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关于做好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来源: 最后更新:22-10-21 09:24:31

导读:泰安本地宝整理了关于做好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望了解!

  关于做好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市减灾委员会,省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当前,我省已进入防汛关键期,强对流、强降雨天气多发频发。近日,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干杰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各部门在当前复杂的气象条件和疫情防控的形势下,与气象部门密切沟通,加强对暴风、暴雨、泥石流等预警,做足充分周密预案,严密注意安全问题,落实责任,排查漏洞,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书坚,副省长凌文、于国安、范华平、汲斌昌等领导同志先后做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为认真贯彻落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切实做好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落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批示精神,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当前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落实主体责任。要加强协调联动,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合力。要按照防大灾、备大灾、救大灾的要求,在前期备灾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规范应急程序,抓紧补充救灾应急必需的各类物资、装备,全面做好灾害应对所需的人员队伍、技术装备、资金物资、避难场所等各项准备工作。

  二、强化监测预报预警。要进一步加强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强化与气象、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雨水汛情灾情。每逢台风、强对流、强降雨等极端灾害天气,加密监测频次,及时会商分析研判,滚动预报预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社会公众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特别是城镇、乡村、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等人口密集区和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山区峡谷地带,要因地制宜利用短信、广播、高音喇叭、逐户通知等方式,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威胁人员。

  三、全面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各地区、各部门要组织力量针对汛期可能发生洪涝、台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地区开展拉网式大排查,特别要重点加强学校、医院、避难场所等场所和交通、电力、矿山、企业、旅游景区、建筑工地等设施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检查巡查,认真筛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排除险情,严防各类灾害和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四、加强应急值守和灾情统计报送工作。要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安排责任心强、精通业务的人员值班,及时做好各方面信息的汇总、分析和评估。领导干部要上岗带班,确保灾情得到及时处理,灾害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尤其要妥善安排好双休日、节假日和晚上的值班工作。要认真做好灾情信息统计报送工作,应急、气象、水利、农业、海洋等有关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和会商评估,确保灾情统计报送及时全面准确,杜绝信息漏报、迟报、误报、瞒报。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及时做好灾情信息发布。

  五、强化灾害防范和应急抢险救援。要针对汛期强对流、强降雨、台风等可能引发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风险,及时落实防灾措施,提前组织受灾害威胁的人员转移避险。各类抢险救援队伍,要全面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必要时,提前拉动、预置抢险救援力量,确保一旦出现险情、灾情,能够及时出动,迅速妥善处置。要进一步规范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救灾应急响应,确保救灾人员、救助措施和救灾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做好道路、电力、通信、供水等因灾损毁基础设施的抢修抢通,保障抢险救援和灾区生产生活需要。

  六、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灾情发生后,要按照相对集中、便于转移、就近安置、确保安全的要求,妥善转移安置受灾人员。要及时调拨发放救灾资金和物资,第一时间将衣被、食品、饮用水、药品等生活物品发放到受灾人员手中,对特别困难的受灾人员给予临时生活救助,确保受灾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就医、有临时安全住所。

  山东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山东省水利厅

  山东省气象局

  2020年6月26日

标签: 灾害  灾情  汛期  工作  山东省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282466.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