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2022疫情省份的来清人员疫情防控管理(现在全国疫情防控情况)

来源: 最后更新:22-09-11 01:07:35

导读:从有疫情发生省份的重点地区来(返)清人员实施核酸检测3天2检(至少间隔24小时;凭24小时有效核酸来返清,落地可只检测1次)和11天自我健康监测。

  2022疫情省份的来清人员疫情防控管理

  所有从国外完成集中隔离14天入境人员(目的地为清远市的)

  实施“居家/集中隔离7天+自我健康监测14天”。

  从有疫情发生省份的重点地区来(返)清人员

  实施核酸检测3天2检(至少间隔24小时;凭24小时有效核酸来返清,落地可只检测1次)和11天自我健康监测,前3天原则上“两点(居住点和工作点)一线”,不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不聚集、不聚餐。

  目前,清远市在高铁站、客运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有核酸检测点,来(返)清人员应主动接受检测。如不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有可能被赋黄码。

  对近14天内有本土疫情报告的地级市(盟、州、直辖市的区)旅居史的来(返)清人员

  实施3天居家健康监测和11天自我健康监测,前3天非必要不外出,不返岗返校,在第1、3、7、10、14天开展核酸检测。

  对14天内有上海旅居史的来(返)清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对有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的区、县级市,直辖市的街道)旅居史、有中风险地区(或经评估需参照中风险地区管理的)及所在乡、镇、街道(直辖市的社区)旅居史的来(返)清人员

  实施“居家隔离14天”(时间从离开所在地级市、盟、州、直辖市的区开始计算,下同),在第1、3、7、10、14天开展核酸检测。

  对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返)清人员实施“集中隔离14天”,在第1、3、7、10、14天开展核酸检测。

  此外,有上述旅居史的来(返)清人员抵清后12小时内主动向社区(村)、单位、酒店宾馆报告,并配合做好相应健康管理。在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建议居家不外出,避免不必要的人群聚集。市民接受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每天测量体温,按要求配合做好核酸检测,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现发热、咳嗽、嗅觉味觉减弱等异常情况,及时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排查。

  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所在地旅居史者须12小时内主动报告

  市民要强化个人防护和出行健康管理,减少不必要聚集,避免长时间在密闭空间停留,维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各类场所和单位测温、扫(亮)码查验等相关防控要求;非必要不邮购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物品,收发邮件快递时、选购、加工冷链食品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密切关注国内各地区疫情信息,近期非必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的地区,如与目前国内已经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的公布行程有交集、重合的,或近期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旅居史的,必须于12小时内主动向社区(村)或小区、单位、酒店宾馆报告,并配合各项健康管理措施。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并主动向医疗机构报告旅居史。

  进一步加强重点场所防控。全市批发市场、肉菜市场、商场、超市、学校(大中专院校、中职学校)、校外培训机构、课后托管机构、景区、博物馆、餐厅酒楼、宾馆、政务服务大厅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网吧、娱乐场所(KTV、歌舞团、游艺厅)、电影院、剧院、图书馆、棋牌室、密室逃脱、足浴店、按摩院、洗浴中心、室内景点等密闭半密闭场所,加强公共区域清洁、通风、消毒工作,在入口处安排专人负责测温、查验健康码,严格实施扫通行码入场,并提醒提醒扫通行码、正确佩戴口罩。

  倡导市民尽量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

  严格聚集性活动管理。聚集性活动要按照“一事一报”“谁举办谁负责”原则,50人以内活动制定防控方案,自觉严格执行防控措施;50人以上活动须提前15日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申报。经同意举办的聚集性活动,要在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的指导、监督下进行。倡导市民减少家庭聚会,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缩小规模,须向属地社区(村)报备,承办宴会不超过5桌(每桌不超过10人)。同时,大力倡导广大市民采取居家祭奠、家庭追思、线上追思等非现场祭祀方式缅怀先人,倡议外地人员、外出务工人员清明节期间减少流动,防止在路途中交叉感染,尤其目前在中高风险地区工作生活的乡亲,清明期间暂缓返乡祭祖探亲。

标签: 核酸  清人  健康  防控  疫情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122836.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