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2022年江苏省宝应中学优秀运动员+艺术专业特长生自主招生简章

来源: 最后更新:22-08-14 09:39:34

导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根据教育部和省市有关招生文件精神,经教育主管部门同意,江苏省宝应中学研究并决定:现面向全县2022年应届初三毕业生招收部分体艺特长生。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根据教育部和省市有关招生文件精神,经教育主管部门同意,江苏省宝应中学研究并决定:现面向全县2022年应届初三毕业生招收部分体艺特长生。

  二、招生项目及计划

  1.艺术类(声乐、器乐)招收人数:4人

  2.体育类(乒乓球和田径)招收人数:

  (1)乒乓球运动员:2人

  (2)田径运动员:4人

  注:田径运动员,男女不限,但只招收下列项目的考生:100米、200米、400米、800米、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标枪、铁饼。

  三、报名条件

  1.艺术类:艺术素质测评成绩达到A等的考生,且获得权威机构认定的声乐或器乐十级且优秀等级证书的考生。

  2.体育类:运动员须在初中阶段参加县级(即县、县级市、区、市直级)及以上阳光体育竞赛并取得下列成绩之一的考生:

  (1)获得国家二级及以上等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

  (2)省比赛前6名的考生

  (3)市比赛前3名的考生

  (4)县比赛第一名的考生注:以上比赛成绩均以个人单项成绩为准。

  四、报名办法

  1.艺术类特长生于5月17--18日携带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初审:

  (1)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2)《扬州市普通高级中学艺术专业特长学生自主招生申报表》一式三份

  (3)等级证书原件、复印件

  2.体育类特长生于5月17--18日携带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初审:

  (1)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2)《扬州市招收优秀运动员申报表》一式三份

  (3)运动员等级证书原件、复印件

  (4)参加相关体育项目比赛的秩序册、成绩册、获奖证书原件、复印件

  3.材料送交地点:江苏省宝应中学教务处4(行政楼一楼)刘莉莉老师(联系电话:80836832)。

  五、资格审查

  江苏省宝应中学将成立资格审查小组,对报名者提供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材料真实且符合条件的报名者进行专业测试。

  六、测试办法

  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参加宝应中学组织的测试

  1.测试时间:2022年5月20日(周五)上午8:30(8:00前报到,过时作自动放弃处理)。

  2.报到地点:江苏省宝应中学教务处4(行政楼一楼)。

  3.测试项目:体育类:素质+比赛;艺术类采用视唱练耳+现场展示,请自备曲目一首。

  4.测试成绩:田径参照附件1,乒乓球参照附件2,艺术类参照附件3。

  5.合格认定:现场测试体育类达90分以上(含90分)为合格;艺术类达80分以上(含80分)为合格。

  七、优惠政策

  1.符合报名条件并通过考核的艺术类特长生,给予特长生加分20分。

  2.符合报名条件并通过考核的体育类特长生,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的给予特长生加分40分,省级比赛前6名的给予特长生加分30分,市级比赛前3名的给予特长生加分20分,县级比赛第一名的给予特长生加分10分。

  八、录取办法

  特长生录取与我校高一新生录取同时进行,录取时将特长生的中考分数和特长生加分进行加总,当总分(中考分数与特长生加分之和)达宝应中学录取线时,宝应中学将对这些考生按报考类别以总分进行由高到低排名,并按本简章所规定的招生计划分类录取,录满为止。对总分未达宝应中学录取线或总分达宝应中学录取线但排名在招生计划后的考生,均不予录取。

  九、其他注意事项

  1.高水平运动员及体育特长生入校一周内须到学校教务处注册、复查,凡发现有弄虚作假和舞弊行为者,一经核实立即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招生政策等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

  2.高水平运动员及体育特长生入校后必须按规定参加运动队的日常训练,参加有关比赛。

  3.如果市县教育部门出台新的高水平运动员及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学校将执行新的政策规定。

  4、如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一律取消所享受的优秀运动员照顾待遇,并纳入学生诚信档案。

  5.本办法由江苏省宝应中学校长办公室负责解释。

  江苏省宝应中学

二〇二二年五月

  

  

  

  

  

  

  

  

  

标签: 宝应  特长生  运动员  加分  考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baike/jiaoyu/503046.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