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2022年绍兴市区高中招生政策问答(2021年绍兴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来源: 最后更新:22-09-26 06:10:32

导读:市区考生可凭全市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俗称“中考”)成绩跨区填报市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技工学校,下同)志愿参加统招录取。

  问:今年是否继续实施市区高中打通招生?

  答:为贯彻落实绍兴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市区融合发展的工作要求,2022年,将持续推进市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下同)高中打通招生。即市区考生可凭全市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俗称“中考”)成绩跨区填报市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技工学校,下同)志愿参加统招录取。

  问:今年市区高中招生有哪些类别?

  答:市区高中招生由公民办普通高中招生、中职学校招生组成。普通高中招生设三类:

  自主招生(特长、特色招生)、公办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和统招生(三区“打通招生”,下同)。民办普通高中的公办收费计划一并纳入普通高中的“统招生”类招生。

  中职学校招生设三类:

  一是自主招生,特指绍兴护士学校面向全市的自主招生。

  二是统招生,指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后通过填报志愿进行统一录取的招生方式,包括面向全市的全省2022年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专业招生(简称“中本3+4”)和市区中职学校的6年制、5年制、3年制专业招生。

  三是双向选择招生,指在统招生录取结束后中职学校的剩余计划及市外省内中职学校在绍的“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专业招生计划采用双向选择录取的招生。需要注意的是,民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剩余计划也纳入双向选择招生。

  问:今年市区高中招生的录取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答:录取顺序基本保持了招生政策的延续性。即先以零批依次组织面向全市的全省2022年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即“中本3+4”)专业录取及绍兴护士学校专业录取;再由各行政区以提前批依次组织公民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特长、特色招生)录取、公办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录取;再组织市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统招生录取;最后组织民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剩余计划、中职学校剩余计划、省内市外“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专业计划的双向选择招生录取。

  需要强调的是,凡依次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再参加余下录取(不愿读的学校志愿不要填,免得失去余下录取机会);没被录取的,不影响参加余下录取。比如:考生填报了名额分配招生志愿,如果被录取了,就不能再参加余下的市区高中统招生录取;如果没被录取,可以继续按已填的志愿参加市区高中统招生录取。

  问:今年市区高中打通招生可以报考哪些学校?

  

  问:今年市区民办普通高中安排公费招生计划吗?具体情况如何?

  答:今年市区有2所民办普通高中安排了公办收费计划,其中越城区的永和高级中学45人、柯桥区国杰实验学校50人,但仅限于学校所在行政区的考生填报。

  问:中职学校与技工院校有什么区别?

  答:中职学校继续按教育部门有关规定设置中本一体化、中高职一体化、区域中高职一体化(高职阶段校区设在绍兴)、五年制学前教育大专、普通中专、职业高中等专业及计划,学生毕业后由教育部门核验颁发中职学校毕业证书。技工院校按人社部门有关规定设置技工类(中级)、技工类(高级)、技工类(预备技师)专业及计划,学生毕业后由人社部门核验颁发技工院校毕业证书。

  问:今年“中本3+4”招生情况如何?

  答: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专业(俗称“中本3+4”)招生,共有10所学校10个专业143个计划。考生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就读,三年后需参加中职升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全省统一考试,上线后可升入对应的本科院校,毕业后将取得本科文凭。有就读“中本3+4”愿望的考生及其家长,可积极关注。

  问:今年市区高中打通招生志愿怎样填报?

  答:市区公办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中职学校统招生计划和2所民办普通高中的公办收费计划,实行同平台、同步骤、一体化填报和录取。只安排一个志愿批次,一次性划线录取。志愿一律采用“平行志愿”规则。

  1.公办普通高中(含有公费计划的民办普通高中)志愿填报规定。绍兴一中、阳明中学、稽山中学、柯桥中学、鲁迅中学、鲁迅高级中学、春晖中学、上虞中学、城南中学9所公办普通高中,考生最多可选报3所学校的志愿,其中除本行政区(中考报名所在区)外其他两区最多选报1所,即9选3;越州中学、绍兴市高级中学、越崎中学、鉴湖中学、钱清中学、豫才中学、华维外国语学校、崧厦中学、东关中学、丰惠中学、小越中学11所公办普通高中,考生最多可选报3所学校的志愿,且志愿填报不受跨区限制,即11选3。永和高级中学(公费计划)、国杰实验学校(公费计划)仅限于本行政区考生填报。

  2.中职学校志愿填报规定。在中职学校的196个专业中,市区每个考生最多可以选报其中10个专业志愿,志愿填报不受跨区限制。

  问:今年市区高中打通招生考生最多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答:根据上述规定,越城区和柯桥区考生最多可填报6+1+10个高中志愿(6个公办普通高中志愿+1个本区民办普通高中志愿+10个中职学校专业志愿);上虞区考生最多可填报6+10个志愿(6个公办普通高中志愿+10个中职学校专业志愿)。

  问: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志愿可否穿插填报?

  答:可以。市区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志愿实行同批、同步填报办法。因此,在遵循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志愿填报数量等规定的前提下,填报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志愿不分前后,可穿插填报,但考生必须对所选报的全部志愿做好前后排序。若志愿超出规定填报数或不按要求填报志愿等,视为无效志愿。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考生中考成绩公布、统招生志愿填报、录取结果发布等,将统一通过“绍兴市高中招生管理系统”平台进行管理操作,考生获取考试招生的信息将更加便捷。

  问:参加市区民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需要填报志愿吗?

  答:为互通民办普通高中与考生之间的招生需求信息,今年特意安排了越城区的蕺山外国语学校、永和高级中学、博雅学校,柯桥区的国杰实验学校,上虞区的金融街杭州湾学校等5所民办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征询志愿”,有就读意向的考生可在统招生志愿填报时同步自主填报民办普通高中的“征询志愿”,志愿填报不受数量限制,不受跨区限制。但教育部门不组织“征询志愿”的统一录取,仅作为民办普通高中实施双向选择招生的参考依据。考生填了“征询志愿”不影响统招生志愿的填报和录取。

  问:市区打通招生志愿什么时间填报?

  答:为方便考生志愿填报,与去年一样,市区打通招生志愿统一安排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后进行网上填报。若以6月24日为中考成绩发布基准日,初定在26日中午12:00起至27日下午5:00截止,若有变化,同步调整。

  问:今年市区高中打通招生怎样组织录取?

  答:根据考生志愿、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分3(五门文化科成绩总分+体育中考成绩分+优惠加分)和学校(专业)计划,以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排序的录取规则,按各校(专业)计划的1:1投档录取。

  考生一经录取,即取得录取学校的高中阶段学籍,不得再参加余下或其他任何高中学校(含民办)的招生录取。

  问:如何理解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排序的规则?

  答:“分数优先”是指依据考生成绩总分位次号排序在前者先录取,考生与考生之间只有总分位次号排序前后的关系,没有同一个志愿的前后关系;“遵循志愿排序”是指依据考生自己所填报的志愿必须排好前后顺序,从第一志愿开始依次投档。这一规则是考生志愿填报最简洁、最方便、风险最小、总分优先体现最大的志愿填报方式。具体规则可通过观看“秒懂平行志愿”小视频学习掌握。

  问:打通招生如遇考生成绩总分相同,怎样录取?

  答:若遇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分相同,则依次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之和得分、“语文、数学”两科之和得分高者优先;若再相同,则依次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体育、优惠加分单项得分高者优先;若还有相同,则一并录取。

  问:我的孩子若通过打通招生志愿填报,没有被录取怎么办?

  答:如遇这种情况,可持中考成绩单向尚有招生计划余额的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报名,参加自主双向选择的招生补录。也可以参加省内市外“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专业计划的双向选择招生线下录取,考生可直接向招考学校报考。

  问:志愿能委托他人填报吗?

  答:不能。志愿应当由考生及其父母(监护人)自己填报,不能由其他人包办替代。需要提醒学校注意的是,学校除了做好志愿填报等招生政策的正确解读和答疑服务外,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干涉考生独立填报志愿,尊重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的学校。

  问:怎样保障招生工作的公正公平?

  答:市区高中招生工作全程接受派驻到教育部门的纪检监察组的监督,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各方都应严格遵守省教育厅“十个严禁”和市教育局“八项严禁”等招生纪律,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方案等开展招生录取等各项工作。严格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全市高中招生工作严格实施“一个系统”管理,禁止任何形式的线下招生,凡在“绍兴市高中招生管理系统”中没有录取名单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高中学籍。录取名单将由市教育局汇总审核后上报省教育厅统一注册高中新生学籍。

标签: 志愿  考生  学校  普通高中  中职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baike/jiaoyu/740729.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