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青岛莱西回滨州要隔离吗? 现在青岛回滨州需要隔离吗

来源: 最后更新:22-10-07 12:26:55

导读:2月20日(含)以来自青岛市莱西市入滨返滨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向所在村(社区)、住宿酒店(宾馆)和单位报备,并主动进行核酸检测,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滨州最新隔离政策(3月6日更新)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我省青岛市、烟台市也发生了本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切实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密防线,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滨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疫情防控公众健康提示:

  一、公众要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主动查看14天内是否到过涉疫地区,特别是2月20日(含)以来自青岛市莱西市入滨返滨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向所在村(社区)、住宿酒店(宾馆)和单位报备,并主动进行核酸检测,落实健康管理措施。近期从青岛地区准备来(返)滨人员,请主动向目的地村(社区)、住宿酒店(宾馆)和单位进行提前报备,按照疫情防控政策落实相关措施。

  二、自长春、连云港、保山、温州、辽源、吉林、惠州、邯郸、邢台、延边、上海(松江区、闵行区、普陀区、宝山区、嘉定区)、牡丹江、佳木斯、哈尔滨、三亚、天津(东丽区、滨海新区、北辰区)、中山、德阳、绵阳、眉山、忻州、太原、防城港、临沧、巴彦淖尔、武汉、成都、鸡西、晋中、泸州、包头、德宏、红河、呼和浩特、呼伦贝尔、苏州、葫芦岛、黑河、东莞、深圳等发生本土疫情地区入(返)滨人员,请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目的地后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近期已经从上述地区入(返)滨的人员,请主动向社区(村)、住宿宾馆和单位报备,按规定在3天内进行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继续进行7天自我健康监测,必需外出时请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请立即报告,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详细说明流行病学史。

  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人员暂缓来滨。确需来滨的,抵达后进行7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公布中、高风险地区前14天内已经抵达的人员,执行健康管理至抵达后14天,并在随访后的前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返乡后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四、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的其他县(市、区、旗)人员非必要不来滨。确需来滨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后进行1次核酸检测。公布中高风险地区前14天内已经抵达的人员,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

  五、机场和港口区域与入境人员或货物有直接接触的服务保障人员、隔离场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冷链相关企业等高风险岗位人员尽量避免来滨,确需入(返)滨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3天向目的地社区(村居)报备,返乡后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六、近期有外出旅行史的人员,请密切关注疫情发生地区公布的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流调轨迹信息和中高风险地区信息。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与阳性感染者活动的时空轨迹重叠人员、到过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同时空伴随人员,要立即向社区(村)、住宿宾馆和单位报告,配合落实隔离医学观察。近14天内有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旅居史的人员,请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后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七、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的其他县(市、区、旗);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所在单位报备;发热病人、健康码“黄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八、建议出行前提前通过中国政府网及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询目的地的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等防护用品,主动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措施,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九、增强健康防护意识。疫情仍在继续,风险就在身边,请市民朋友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测温、少聚集”等个人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立即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目前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请符合条件尚未接种的市民朋友们主动尽早接种新冠疫苗。已完成全程免疫满6个月的市民朋友们请积极进行加强免疫。已完成加强免疫的朋友依然不可放松警惕,仍需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滨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3月6日

标签: 核酸  疫情  地区  人员  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225388.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