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柿子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柿子吃多有什么危害

来源: 最后更新:22-11-02 10:08:34

导读:1、导致胃结石:柿子中含有比较多的果胶与鞣酸,鞣酸进入体内与胃酸相互结合,容易出现结石。2、导致糖尿

  导语:每年到了秋天的季节,人们就会看到红澄澄的柿子会大量上市,口感香甜柔软,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一起来好好讲讲,柿子吃多了有什么坏处?柿子吃多有什么危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柿子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柿子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柿子吃多有什么危害

柿子

  1、导致胃结石:柿子中含有比较多的果胶与鞣酸,鞣酸进入体内与胃酸相互结合,容易出现结石,所以如果柿子吃过多,并且空腹吃,发生结石的风险会增加,容易引起腹痛、腹胀,甚至胃肠道梗阻,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2、导致糖尿病:可能会引起糖尿病,柿子中因含10.8%的糖类而且大多是简单的双糖和多糖,如蔗糖、果糖、葡萄糖。因此吃后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消化,从而使血糖升高。对于有糖尿病的病人而言,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要少吃。

柿子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柿子吃多有什么危害

  吃柿子

  吃柿子的禁忌

  1、忌空腹食用:柿子中的鞣酸、果胶等成分,容易与胃中的消化液胃酸结合形成柿石,空腹胃酸更易与鞣酸完全接触,更易形成柿石,所以不建议空腹食用柿子;

  2、忌食柿子皮:柿子皮中鞣酸含量更高,柿子成熟期间会逐渐脱涩,最后才脱到柿子皮,所以柿子皮口味艰涩难食,且更易形成柿石,不建议食用柿子皮;

  3、忌食未成熟的柿子:柿子在脱涩期间鞣酸含量逐渐降低,如果柿子没有成熟,果肉中鞣酸含量很高,不仅口感比较涩,还容易发生柿石,不建议在没有成熟之前食用柿子;

  4、忌与高蛋白食物同食:柿子中的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降低蛋白质营养价值,因此柿子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如螃蟹、鱼虾、鸡蛋、牛奶、肉类、豆制品等;

  5、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因为柿子含糖量比较高,且多是容易被人体所吸收的蔗糖、果糖、葡萄糖,食入柿子后,血糖容易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慎食;

  6、柿子不宜与酒同食:中医理论中,酒是湿热性质的食物,柿子具有收敛功效,如果一同大量食用,容易将酒的湿热留存在体内,长久以往可以影响人体健康;

  7、其他:此外,消化系统障碍者、缺铁性贫血者,也不宜长期大量食用柿子,柿子在胃中形成柿石后,可以造成消化道症状,引起腹痛等不适;还可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可能加重缺铁性贫血症状。

柿子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柿子吃多有什么危害

  柿子图

  柿子如何去除涩味

  第1个小妙招就是用白酒脱涩,方法特别简单,就是准备一个容器,必须要是密封的那种,然后再准备一些白酒,接着把柿子放进去浸泡,不需要太多的白酒,只需要柿子的表面沾满白酒就可以了,然后把它们放到密封的容器里面,大概放5天左右,就可以直接吃了,如果个头比较大的,需要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第2个小妙招就是用水果脱涩,苹果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摘下来的新鲜柿子,只要把它和苹果放在一起,苹果的数量要大于柿子,放进去以后,把袋子里面的空气都排干净,然后把袋子的口封好,苹果会释放一种乙烯气体,可以加速柿子的成熟,里面的涩味就没有了,这个方法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

  第3个小妙招就是用热水了,这个是很多农村人都会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把柿子摘回来以后,在里面倒入一些50度左右的开水,让柿子在里面浸泡几天,要保持水的温度,最好是可以把它放在火旁边,就是农村人用的那种笨火,这种方法虽然好用,但是却不是很实用,不过做出来的柿子吃起来口感还是很不错的,比其他方法都要好吃。

  第4个小妙招是最简单的,只需要牙签就可以了,就是用牙签在柿子的表面扎一些小孔,然后把它装进一个黑色的塑料袋里面,放到温度比较高的地方,就可以让它脱涩了,只不过弄不好的话,柿子容易坏掉,要注意避免细菌感染。

相关推荐

柿饼是热性还是凉性 柿饼属于热性食物还是凉性食物

柿饼是用软柿子还是硬柿子做 柿饼是软柿子还是硬柿子制成的

柿饼保存冷藏还是冷冻 柿饼存放是要冷藏还是冷冻好

柿饼直接吃还是洗一下 柿饼是直接吃还是要先洗

柿饼怎么保存不坏 柿饼如何存放不会坏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309478.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