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南充市嘉陵区:生猪扩栏稳产保供 南充市嘉陵区农保

来源: 最后更新:22-05-20 04:45:52

导读:养猪行情:南充市嘉陵区是全国生猪外调大县、省优质生猪战略保障基地县和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之一,该区以建设现代文明畜牧业为方向,以保供增收为核心,从传统养猪方式向生猪产业化发展转型。

  楼房式猪舍,每层孤立,南充市嘉陵区天兆核心种猪场可同时存栏5000头种猪。

  南充市嘉陵区是全国生猪外调大县、省臃适生猪战略保障基地县和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之一,该区以建设现代文明畜牧业为方向,以保供增收为核心,从传统养猪方式向生猪产业化发展转型。疫情发生以来,该区踊跃对付疫情,多举措推进生猪产业重工重产,确保稳产保供。

  龙头带动 规模养殖

  走进位于大通镇大沟头村的天兆核心种猪场,一栋7层的现代化全封锁猪舍映入眼帘。这座“种猪辞墅”占地面积虽然惟独30亩,但能同时存栏5000头种猪。

  据介绍,猪场内实行全封锁饲养,全场实行自动喂食、自动降温、自动消毒、自动清粪等智能化养殖模式,十几个人就能轻盈管理几千头猪,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养殖场是楼房式猪舍,整个高度有30米,每层楼单孤隔离起来,形成一个尤其安全的生物屏障,能有效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这种养殖方式成本比传统猪舍低了20%。”天兆核心种猪场项目部经理张小龙介绍,天兆猪业以发展臃适种猪繁育为主,近年来,公司先后在大同、安平、曲水等乡镇建成种猪哺育场,采取“公司+扶贫合作社”和“公司+乒搂户”等模式,搀扶3520户脱贫户养殖生猪,每户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抓好基地建设,推进生猪产业化发展,近年来,该区在天兆猪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下,生猪养殖业蓬勃发展,2019年生猪出栏量44万余头,年末存栏26万余头。今年,该区还将再建规模以上生猪养殖场6个,准备出栏量达到55万头。

  产业化发展 抱头事富

  说到养猪场,大家首席印象就是“脏、乱、差”。3月20日,笔者来到大同乡超果院村生猪养殖合作社,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通风透气的房屋、宽敞洁净的猪圈,自动饮水设备、自动温控设施等标准化养殖设备一应俱全。圈舍经过特别设计,排泄物自行向下掉落,经人工收集后,养猪场内闻不到一丝异味。排泄物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液,供应赠周边农户种植水稻、果树和蔬菜,实现了种养循环。

  “眼下生猪价格波动较大,单打孤斗的传统养猪模式难以对付市场风险。一些农户纷纷加入到村里的养殖合作社,实现从分散养殖到产业化养殖的转型,能有效对付市场风险。”超果院村党支部书记李尧军介绍,该村29户村民集资200余万元,建起生猪养殖合作社,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提高产业竞争力,目前,合作社年出栏生猪2300余头。

  “加入养殖合作社这条路算是走对了。去年分红加上在合作社干活挣的钱,我家共收入了9万多元。”超果院村村民唐玉秀说,生猪养殖合作社让养殖户拧成一股绳,增强了反抗市场风险能力。

  嘉陵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海军介绍,近年来,该区全力推进32个生猪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20个以上,提高了生猪养殖规模和效益,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让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政策保障 大力搀扶

  “多亏了现在的好政策,我们养猪场才干这么快投入运营。”近日,位于龙蟠镇的黄土山养猪场,引进了首批1000头仔猪。该养猪场占地30亩,年出栏仔猪上万头。该养猪场尽职人王梁介绍,在建设猪场过程中,该区环保、畜牧兽医立等部梅树动介入,提供环保方案与养殖技术,并对养殖场赠予一定的补助。

  “今年我区再放大招,加大了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搀扶力度。”任海军介绍,该区最近出台了生猪填槽补栏的补贴政策,还通过发放通融卡、派专人值守等措施,确保农产品及农用物资畅通,解决了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原料运输、产品外调问题,确保饲料供赠。疫情发生以来,该区踊跃做好防控工作,各乡镇畜牧兽医立每天出动约100人次,对重点区域加大排查和监测力度,踊跃指导养殖户开展消毒灭源。

  眼下,该区正大力推进生猪规模健康养殖、防疫防病工作,让全区生猪产业得到持续健康、安全稳定发展。

标签: 生猪  扩栏  出栏  养猪行情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baike/zonghe/24930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