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让如厕成为孩子轻松面对的事儿行为习惯

来源: 最后更新:22-06-08 12:01:36

导读: 小温馨白天已经彻底戒掉尿不湿,出去玩得时候我也会担心她会不会要尿尿。毕竟她还是个22个月大的孩子,

小温馨白天已经彻底戒掉尿不湿,出去玩得时候我也会担心她会不会要尿尿。毕竟她还是个22个月大的孩子,哪能说憋尿就憋尿啊,在外面玩万一要尿尿到时还得要及时去找厕所,有时候去哪还真的要四处观察一下以免到时找不到厕所的位置。出门前,我都会多提醒几次小温馨,能尽量提前上厕所就提前。

带小温馨去商场逛,她突然拉着裤子说要嘘嘘。我没有表现得很慌张,只是顺手抱着她说:“你是要尿尿吗,妈妈帮你去找厕所,我们耐心得等一会儿啊。”小温馨很淡定的回答:“好的。”楼层很大,找了许久都没有看到厕所的标志牌,后来问了工作人员才发现厕所在最旁边的角落里。

我又加快步伐冲到了厕所里,可是发现只有一个马桶,并不是蹲式的。我不太放心,就撕了一些公厕的卫生纸垫在马桶上,让小温馨坐上面尿。因为在家小温馨一直用的是蹲式的宝宝便盆,让她坐在马桶上不太习惯。她表现得很抗拒,加上她小手到处摸这摸那令我十分生气。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讲究卫生的呀,说了也不听,是想干嘛呀!最后,她忍不住的自己蹲下来尿了。

我很无奈,不过既然她像这样尿那也只能作罢。孩子不喜欢也不能去勉强,更何况人有三急也不能让她就那样憋着。尿完后我就拉她到水池边洗手,当时觉得这水池怎么装置成这样子啊,一点不合逻辑。成人用吧太低,孩子用吧又不合适,总之感觉怪怪的可说也说不上来。

带着小温馨准备离开时,工作人员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们。然后指了指墙上的标志告诉我说:“这是残疾人专用的,宝宝的厕所在对面。”听到别人告诉我这些时,我那个脸啊,刷的一下红了。好丢人啊,我刚还在想哪里怪怪的呢,原来这是残疾人用的厕所啊,我这糊涂妈怎么当的啊!馨爸尴尬的看着我,笑了笑安慰道:“没关系,不知者无罪嘛,何况孩子也着急了,尿一次也没什么大碍!”我想了想,说得也是,我又不知道,光顾着抱孩子找厕所了,谁会想到这是残疾人用的吗?!

记得还有一次在车上也是遇到小温馨要尿尿,馨爸一听小温馨要尿尿都慌了,问我怎么办?还好我急中生智在车上备了许多小垃圾袋和卫生纸,抱着小温馨很自然的解决了。当孩子有尿意的时候,最好尽快做出反应。有一个小男孩当时在商场里说了几次要尿尿,就是因为父母只顾着看衣服没及时注意导致孩子尿湿了裤子。

在带孩子去厕所的时候,孩子的妈妈还在一旁责备他,怪他不提醒,怪他没有自控力,怪他尿湿了裤子。最后导致孩子心情郁闷,表现特别紧张。我觉得孩子特别委屈和冤枉,明明自己已经发出尿意的讯息,明明是父母没有随时掌握状况。可现在被责骂的反而是自己。在外面,我也会担心小温馨突然尿湿裤子,出门前我都会多准备两套小短裤,以便发生意外的时候及时帮她清洁干净换上新的裤子。如厕训练这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阶段,父母需要加以重视。

第一,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教孩子注意自身形象。

对于在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父母要做好教育工作,提醒孩子不可以随便大小便,要讲文明树新风,注重自己的形象和隐私。提前告诉他们那个标志代表男生,那个标志代表女生,以后上厕所要找对适合自己性别的厕所。在带孩子出门前,家长也一定要多带点湿巾,纸尿裤,塑料袋等以备不时之需。孩子出门总是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我们不需要去责骂孩子,而应该学会冷静,帮助孩子清理干净就好。

第二,如厕训练不可太过紧张,对孩子不要太严苛。

父母在孩子在训练孩子如厕时要有耐心,恒心,要表现得轻松愉悦。不能因为孩子尿了就指责孩子的不是。尤其是在外面,当孩子尿湿了衣服时不要太过苛刻。以鼓励代替责骂,慢慢培养孩子养成如厕的好习惯。操之过急只会让孩子厌恶自己,影响如厕得训练是其次,最怕孩子因为父母的责骂而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第三,遵循孩子的想法和意愿,不可强求和压迫。

孩子小,还不能完全掌握如厕训练。如果在外遇到孩子十分想要上厕所的时候,可发现离厕所的所在地还要走很长时间,那也只能在室外解决了。不要坚持所谓的原则让孩子憋尿,这样对孩子的身体很不利。室外尿尿对于小男孩来说,这倒没什么,可对于小女孩一定要正确的如厕姿势,学习如何蹲下来如厕才不会弄湿脚和衣服。有的小女孩没有性别意识喜欢学男孩子站着尿尿,这样的行为很不好。平时在给孩子如厕训练时父母需要正确引导。

现在的小温馨能完全可以表达上厕所的想法和意愿,只是在外面总会遇到突发状况,有时她也不可能按照所要求的那样做到,做对。在家的小温馨也已经完全能独立得上厕所了,在外面还需要我们慢慢引导!别小看小小的如厕,这也是孩子成长生活的一部分。多点宽容和鼓励,让如厕成为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多给点时间让孩子轻松快乐的去面对吧!

标签: 孩子  如厕  温馨  厕所  尿尿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zaojiao/xwxg/4210.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