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拯救ipad宝宝6大攻略 妈咪快收藏

来源: 最后更新:22-09-11 03:45:36

导读: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是越来越多。电子产品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也给我们宝宝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是越来越多。电子产品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也给我们宝宝的健康带来了麻烦。

孩子哭闹耍赖皮是他们的天性,但越来越多家长发现,如今的孩子越来越安静了,越来越“乖巧”了,这是为什么呢?当你仔细的去寻找原因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这都是电子产品惹的祸。

有了智能手机,有了IPad之后,不仅仅是孩子的视力在快速的下降,与他人沟通和户外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少。要知道,这些问题都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家有IPad宝宝怎么办?小编为麻麻推荐6大攻略,拯救拯救IPad宝宝。

1、3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接触

3岁时宝宝智力发展最快速的时期,这阶段对宝宝的早期教育尤为重要。如果宝宝这么快就“机不离手”,沉迷在电子游戏中,那么宝宝很可能会错过了发展智力的黄金时期哦!

因此作为家长的你最好不要让你3岁以下宝宝接触到类似IPad的电子产品,在这个时期家长可以多给孩子提供一些有利于开发智力的玩具,像拼图和搭积木等,这些都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家长积极地参与宝宝的游戏之中,享受与宝宝的互动和沟通,充分利用好宝宝这个宝贵的发展关键期。

2、减少家里电子产品数量

爸妈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和手提电脑,在家里你随处可见这些高端的电子产品,加之一些家长回家以后要不就在电脑面前,要不就手机不离手,或多或少地冷落了宝宝。使得宝宝也学着家长的样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家里的电子产品上,逐渐接触的次数、时间多了,也就像成人一样难以自拔了!

如果家长们不想宝宝也沉溺在电子游戏中,那么就尽可能地减少家里电子产品数量,或是隐藏起来,不让孩子有机会经常接触。家长也要注意在家的时候,多陪陪宝宝玩游戏,或者聊聊天看看书,也适当地减少接触电子产品。家长做个良好榜样,并用其他有益身心的活动充斥宝宝的空余时间,那么宝宝也就会逐渐减少玩IPad的时间。

3、不把电子产品作为“交易筹码”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把“你乖乖吃完饭才给你玩IPad”挂在嘴边,这些电子产品无形之中变成了家长和宝贝之间讨价还价的交易筹码。虽然这确实是让宝宝现在乖乖听话的有效方法,但是像这样通过“引诱”来引导孩子行为在长远看来并不是很好。

如果宝宝想要玩IPad,家长可以尝试先向孩子陈述沉迷IPad的害处,在使用态度上尽可能达成一致。爸妈和宝宝通过沟通协商,约定好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比如每天晚饭后可以玩一个小时,超过时间后不准玩。同时还可以协商设置奖惩措施,如果在约定时间外玩电子产品,则要接受小惩罚,比如取消明天玩IPad的机会。

4、用户外亲子活动转移注意力

宝宝沉迷于电子产品的游戏中,无非是因为电子游戏的丰富有趣,满足他们喜鲜、好玩、有趣的需求。家长不妨抓住宝宝的这个心理,用有趣的图书和户外亲子活动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在孩子年龄比较小时,家长可以买一些开发智力的玩具,让孩子的早期认知和各方面都能有一个基础式的发展。孩子年龄比较大时,家长可以教孩子玩象棋、围棋等,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之中。

父母可以多利用周末的时间,多带小朋友去亲近大自然、多去接触人群,可以带孩子去亲亲大自然,多看看蓝天白云小动物;或者去游乐场玩机动游戏和宝宝疯狂一番。你会发现宝宝会逐渐爱上这些游戏和户外活动,经常叫你出去玩而不是叫你给他一台IPad了!

6、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

宝宝经常低头玩电子产品,不但减少了与同龄小朋友之间的玩耍机会,还容易致使宝宝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同龄人的陪伴是孩子不能缺少的成长环境,积极健康的同伴关系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灵丹妙药。让宝宝放下电子产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宝宝多走出家门,和朋友一起快乐玩耍。

小编总结:家长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创设机会让孩子能够接触更多的人,扩大交友圈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兴趣,为宝宝报一些书法班、羽毛球班,宝宝在新的环境中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增加很多户外集体活动的机会,孩子能够享受友谊的快乐,同时在游戏中快乐自由地成长。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123354.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