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022-08-14 15:01:10
晚上,儿子洗完澡,还裹着毛毯,突然听见爸爸开衣柜门碰到他的汽车,回力车挪动的声音,就像是触到了他的神经,他一下子就从毛毯里挣脱,光着身子哭喊者跳下床,把汽车挪回原来的位置,而且似乎无论怎么放都无法精确的放到跟原来一模一样的位置,这让他十分抓狂。
房间里只有十几度,外面下着雨,我要求他把衣服穿上再去挪汽车,他无动于衷,我看着他光着身子蹲在地上,拼命的哭喊,汽车正好挡在柜子开门的位置,但是他就是不让任何人碰触他的汽车。
我没办法再纵容他,或者再给他讲道理。我用力的给他穿好衣服,义正言辞的跟他说:“不想让别人碰你的东西,就全部放回你自己的房间,你房间里的东西没有任何人动。”
他并不情愿,但是我坚持。不仅如此,我还要求他把之前一直放在卧室的所有汽车都收走,包括过道、书房里的汽车,统统都收到他的房间。
他不同意,说其中的三辆汽车之前就是放在卧室的。
我依旧坚持,并且告诉他:“如果你放在这里,明天我收拾房间的时候,会全部当作没有人要的东西扔掉。”
儿子哭着,不肯收拾。我告诉他:“我给了你一个房间,我认为足够大,能够放下你所有的玩具,所以,我不希望别的任何房间出现你的玩具,更不希望因为你的玩具影响爸爸和妈妈的生活。”
尽管不愿意,他还是把玩具都收走了。
全部收拾完毕之后,他躺在床上,头倚在我腿上。我抱着他,跟他说:“妈妈很爱你,所以不能纵容你的坏脾气。因为爱你,希望你成为一个讲道理有礼貌的人,希望你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麻烦。”
我还没说完,儿子已经委屈的哭出了声。我告诉他,每个人有自己的空间,他的玩具放在了卧室,位置不对,我需要的时候,就会挪。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需要,不能为了他的任性而委屈自己。要获得尊重和爱,就要学会尊重和爱别人。
儿子似懂非懂,嘴里嘟囔着:“放在卧室,谁都可以挪。”
先生说,我的说服教育有时候没有用。可是作为母亲,我宁愿讲十遍百遍,让他透彻的理解,也不要孩子在我的压制和强迫中选择妥协。或许,说服他很难,也不见得奏效。可是让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绝对好过得过且过。
尽管对儿子的态度很糟糕,但是躺在床上,却异常的平静,没有因为自己对他的糟糕态度而睡不着或者自责。
回想我对儿子行为的回应,我没有发脾气,没有对他声竭力嘶或者痛斥,也没有暴力的把他的玩具夺走或者扔出去。
面对他的哭闹,在解释无法奏效的时候,我选择了通过行为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儿子在收拾玩具的过程中,我一度强调:“放在你的房间,没有人会动。”让他知道空间的界限,并且让他明白,他先侵占了别人的空间,错在于他。
其次,我让他收拾了所有的玩具,让他明白,之前对他的包容,如果他习以为常,当作是理所当然,那么我就要全部都收回,不再让他在我的空间里为所欲为。
我一直跟儿子说,做人要讲道理,要感恩。任何的情绪和脾气都可以被允许和容忍,但是因为自己的坏脾气和情绪,影响到别人,绝对不能被原谅。
情绪可以很放肆,行为绝对要克制。
记得上次送儿子去上乐高课程,在电梯的入口处碰到一对母子。儿子已经买了一个大套盒的玩具,又看上了另外一个汽车模型,母亲拒绝给他买。
孩子大哭大闹起来,正当母亲蹲下来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孩子一个巴掌就打在了母亲脸上,脆生生的,听着都心疼。
但是这位母亲,并没有发怒,只是跟孩子说,不可以打妈妈。结果可想而知,母亲终没拗过孩子,买了汽车模型。
我替这位母亲悲哀,更替孩子悲哀。
母亲的悲哀在于她身为人母,却失了为人父母的原则。买东西的过程中没有原则,明明一开始不想买的,却因为孩子哭闹应对不了,最终妥协成全孩子;
孩子打母亲的时候她没有原则,即使是个孩子,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打妈妈,而且是打脸,却对不可以姑息。但是这位母亲却随意的放任了这一点。
孩子的悲哀在于他迷失了自己,母亲的妥协让他以为自己可以靠着哭闹赢得想要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的努力或是其他办法;
孩子的悲哀也在于母亲对他行为的放任,即便是赢得了玩具,却失了做人的道德底线。一个连母亲都不尊重、不感恩的孩子,以后又怎会尊重他人、感恩社会呢?
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人类发展学硕士王涛老师在他的著作《规矩和爱》中这样说:你今天用怎样的规矩和爱教育孩子,你就会给身后的世界留下一个怎样的人;你给身后的世界留下一个怎样的人,就会影响你身后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所以规矩和爱所成就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也是一个未来的世界。
都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大人画什么,就是什么。
其实,这句话错了。孩子不是白纸,更不会任大人随意涂画。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即便是一张白纸,白纸上,也是任他自己涂画。大人要做的唯有引导孩子,在孩子走偏的时候,提醒他回到轨迹上。
《礼记》中讲到:“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孩子的哭闹,就是他走偏的信号。父母要客观的看待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释放情绪。但是要约束孩子的行为。
父母若被孩子的哭闹,搅得心神不宁,父母也就走偏了,何谈引导孩子呢;父母若是向孩子的哭闹妥协了,就跟着孩子一起走偏了,又何来的提醒孩子呢。
在孩子不能认识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时,父母要监督和提醒,要帮助孩子控制,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足。而避免因为孩子的情绪而否定孩子的人格,给孩子贴标签,侮辱和贬低孩子。
父母能够看到孩子的不足,帮助孩子矫正;也能看到孩子的善良,促使孩子进步,这才是理性和成熟父母的行为。
父母面对孩子,常常犯的错误就是迷失自己,最易迷失在孩子的情绪里,把孩子的情绪,当成自己的情绪。既不能克制自己,又不能帮助孩子,两败俱伤。
《正面管教》中讲为人父母,要和善和坚定;《接纳力》中讲为人父母,要虚弱柔;《规矩和爱》中讲为人父母,要爱当先;《孩子的成长 父母的修行》中讲为人父母,要先育己,再育儿。
孩子的行为,是在成长,也是在考验父母的成长。当有一天,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能和善和坚定的应对自如,证明父母成长了,也成熟了。而孩子在父母的成长过程中,也终会找到自己的成长轨迹。
重庆九龙坡区确诊病例7在渝活动轨迹公布确诊病例7系确诊病例5的密切接触者,在渝主要活动轨迹已公布。具体
关于调整九龙坡区疫情风险区的通告 重庆市九龙坡区疫情防控最新规定 8月13日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及无症状感染者1例 宝宝几岁可以不用尿不湿 到了这个时间请务必停止 儿童益生菌空腹吃还是饭后吃好 时间没选对就白吃了