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5种原因易造成宝宝缺铁性贫血

来源: 最后更新:22-09-16 09:27:18

导读:别以为贫血是女人的专属,其实,婴幼儿期间的宝宝,也有可能引起贫血。贫血是指红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减低,

别以为贫血是女人的专属,其实,婴幼儿期间的宝宝,也有可能引起贫血。贫血是指红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减低,缺铁性贫血是指制造血红蛋白所需要的铁缺乏,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2岁以下的小儿更为多见,尤其是早产儿、双胎儿。

宝宝为什么会贫血,宝宝贫血如何预防?做妈妈育儿网小编接下来将为各位麻麻详细介绍。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贫血

由于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不同,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界限,特别是0-6个月这个年龄段,个体发展快、差异大,还有疾病因素的影响,很难用统一、标准的数据来判断孩子是否贫血。但何主任建议,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是缺铁性贫血。

1.一般表现:宝宝皮肤黏膜苍白(唇、口腔黏膜、甲床明显等);宝宝易疲乏,不爱活动;年纪大点的宝宝会说自己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症状。

2.严重贫血会出现髓外造血的表现:部分患儿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3.消化系统:宝宝食欲减退,或出现异食癖;经常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严重者还会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4.神经系统:宝宝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低于同龄儿。

5.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严重者还会出现心脏扩大、心衰等症状。

6.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各种流行性疾病,如流感、手足口等。

7.上皮组织异常:指甲菲薄、脆弱、扁平、匙状甲,头发细黄,无光泽。

导致宝宝缺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储铁不足:包括早产、多胎、胎儿失血、孕母严重缺铁等,都可能造成宝宝缺铁;

2.铁摄入量不够:主要是婴儿在食物转换期没有及时补足强化铁的食物或铁剂;

3.生长发育过快:有的宝宝体重和血容量增长快,血红蛋白量需增加,但食物补充的铁并不能满足其需要;

4.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肠道病等都可能会引起宝宝铁吸收障碍;

5.铁的异常丢失:某些疾病会引起宝宝长期慢性失血,从而造成缺铁,如牛奶过敏、息肉、钩虫等疾病。

婴儿贫血怎么办

1、补充含铁食物,加铁的婴儿配方奶粉、含铁的米片或含铁的维生素滴剂等。同时,还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汁、菜泥等,以增进铁质吸收。此外,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后,也要多喂食含大量铁质的食物,如鸡蛋黄、米粥、菜粥等,但应避免喂食糖,因食糖会阻碍铁质的吸收。

2、随时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必要时要给宝宝做血红蛋白成分的检测试验,因为患有轻微贫血的宝宝在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宝宝血红蛋白过低,就表示患有贫血,就应当及时补充铁质,吃含铁量高的食物。

3、关于加用强化铁的饮食,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对母乳喂养儿每日加1—2次含铁谷类。尚可交替使用硫酸亚铁滴剂,足月儿纯铁用量不超过1mg/kg/日(2.5%FeSO40.2ml/kg/日),早产儿不超过2mg/kg·d。每日最大总剂量为15mg,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声1个月,以免发生铁中毒。

4、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若喂不加铁的牛奶,总量不可超过750ml,否则就挤掉了含铁饮食的入量。

5、对于儿童与成人,最好在每斤面粉中加铁13—16mg。我国农村以谷类、淀粉类饮食为主,有些地方钩虫病流行,必须引起重视,同时应注意尽量增加肉类饮食,因即使在谷类中加铁,其吸收量亦不如肉类食品。

如何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易贫血,因此家长要及早从饮食方面入手,以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1.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含铁量高,能达到0.5mg/100g,而且母乳铁的吸收率高达49-70%,因此母乳喂养能保证铁的摄入量,建议妈妈们尽量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此外,早产儿出生后2个月应开始补充铁剂,建议尽早看医生,不要自行乱补。

2.合理添加辅食: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必须保证足够的铁摄入量,应及时引入强化铁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宝宝满6个月以后就要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包括含铁米粉、肉泥、鱼泥等。对于不再吃母乳的宝宝,要均衡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动物肝脏、鱼、肉类、菠菜、木耳、豆腐等。

3.多吃水果:维生素C、稀盐酸、果糖、氨基酸等,有助于使Fe3+转变为Fe2+,所以宝宝多吃水果也有助于铁的吸收。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143314.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