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要求,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制定了《高低风险区管控工作措施》,将风险区划定由“高、中、低”三类调整成了“高、低”两类,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根据我市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高风险区一般以小区和楼栋为单位划定。高风险区所在旗县区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将及时解封,做到快封快解。

  对高风险区我们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区域封闭管控措施。

  一是高风险等级“按楼栋升,按楼栋降”,出现阳性感染者的楼栋5小时内升为高风险区,实施封闭管理,严格禁止所有住户外出流动,在楼栋拉设警戒线,在入户门张贴封条,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巡逻值守。

  二是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对因特殊情况、特殊原因无法集中隔离的人员,比照“5+3”隔离措施,实施8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对尚未转运人员,也要落实严格的居家管控措施,在入户门张贴封条。

  三是有高风险楼栋的小区,未被划分为高风险楼栋的其他楼栋的人员,实行“足不出小区”。

  四是高风险小区和有高风险楼栋的小区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工作人员24 小时值守,并在小区大门设置隔离警戒带、在醒目位置张贴红色高风险小区或高风险楼栋标识。

  五是高风险区严格按照市指挥部统一规定要求进行核酸检测。

  对低风险区我们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防范措施。

  一是区域内各类人员按照市指挥部统一规定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二是区域内居民减少外出、不聚集、不扎堆,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

  三是对于低风险区小区(平房区),整个区域仅保留一个出入口,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在醒目位置张贴绿色低风险区标识。小区(平房区)居民、车辆凭通行卡出入小区(平房区)时,必须逐车逐人严格落实验卡、扫码、戴口罩、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防控要求。外出时不前往高风险区,非必要不跨区流动。

  四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外出工作执行“两点一线”模式,在居住地和单位之间点对点通行。

  五是外来人员、车辆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低风险区小区(平房区)。确需进入的,须经社区同意登记,并持青城码绿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六是要对小区(平房区)内营业的超市、便利店和辖区沿街商铺、药店加强监督监管,经营人员严格落实每日一次核酸检测,保证从正规途径进货,确保“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要严格落实扫码、查验核酸阴性证明、限流限距、消毒通风等要求,提倡无接触购物,防止人员聚集。

  为了加强对高低风险区服务保障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两项措施:

  一是坚持群防群治。做好服务群众和发动群众工作,引导群众树立个人为集体和社区防疫作贡献的意识,广泛发动社区党员、志愿者、群众参与疫情防控,营造群防群治良好局面。

  二是加强居民服务保障。全面摸排社区居民信息,掌握独居老人、孕产妇、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员情况,建立重点人员台账。我们要求各地都要建立生活物资保障专班,及时制定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封闭小区配送、区域联保联供等预案,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储备。优化终端配送,明确生活物资供应专门力量,在小区内划出固定接收点,打通配送“最后一米”。社区与医疗机构、药房等要建立直通热线,做好就医服务衔接。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保障居民医疗、用药等需求。做好封控隔离人员心理疏导,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关心与帮助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

标签: 高风险  疫情  小区  风险  平房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318773.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