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前列腺炎的检查误区介绍 前列腺炎检查方法有哪些

来源: 最后更新:24-09-03 06:38:11

导读:摘要: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一大部分是属于无菌性的,一些慢性前列腺炎是由一些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采用抗菌素

  前列腺炎的诊断需要注意什么呢?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前列腺炎呢?去医院的时候,前列腺炎的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前列腺炎的诊断是前列腺炎治疗的前提。下面就请专家为我们详细讲讲前列腺炎的诊断。

前列腺炎的检查误区介绍 3个自检方法可尝试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于其临床表现明显和典型,这类前列腺炎的诊断是很简单的;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变异较大,且不确切,许多症状、体征和病理学检查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中经常无法鉴别,放射学和尿道膀胱镜检查,对前列腺炎的诊断可能有一些帮助,但也不能肯定诊断。

  前列腺组织学检查只在一些少见类型的前列腺炎,如肉芽肿型前列腺炎才需要。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织学改变对确定炎症为细菌病因并无特异性,1组连续162例前列腺增生手术切除,发现前列腺炎症发病率98%。观察到有6种明确的炎症形态学类型,但前列腺细菌感染培养阳性和阴性无明显差异。大多数病例炎症反应是局灶性的,仅累及整个前列腺的小部分,因此前列腺活检在前列腺炎处理上很少有指导意义。前列腺活检标本组织培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价值很小。

  前列腺炎也可以用3个自检方法检查

 方法1:根据排尿情况自查法

  男性朋友们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排尿不适症状,如排尿时尿道灼热、疼痛感,或者出现排尿困难,或者发现尿道口有粘液分泌等,就要警惕慢性前列腺炎的可能了。

  方法2:局部胀痛自查法

  如常生活中,如感觉尿道、会阴和肛门胀痛不适,并且在身体下蹲时,或者长时间坐姿后,或者大便时发觉胀痛不适的痛感加强,要尤为警惕,不可忽视大意,这也许就是慢性前列腺炎的先兆。

方法3:性功能障碍警惕法

  日常性生活中,如果自觉性欲减退或射精痛,早泄,甚至血精的发生,不要只是单纯的避讳就医或者一味的以为就是男性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因为这可能是慢性前列腺炎所致,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就诊。

前列腺炎检查的几个误区要谨慎

 误区一:慢性前列腺炎跟前列腺增生症是一回事

  经常有患者将这两者混为一谈,而且还有不少患者担心慢性前列腺炎会直接引起前列腺增生症,其实,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这是因为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症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病因、病理各异,二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误区二:只有抗菌素才能治好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一大部分是属于无菌性的,一些慢性前列腺炎是由一些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采用抗菌素来治疗,自然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误区三:前列腺炎不能治好

  慢性前列腺炎病理改变比较复杂,许多因素都可以加重前列腺充血,引起症状出现反复,如过度疲劳、饮食无节等。但是,不管怎样反复,反复后的症状总是要比服药前轻,直至消失。由此,慢性前列腺炎不是治不好,而是治疗不当“治不好”,不坚持治疗“治不好”,不注意治愈后的预防保健“治不好”。而能够接受正规、科学的治疗,同时避免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就一定能够彻底治好慢性前列腺炎。

 误区四:慢性前列腺炎都有传染性

  临床上绝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是查不出致病菌的,也就是属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于这一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而言,是不具有传染性的,而且,其他还有一部分患者的细菌感染也属“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加之女方阴道本身有一定的自洁功能和抗病能力,因而,一般情况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以大胆地过夫妻性生活。

 误区五:慢性前列腺炎是性病

  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炎症疾病。因其治疗很难彻底,许多人误认为是性病之类的疾病。

  临床上前列腺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前列腺炎多由细菌所引起。炎症的发生多来自尿道的细菌,80%为大肠杆菌,通过前列腺管进入腺体。来自体内其它部分病灶如扁桃体的致病菌也可经血液、淋巴进入前列腺,平时往往无任何症状,在某些外界因素刺激下可诱发前列腺的炎症,这些因素包括感冒、饮酒、纵欲或禁欲过度、长途骑车、会阴外伤、尿道器械检查及情绪变化等,但并不是性病。

标签: 前列腺炎  误区  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baike/liangxing/2006208.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