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儿童性早熟与这六个因素有关 儿童性早熟与这六个因素有关吗

来源: 最后更新:24-04-09 12:04:12

导读:近什么近年来性早熟患儿越来越多?据分析,除了前三个病例披露的三个原因外,促进儿童性早熟发病率上升的因

近什么近年来性早熟患儿越来越多?据分析,除了前三个病例披露的三个原因外,促进儿童性早熟发病率上升的因素如下:

儿童性早熟与这六个因素有关 正确灌输生理知识至关重要

儿童性早熟与这六个因素有关

1、动植物残留的激素

动物饲料添加剂中含有激素,饲养的动物体内残留着激素,这样制作的肉制品被孩子吃掉后,也会对孩子的身体发挥作用。另外,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大部分都是激素催生的,经常吃这样的水果对孩子的身体也不好。

2、环境类荷尔蒙的原因

洗涤剂、农药和塑料工业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及其分解产品可以在自然界产生一系列荷尔蒙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如果被儿童摄取,就会引起生殖器官和骨骼的发育异常。

3、盲目补充

这一原因引起的儿童性早熟在南方城市突出。广东人喜欢煲汤,很多人在煲汤时将动物内脏一起煲,其中动物的性腺等内分泌腺体含有激素物质,通过进餐可进入人体。

4、健康食品摄取

有些家长盲目地给不爱吃饭的孩子服用能增强食欲的健康食品,但一般能增加食欲的健康食品中含有荷尔蒙成分,长期服用会提高孩子的血液中荷尔蒙水平,导致性早熟。

5、过早的心理刺激

随着电视、VCD等的普及,一些儿童很早就可以从影视里接触一些超越其心理年龄的行为画面。从统计资料看,较闭塞地区比开放地区的性早熟患者要少得多,农村患儿明显少于城市患儿,农村女孩较城市女孩月经初潮年龄明显滞后,这些都是心理因素起作用的明证。

6、受某些疾病的影响

受一些疾病(如颅内肿瘤、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儿童也会出现性早熟。因此,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发育状况,发现孩子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检查诊治,以免病情发展。

正确灌输生理知识很重要

一般从1~2岁开始,婴儿会注意到男女身体的不同。

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2、3岁的婴儿开始询问与性别有关的语言。妹妹为什么没有小鸡?我是从哪里出生的?”等问题时,父母最好告诉宝贝相应部位的正式名称,或者正式名称加上俚语中的名称,并从这些词汇开始逐渐扩展,让他对有关性的问题有个科学而系统的了解。许多性教育专家认为,他们必须给性器官一个正确的名字,而不是用弟弟和鸡来代替正确的名字。

研究表明,和宝贝谈论性越早开始越好。当然,学龄前儿童性教育的最佳方法是平时适当反应婴儿的问题和相关行为,在潜在的沉默中进行。这种做法给婴儿提供了性问题,他不需要用别的方法理解,父母会提供可靠科学的信息。

儿童性教育要注意三个要点

1、正面回答孩子的性提问

孩子在幼年时期出现对性的好奇和懵懂心理,这就促使他们去像父母问个明白,若是家长回避孩子的提问这会让在孩子的潜意识里认为他提的问题让父母很难堪,他们以后便不会再提出这样的问题。性科学研究发现,每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即可在父母的指导下掌握区分性别,尽管他并不明白何以要区别彼此,但对异性产生的某种程度的回避和距离感已成潜意识,所以当孩子向你发生任何与性相关的问题时,往往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一口回绝,认为这个不该是小孩子问的问题,或者顾左右而言他,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困惑,并且很可能使好奇心演变为心理的阴影,为今后的成长设置障碍。

两性

2、平时多读性知识书补充知识

为了避免孩子在问自己的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平时可以抽出时间补充性知识,当然,给孩子解释性问题时应该尽量避免方言的使用。在你付出的同时,孩子们也会得到更多的知识。为什么不呢?性科学包容的学科范围非常广(生理病理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谁都不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但是尽量多涉猎这方面的知识是必要的。不要想逃避,因为你不明白。你必须知道性教育的指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3、过程中担心性教育尺度问题

不少家长会担心自己对孩子灌输性知识的时候会不会超出他这个年龄段应该掌握的知识,会不会对孩子的发育有影响。其实,孩子对知识的掌握也是渐进的,即使父母教育的性知识太多,孩子也不一定能掌握。所以家长们不用担心。每一个年龄段所提出的问题都有差异,一旦了解,孩子绝不会像科学家那个追根溯源。三四岁的孩子可能对“宝宝就像一粒种子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这样的回答满意了;对十三四岁的男孩偶尔的自慰不会对身体产生大碍,一定会安抚其躁动的内心,他多半不会再进一步问你自慰的方式都有哪些。

标签: 性教育  儿童  性早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baike/liangxing/1850062.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